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甜菜》2009,(4):87-88
试验研究 立体种养对蔗田生境和甘蔗品质的影响……周生茂,李宝会,班美玲,等1(1)甘蔗细茎野生种云南82-114杂交利用效果初探……安汝东,橇联安,经艳芬,等1(6)甜菜胁CK2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鲁振强,潘彦遥,陈连江,等1(8)  相似文献   

2.
甜瓜茎蔓无刚毛与光滑无毛性状的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甜瓜茎蔓无刚毛突变体与茎蔓光滑无毛突变体进行杂交,对F1,BC1,BC2,F2代植株茎蔓性状观察统计发现:F1代表现茎蔓正常有刚毛;BC1代植株性状表现为茎蔓正常有刚毛、茎蔓无刚毛;BC2代植株性状表现为茎蔓正常有刚毛、茎蔓光滑无毛,其分离比值均接近1∶1;F2代植株性状表现为茎蔓正常有刚毛、茎蔓无刚毛、茎蔓光滑无毛3种类型,经X2检验符合9∶3∶4的分离规律,说明茎蔓无刚毛基因和茎蔓光滑无毛基因表现为非等位基因,甜瓜茎蔓光滑无毛基因对无刚毛基因存在隐性上位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蔗03—194,亲系:新台糖25×粤糖97-20,中大茎,中早熟,丰产、高糖,自然脱叶,宿根性好,抗旱性和抗倒性强。云蔗03—194在国家区试中蔗茎产量101.4t/hm2,甘蔗糖分14.40%,舍糖量14.68t/hm2;在云南临沧、德宏、保山、红河等主产蔗区旱地生产示范中蔗茎产量117.6t/hm2,甘蔗糖分15.23%,含糖量17.43t/hm2;该品种适应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蔗区种植,在燥热蔗区种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2007~2008年榨季广西甘蔗霜冻发生危害规律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西主要受灾蔗区县调查结果显示:2007~2008榨季霜冻是霜害和长期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危害混合发生.以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危害为主,具有范围广、强度较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较重等特点。甘蔗各器官受害顺序是蔗茎基部组织(生长带)→心叶→生长点→尾部侧芽→蔗叶。霜害及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对甘蔗地上(下)部蔗芽发(株)未发现实质性严重危害,或蔗茎组织受伤对甘蔗发芽(株)无实质影响:甘蔗糖厂所造成的甘蔗蔗糖分损失达0.57%(绝对值)。受害程度与品种、土壤水分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各品种(系)抗寒能力顺序是:桂糖28、桂糖27、桂糖26、桂糖24、桂糖20、桂糖21、桂糖25、柳城03—182、桂糖03—2287、粤糖00—236、园林4〉台优1、桂引9、桂糖22、桂糖99—181、桂糖02—761、桂糖03—351〉新台糖16、桂柳01—07、桂糖99-107〉桂糖02—237、桂糖02—467、桂糖02—963、桂糖03—1403、桂糖03—2603、新台糖22、粤糖96—86、赣蔗95—108、园林6。甘蔗蔗茎组织损伤具有可恢复性。茎节伤害率是反映甘蔗受霜冻危害后品种抗寒能力较敏感、直观简便、易观察操作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甘蔗新品种云蔗94—37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蔗94—375系从Cp72—1210×崖城73—512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其表现为生势强、茎径粗壮、直立紧凑、丰产中熟高糖、适应性广。产量(102.6t/hm^2)比对照新台糖10号(ROC10)增产18.8%,比对照桂糖11号增产10.9%;平均甘蔗含糖分(14.45%)比ROC10高0.10个百分点,比桂糖11号高0.15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4.7t/hm^2)比ROC10增产17.7%,比桂糖11号增产13.1%。该品种免疫花叶病,抗黑穗病,抗旱性好,适宜于中等肥力的旱坡地、水浇地及水田种植。可作为糖料或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甜瓜茎蔓苦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茎蔓苦味特征表现为茎蔓具有浓郁的苦味。通过对2组茎蔓具苦味与茎蔓无苦味甜瓜杂交F1、F2代及回交世代BC1、BC2的茎蔓苦味性状的分离观察研究表明,茎蔓苦味性状分离规律均符合孟得尔的3∶1和1∶1的遗传规律;说明茎蔓苦味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独立遗传的显性性状。该性状可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应用于甜瓜杂交育种和杂交一代品种纯度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7.
番茄杂交及回交后代耐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耐冷品系与冷敏感品系为亲本配制成杂种F1代、F2代、回交一代(BC1)及回交二代(BC2),以低温胁迫处理后的胚根生长抑制度和组织伤害率为指标对杂交及回交后代种子发芽期和植株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经耐冷性选择的F2与未经选择的F2相比耐冷性明显提高。在BC1群体中分别选择耐冷株和冷敏感株回交得到的BC2的耐冷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扬大1号’辣椒是由扬州大学和扬州市扬子蔬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选育出的微辣型早熟辣椒杂一代新品种,母本(河南早椒XLucky)F6-04—47—05—42自交系,是用‘河南早椒’和‘Lucky’杂交后,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植株中等高,株型紧凑,茎粗直立,分枝多,叶色深;开花早,结果多,果实中小灯形,味甜;  相似文献   

9.
甘香栗母本03B811是从韩国引进的一份材料中筛选出的优良单株经过6代自交分离定向选育而成的稳定优良自交系。父本03C417是从日本引进的2个品种经杂交和6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2002年进行组合评比试  相似文献   

10.
闽糖96—601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闽糖70—611×闽选703(C01001)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6—6016平均蔗茎产量133.19t/hm^2,分别比对照种闽糖70—611(CK1)、新台糖10号(CK2)、新台糖16号(CK3)增产12.5%、42.1%和22.6%;11-1月份平均蔗糖分(绝对值)14.10%;公顷含糖量18.768t.分别比对照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增糖15.7%、42.1%、14.4%。闽糖96—6016是一个中大茎、丰产高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的甘蔗新良种。  相似文献   

11.
2年新植1年宿根14个参试甘蔗品种在勐海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比ROC22(CK1)和桂糖11(CK2)两个对照种增产增糖的品种有:Vmc88—354、云蔗04—621、云蔗04—622、云蔗05—197、Q124。其中,Vmc88—354丰产、稳产性能好,较两个对照种增产增糖25.44%以上,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居参试品种首位;云蔗05—197植株高大直立,外观生势好,叶片清秀,毛稍多,宿根性好,这两个参试品种建议给予适当扩大繁殖。云蔗01-1413建议继续试验观察;云农01—104、德蔗04—1两个参试品种建议给予淘汰。  相似文献   

12.
甘蔗品系桂糖96-167,亲系:粤糖85—1622×崖城84—125,中大茎,晚熟、较高糖、丰产、宿根性特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蔗量(97.9t/hm^2)较新台糖16(78.8t/hm^2)增产24.2%;甘蔗蔗糖分(13.48%)略低于新台糖16;含糖量(13.2t/hm^2)较新台糖16(12.1t/hm^2)增产9.1%。适应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邹俊云  李美蓉  罗梅 《中国甜菜》2010,(4):29-30,34
2年新植1年宿根12个参试甘蔗品种在勐海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比ROC22(CK1)和桂糖11(CK2)两对照种增产增糖的品种有:德蔗03-83、云蔗03-258、03-103。表现出早熟、高糖的品种有:云蔗02-588、德蔗03-68、云蔗03-422、赣蔗95-108、云蔗99-91。云蔗03-45、云瑞03-902建议给予淘汰。德蔗03-83建议作为主推品种加速繁殖。云蔗03-103、99-91、03-422、德蔗03-68,4个品种作为潜力品种因地制宜,适当扩繁。  相似文献   

14.
为培育高产、高糖、多抗的甘蔗新品种,不断满足糖料生产发展的需要,2000~2008年,采用“五圃制”的常规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进行选择与培育.育成了特高糖高产抗旱抗寒的甘蔗新品种桂糖28。桂糖28(原名桂糖00—122),其亲系为CP80—1018×CP88—2032。该品种中至中大茎。特早熟、特高糖、高产、宿根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极易脱叶。甘蔗蔗糖分(16.60%)较ROC16(15.07%)高1.53%,最高甘蔗蔗糖分达19.19%;产蔗量(86.2t/h秆)较RoC16(83.1t/hm^2)增产3.73%,最高产蔗量达159.2t/hm^2;含糖量(14.31t/hm^2)较ROC16(12.52t/hm^2)增产1430%。适应于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省蔗区种植。桂糖28的育成是广西甘蔗高糖育种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丰富我国甘蔗品种材料.改良目前甘蔗单一化的品种结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4个甘蔗品种的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参试品种在弥勒蔗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综合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CP85—1308、云瑞99—113、云蔗98—236、云蔗98-46,4个品种产量高、糖分好、增糖显著:尤其是云蔗98—46表现出早熟高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6个甘蔗品种8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24次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有:VMC88-354、德蔗05-77、云蔗05-197、云蔗04-621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有:德蔗04-1、Q124、德蔗05-77、云蔗06-267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品种有:德蔗05-77、VMC88-354、云蔗05-197、云蔗04-621等.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4个甘蔗材料9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材料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2332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2-588、德蔗03-68、云蔗99-91、云蔗03-422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参试品种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588、云蔗02-2332等。多年多点试验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定甜菜育种材料的配合力,筛选优良授粉系,2004-2012年,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利用37个甜菜雄性不育系,对13个自育常规二倍体品系、7个二倍体人工杂交后代材料、6个二倍体远缘杂交材料、9个引进二倍体材料及22个四倍体材料进行了一般配合力(GCA)的初步测定,并进行了授粉系的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甜菜育种材料,其杂交组合的产质量和一般配合力表现也不尽相同.二倍体引进材料,杂交组合丰产性好,含糖偏低,根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为突出,是丰产型品种选育的优良授粉系;二倍体远缘杂交后代材料,杂交组合丰产性好,含糖较高,含糖率的一般配合力较为突出,是丰产偏高糖型品种选育的优良授粉系;二倍体人工杂交后代材料,杂交组合丰产性好,舍糖高,既具有较好的根产量配合力,又具有较好的含糖率配合力,是标准型品种选育的优良授粉系;自育常规二倍体材料,杂交组合丰产性较好,含糖较高,根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好,也是标准型品种选育的优良授粉系;四倍体材料,杂交组合丰产性差,含糖偏低,根产量和含糖率配合力均较差.二倍体材料的根产量配合力和含糖率配合力都优于四倍体材料.根据配合力的测定结果,筛选出T34、T33、T29、J02×101/5-1、J01×94211-1、S05×T35-1、97135 I、S02 I、J02×101/5-6十三个优良授粉系,它们根产量配合力突出,含糖率配合力好,在甜菜雄不育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作为骨干授粉系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DTOPSIS对参加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的13个品种,在云南瑞丽点两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比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闽糖95-261、福农99-20169、粤甘18号、福农02-3924、闽糖96-6016、桂引6号、粤甘16号、桂辐98-296、云蔗99-91九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16(CK1)和粤糖93-159(CK2),适宜在湿热生态型蔗区推广应用;Rb76-5418的综合表现优于ROC16(CK1)。评价结果与糖产量排序基本一致,与甘蔗品种在云南瑞丽蔗区的实际表现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