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椪柑的雌配子体发育及授粉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配子体子房上位,通常9—10室,每室多个胚珠,中轴胎座;胚珠倒生,珠心厚,双珠被,大孢子四分体纵向排列在珠心组织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具有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湿型柱头,开放型花柱。授粉后1d,花粉管长入柱头,3d抵达花柱中部,5d抵达花柱基部,7d进入于房腔或胚囊。  相似文献   

2.
辣椒雄蕊雌性化的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萍  石建明 《园艺学报》1998,25(2):154-158
对辣椒(CapsicumannuumL.)雄蕊雌性化的花芽、花、果实进行了形态与解剖观察,结果表明:1.辣椒雄蕊发生雌性化的花芽较正常花芽肥大;花芽分化过程同正常花芽一致;雌性化雄蕊原基呈扁平叶状突起,以后发育成类似心皮的叶状体,边缘靠合或缝合形成雌蕊状或者5个雌性化雄蕊与正常雌蕊完全合生在一起,形成合柱体。2.雄蕊在雌性化过程中,形态上表现出一系列的中间过渡类型,完全雌性化的雄蕊具有略为膨大的“柱头”,1~3条“花柱”和基部膨大的“子房”;“子房”内有“胚珠”;雌性化雄蕊的“胚珠”与正常子房中的胚珠相似;经人工辅助授粉可发育成种子。  相似文献   

3.
胡建芳  贺海洋  冷平 《园艺学报》2004,31(2):155-159
 对葡萄心皮融合过程以及雌蕊各部分形成进行了详细观察。在早期发育阶段心皮是分离的,随着发育心皮原基出现并不断分裂增长,基部对应两侧初生分生组织向中心靠拢,靠拢的心皮初生分生组织以远轴背腹面表皮细胞相互连合,进而细胞再分化变为薄壁细胞,心皮原基以折叠方式进行融合,融合细胞向上生长分化花柱和柱头,向下则构成子房组织,将子房隔成2室。3心室子房的形成可能有两种方式,即生殖后融合与特殊区域生殖后融合 、  相似文献   

4.
槜李雌蕊形态及早期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槜李雌蕊形态和早期胚胎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以期从生殖生物学角度探讨影响槜李低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槜李花柱实心,子房1室,横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雌蕊胚囊在盛花时仍处在2~4核期。观察的材料中,绝大部分胚囊在盛花后3d发育为成熟胚囊,胚囊蓼型。合子约休眠2~3d后开始分裂。胚乳在盛花7d后出现,八分体原胚出现在第12天。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有珠心珠被退化、成熟胚囊结构异常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栽培的欧洲甜樱桃花器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上海地区甜樱桃结实不良的原因,以5年生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为试验 材料,就其花器发育状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生长的甜樱桃花芽形成良好,雌蕊、雄蕊外观形态无异常。花粉粒形态正常,发芽率达50%左右,但有98.2%的子房发育不正常,其中无胚珠分化的子房占26.3% ,有胚珠而无胚囊分化的子房占71.9% 。胚珠、胚囊发育不良是上海甜樱桃不能正常结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磨盘柿与甜柿杂交低结籽率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壮  扈惠灵  曹永庆  任杰  冷平 《园艺学报》2008,35(5):637-642
 通过对西村早生、禅寺丸和花御所3种甜柿自交及与磨盘柿杂交的花粉管荧光观察,磨盘柿胚囊发育的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磨盘柿受精率低的原因。结果如下:①磨盘柿与3种甜柿杂交,发育种子比例(发育种子数/胚珠数)明显低于甜柿自交,且父本花粉不同,磨盘柿的结子率有较大差异;②磨盘柿柱头上附着花粉量少,发芽率低,花柱中花粉管数量少,到达基部的条数少。甜柿柱头附着的花粉量大、发芽率高,花柱中花粉管数量大,大部分可以到达子房;③磨盘柿中存在多种异常胚囊,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受精的顺利进行。较低的受精比率以及大量异常胚囊的存在是导致磨盘柿结籽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芦笋"冠军"为试材,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保花保果剂(PBO)、多效唑(PP_(333))和赤霉素(GA3)在笋期和蕾期处理芦笋雄株,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芦笋雄花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BO和PP_(333)处理的雄花及其雄蕊小于对照,但均促进了子房发育,子房均大于对照。GA3处理的雄花及其雄蕊显著大于对照,也促进了雌蕊的发育,不仅子房显著大于对照,且具有发育良好的花柱和柱头。3种生长调节剂对芦笋雄花发育的影响均以笋期处理效应最大。笋期300mg·L~(-1) GA3处理的雄花子房最大,花柱最长,成为形态上的雄性两性花。  相似文献   

8.
辣椒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申家恒  李伟  杨虹  丁建庭  李冉俐 《园艺学报》2007,34(6):1443-1452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Capsicum annuum L.)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结果表明:辣椒具5枚花药,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腺质异型绒毡层组成。药室外侧绒毡层由初生周缘细胞衍生而来;药室内侧绒毡层由药隔细胞衍生而来,共同对雄配子体的发育起关键作用。雄蕊中为多孢原,每个药室的横切面为两排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为四面体型和十字型。成熟花粉具3个萌发孔,为二细胞型花粉。中央特立胎座,多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具有珠被绒毡层。胚珠内为单孢原,胞原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倒数第2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七细胞七核的成熟胚囊,雌配子体的发育为蓼型。雄蕊发育早于雌蕊,花蕾开放前,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开花时,散出的花粉落到自身雌蕊柱头上,从而实现自花授粉受精。讨论了异型绒毡层的来源、形态结构特点与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特性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雌蕊完全败育的白花山碧桃和雌蕊发育正常的满天红进行解剖学观察,发现白花山碧桃在进入自然休眠前,花芽形态分化完成,并且未见异常;此后,白花山碧桃的雌蕊发育滞缓,表现为胚珠原基发育停滞、子房室不再膨大、花柱基本不伸长和柱头表面异常。从而可以确定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胚珠败育,其败育的起始时期为性细胞分化初期。  相似文献   

10.
胚珠发育与荔枝花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晓东  吴定尧 《园艺学报》1999,26(6):397-399
通过荔枝胚珠发育观察发现,胚珠发育特点同花蕾外部开矿及不同花类型密切相关,提出了荔 枝不同类型花歧化发育的假设模式:胚珠在孢子母细胞时败育,严重萎缩,导致雄花的形成;若胚珠在功能大孢子出现前后败育,则在胚珠形成椭圆的、内含皱折的空腔,决定雄能花的形成;若胚珠能通过2核胚囊期,则建成雌蕊结构完整的雌能花。  相似文献   

11.
甘糖6号是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甜菜多粒雄性不育杂交品种,实践表明,甘糖6号的良种繁育,要掌握3个重点环节.即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不断选择和高效繁殖,父本的综合农艺性状的再提高及杂交制种技术及措施的落实。在良种繁育的过程中,要抓好各个关键环节,以保证种子繁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及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差异.以自育的甜菜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系)TB9-CMS和保持系(O型系)TB9-O为试验材料,在甜菜花芽分化、现蕾初期、开花初期分别进行4次花蕾取样.电子显微镜观察花药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甜菜单胚CMS系与。型系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甜菜单胚CMS系花药壁产生初始期与。型系相似.但小孢子母细胞的数量较少,液泡化明显;绒毡层发育初期也形成乌氏体原始颗粒,但仅维持初始状态而停止发育:绒毡层在四分体期收缩离位,瓦解内移;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四分体后,胼胝质壁较厚,小孢子逐渐变异开始退化。观察还发现,甜菜绒毡层细胞间以及形成四分体的胼胝质壁间有胞间连丝结构.  相似文献   

13.
经过质核互作单粒异型甜菜保持系保持之后,异型后不育系较原不育系芽势明显加强,芽率明显提高。异型后不育系配制的组合芽势、芽率虽然提高,但产质量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胡华兵 《中国甜菜》2012,(3):52-53,56
比较了甜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3种创新选育方法,即利用自交系、国外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优品种、多粒保持系改良创新不育系和保持系。  相似文献   

15.
 以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试材,开发了一个能够鉴别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SCAR 标记。此标记在大葱雄性不育系(S 型细胞质)中扩增出1条607 bp 片段,而在保持系(N 型细胞质)中没有扩增出此片段,将此片段命名为S607。对5 组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以及4 份杂交组合进行验证,SCAR 标记S607 鉴定结果与实际细胞质类型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6.
以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C08-11为母本,以萝卜自交系Q07-12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对杂交子房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筛选适合甘蓝与萝卜属间杂种胚挽救的适宜取材时间、培养基及外源添加物。结果表明,胚珠培养优于子房培养;所有处理子房培养仅获得3株杂交苗,取材时间以授粉后第9天为宜,B5培养基中添加合适的生长调节剂、水解酪蛋白和活性炭为子房培养所必需;胚珠培养各处理共获得29株杂交苗,适宜取材时间为蕾期授粉后第14天、花期授粉后第16天,对生长调节剂的需求取决于不同取材时期及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对雌蕊败育的原因及关键时期、PgAGL11序列特征及功能进行研究。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雌蕊败育的原因为胚珠内珠被原基形成后停止发育,胚珠败育的关键时期为花蕾纵径8.1~15.0 mm时;采用TA克隆得到PgAGL11全长CDS序列696 bp,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拟南芥的AGL11序列相似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AGL11在雌蕊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花器官,且在胚珠败育关键时期(花蕾纵径8.1~15.0 mm),可育花雌蕊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败育花雌蕊;构建PgAGL11过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野生型拟南芥,转基因拟南芥花表现为雄蕊变短,花瓣变小,花柱变长,柱头表面乳突状物质变长。本研究确定了石榴雌蕊败育的关键原因及时期,并初步证明了PgAGL11可能在石榴雌蕊败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