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解决包头南海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富集的问题,提升包头南海湿地的水质。【方法】于2017年7—9月,在包头南海湿地构筑了一段由3种水生植物单独或混合种植的人工浮岛,并对浮岛的水质进行跟踪监测。【结果】经过92 d的试验处理,风车草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36.02%,可以使水体中TN质量浓度提高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1.61%,可以使水体中TP质量浓度从地表水Ⅴ类标准提高到Ⅳ类标准;对CODcr去除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去除率为27.01%。对浮游藻类抑制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可以有效抑制水华束丝藻。【结论】混合植物人工浮岛比单一型人工浮岛去除氮磷等有机物的效果要好,尤以风车草、水葱、千屈菜3种植物混合组成的人工浮岛对氮磷等有机物的效果最好。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可以作为包头南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浮岛栽培植物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湖、塘水环境污染使其丧失了生态功能,为改善湖、塘水生态环境,本文以西湖苑内湖为例,介绍了该工程在水生态修复过程中使用的源头污染控制、水生植物群落修复、本土微生物修复、水体生态系统调控等水生态修复综合集成技术,并据此提出了在今后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的措施建议,该经验对湖、塘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静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浮床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了美人蕉、睡莲、水葫芦、金钱草4种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水体中TN、TP、NH3-N、CODcr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22.69%~52.72%、48.83%~77.82%、92.26%~99.56%、28.54%~42.72%.通过比较,美人蕉和金钱草净化能力较强,水葫芦次之,睡莲最弱.本项研究丰富了低温条件下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为浮床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深圳观澜河清湖段生态修复工程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地区观澜河清湖段水生生物与河岸带植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属于劣V类水质;浮游植物有16个属18个种,优势种为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种蓝藻门的泽丝藻和硅藻门的星杆藻,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为2.19;浮游动物仅检到北碚中剑水蚤、微型裸腹溞、旋轮虫,总丰度不超过0.01 ind./L;底栖动物仅有耐污种水丝蚓,种群密度为3600 ind./ m2;河岸植被群落以禾本科为主,乔、灌木、水生植被稀少。为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出如下对策:按照适宜水生动植物生存的水环境因子制定水净化目标,采取相应净化措施;按照适于底栖生物或其他生物附着的栖息地环境修复河床或护岸;以营造多样化栖息地为目的修复天然弯曲河流形态,并构建急流区、滞水区;人工种植水生植物重建生态系统食物链。本文还提出指示生物法以监测修复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水生态状况调查、水生态修复措施选择与工程实施过程生物监测可为水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可操作性途径和范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浮床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了美人蕉、睡莲、水葫芦、金钱草4种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水体中TN、TP、NH3-N、CODcr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22.69%~52.72%、48.83%~77.82%、92.26%~99.56%、28.54%~42.72%。通过比较,美人蕉和金钱草净化能力较强,水葫芦次之,睡莲最弱。本项研究丰富了低温条件下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为浮床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资源及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共有23科,39种,包括挺水植物19种、湿生植物11种、浮叶植物6种、沉水植物3种。通过调查发现,艾溪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应用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生活型配置不均匀,尤其是沉水植物过少;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协调;养护管理粗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污染缓流水体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缓流水体是维系乡村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质污染已成为国内乡村缓流水体普遍现状。讨论了农村缓流水体的污染成因,并以水生植物大漂为水体修复主体,进行了大漂的水体修复特性的试验,讨论了在可控条件下用大漂对缓流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治理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大漂在水体修复中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及其防范。  相似文献   

8.
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一和第三阶段以硝化反应和有机氮生物合成为主,第二阶段以反硝化为主;以质量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形态氮化合物迁移转化模型,并利用各形态氮实测值计算得到氮循环质量平衡图。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基质-植物多介质中,不同形态氮之间发生迁移转化,水体和基质中氨态氮和硝态氮均有所减少,植物吸收合成部分有机氮,系统最终出水脱氮效率为85%。  相似文献   

9.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生态调节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调节与控制的三种途径:农田生态系统管理、建立植被缓冲带、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认为农田生态系统管理是从源头控制污染发生,通过优化种植制度、土壤合理耕作培肥、合理灌溉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可提高水体环境质量,保证农业稳产高产。指出建立植被缓冲带和湿地生态工程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调节措施,合理规划设计、优化结构和植物种类,可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10.
石佛寺人工湿地环境效应与生态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佛寺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石佛寺人工湿地主要环境效应包括湿地内物种多样性、对水质具有改善作用、对微气候及周围气候具有改善作用等。石佛寺人工湿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正面影响,但新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还具有脆弱性,还需要加强管理,经分析主要生态管理对策如下:对芦苇、蒲草和荷花进行收割;对过渡生长的浮叶和沉水植物进行适当的控制与打捞,但要保证该物种不会消失;建立植物缓冲带;限制旅游等。  相似文献   

11.
建平县百万亩沙棘林的兴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沙棘在辽宁西部建平县的种植情况,论述了沙棘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最后分析了百万亩沙棘林兴衰的原因及恢复沙棘林迹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能量回收液力透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液力透平在石油、化肥等行业应用广泛,但存在设计理论与方法不完善、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因此亟须开展相关研究.介绍了能量回收液力透平的工程应用、透平结构形式、能量回收装置形式,提出液力透平主要有反转泵式、冲击式、导叶式和专用液力透平,能量回收装置形式分为直驱式和辅助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能量回收液力透平的选型计算、优化设计、转速稳定性控制、力特性及结构强度、透平速度滑移现象.对能量回收液力透平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明确提出未来的重点方向是:采用新的理论与方法研制适用于各种特殊工况的液力透平,提高透平的效率;正确配置能量回收设备及系统参数,保证液力透平转速稳定性;在运行工况偏离设计点时,选择合理的调节方式充分回收余压能.  相似文献   

13.
对水体生态治理和修复技术的原理进行了概述,并对开放水体受污染生态技术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应用挺水植物修复技术来处理受污染开放水体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从而提出了适合受污染开放水体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阙玲丽 《农机化研究》2017,(12):219-223
玉米植株高度的检测对于玉米生长期间的营养调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玉米植株高度也是玉米种植密度的重要参数,更是玉米产量的影响因素之一。大范围地种植玉米,在玉米植株长势的整体控制上就会存在空白区,而引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全面、快速地检测玉米植株高度,提高检测数据的正确率,减轻测量工作需要的劳动强度和缩短测量时间。为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来检测玉米植株高度,利用事先安装在田间的带有红外照明的摄像头采集白天和夜晚的玉米植株图像,通过图像分割、边缘轮廓计算、图像增强等方法处理图像后,测得玉米植株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段的高度,分析出植株的生长情况,控制其长势。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人眼粗略的判断或是人工采用直尺测量,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测量玉米植株高度,可以大范围测量,且测量的速度快、测量结果误差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人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在概述常见水产品解冻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不同解冻技术在虾蟹类、软体类和鱼类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解冻方式对水产品感官、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传统解冻技术适用于大部分水产品,是目前最常用的解冻方式,但存在解冻时间长、效率低、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等缺点。新型解冻技术解冻时间短,能够很好地减少微生物污染,尤其对于一些大型、高价值水产品的解冻颇具优势,但成本和能耗较高。与此相比,传统+新型组合解冻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一技术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对于成本和安全性方面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绿色材料选择是绿色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属于绿色制造技术或工艺的研究范畴。绿色材料是指具有良好实用功能和性能,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的材料。本文以轮式拖拉机前置动力输出结构中的动力输入、输出轴为研究对象,选取了5种不同的材料,综合考虑疲劳强度、屈服点、硬度、韧性、工艺性、成本和绿色度等7因素,采用模糊数学对轴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45为最优材料。  相似文献   

17.
小水电是绿色的可再生能源,生态效益明显,已成为广大山区、贫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兴义市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电力设施及基础相对落后,电力发展极为缓慢,因而也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兴义市通过合理开发小水电,不但加强当地农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系统,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也为小城镇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大泊口水域水质,2015年开展了水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工程实施后,水质指标COD、BOD、TN、TP、叶绿素a削减率分别为:34.9%、35.2%、45.0%、26.5%和49.4%.研究认为水体TP低于0.068mg/L时,大泊口水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低于0.05mg/L,因此TP低于0.068mg/L是促进良性水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提出混合动力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的新电路设计,以价廉坚固的鼠笼电动机作驱动源,利用转差频率控制技术,配以Boost升压器,可以在较宽调速范围内,尽量回收汽车制动时的机械能,提升能源的利用率。本设计特别适合需要经常对汽车进行启动、制动的场合,例如城市公交汽车及农用货车等。  相似文献   

20.
以位于辽宁北部的清河、汎河流域11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为基本评价单元,依据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特点、内涵及研究区域的生态特征,构建了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层次分析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数学模型对清河、汎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汎河流域4个水生态功能区中,有3个处于“健康”状态(IV-5-2、IV-5-3、IV-5-4),1个处于“一般”状态(IV-5-1)。清河流域7个水生态功能区中,有1个处于“健康”状态(IV-5-11),2个处于“亚健康”状态(IV-5-10、IV-5-12),2个处于“一般”状态(IV-5-9、IV-5-13),2个处于“疾病”状态(IV-5-8、IV-5-14)。利用科学的评价模型结合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