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延凯 《草业学报》1994,3(1):77-80
用分蘖、分枝标记法估测了绵羊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和绒毛草+白三叶两种混播草地的三个采自指标:采食率、采良量和采食强度。结果表明,绵羊对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和绒毛草的采食强度大于相应的白三叶;绵羊对多年生黑麦草的采食强度显著高于绒毛草,两种草地中白三叶草的被采食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正>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原产于欧洲和小亚细亚。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豆科多年生牧草。茎细长,实心,光滑,葡匐生长,茎节着地生根,形成密集草层复盖地面。  相似文献   

3.
白三叶草又名白车轴草,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牧草。笔者于2005年春、秋两季在桑园内试种该种牧草,以探索其对桑园生态环境影响、在桑园中的综合利用价值以及提高桑园复种指数方面的功效。1白三叶草的习性和特点白三叶草是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植物,匍匐型生长。茎长一般30~60cm,主  相似文献   

4.
8白三叶草喂猪白三叶草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能生长8年。我国东、南、西面一些省份栽培。白三叶草开白花,匍匐植物、平卧茎、茎节生根,能蔓状生长,又能以种子播种,是品质优良的饲料,并可制成干草粉。鲜白三叶草,叶柔嫩,在初花期,茎叶各占一半,蛋白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低。鲜草喂猪可减少精料消耗20%~25%,降低饲料成本近20%。干草粉易贮存,便于运输,使用方便,干草粉可加入配合饲料中作为粗料,另可独立加工成颗粒饲料(图2)。  相似文献   

5.
<正> 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对英国的环境是有价值的,然而实践上难于控制此种草地中三叶草的比例。与禾本科牧草竞争的草地中,白三叶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反应如何,仍需有更多的资料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轻牧、适牧、重牧、过牧),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的牧草现存量,种群牧草量构成及年产量变化。随放牧强度增大,草地牧草现存量呈下降,牧草利用率呈增加趋势。放牧强度对黑麦草茎、叶生长具明显影响,对白三叶影响则较小;黑麦草绿色茎叶比随放牧强度增大而降低,白三叶茎、叶植物量分配主要受季节影响。适牧的黑麦草和白三叶种群牧草量呈线形函数变化,而轻牧、重牧和过牧则呈幂函数变化,各放牧强度黑麦草现存量均随白三叶牧草量的增大而增多。黑麦草种群和群落产量均为:适牧>重牧>过牧>轻牧;白三叶种群产量为:适牧>过牧>重牧>轻牧。随放牧强度增大,黑麦草组分相近,白三叶组分呈增加,杂草和死物质组分呈降低趋势。因此,放牧能提高白三叶组分,抑制杂草植物生长,降低混播草地凋落、枯死损失,增强黑麦草和白三叶种群生长的正效应作用;适度放牧利于混播草地中黑麦草、白三叶组分比的稳定,维持混播草地高生产力。合理的草地利用率是保持高产、优质草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对西昌地区生长第2年的白三叶草地产种、产草量进行定点观测,结果表明,白三叶草地在春、夏有2次产种期,每667 m2产种量可达61.52 kg,同时可产草5 475.32 kg,春季所产种子千粒重为0.696 g;充分表明西昌南亚热带是白三叶种子生产的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8.
通过4个放牧强度(轻牧、适牧、重牧和过牧,牧后草层高度分别为7.5、5.5、3.5和<2.0 cm)的轮牧试验,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混播草地土壤化学特性;黑麦草分蘖和白三叶匍匐茎、叶片数及其茎叶构成,牧草高度、生物量与植被构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对放牧强度响应较大,稳定性较弱。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黑麦草分蘖密度和叶片生物量显著增加,黑麦草分蘖质量和白三叶匍匐茎密度及牧草高度和生物量显著下降;黑麦草叶片数,白三叶叶片数、茎叶比和匍匐茎质量在放牧强度间无显著变化。放牧强度在降低黑麦草和白三叶生长特性整齐度的同时,增加其可塑性生长;黑麦草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比白三叶敏感,但白三叶的可塑性生长比黑麦草的高。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非播种植物种的生长特性在放牧强度内变异系数较大。综合分析认为,放牧对草地植被的作用体现于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3个水平,播种的低组分禾草(鸭茅)和非播种禾草是混播草地植被构成变化的关键种。  相似文献   

9.
云贵高原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探讨了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的主要肥力限制因子,通过对施肥效应的动态监测,构建了人工草地定植期的施肥模型,并确定出经济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在施肥效应中,白三叶-P素效应最显著,白三叶与施磷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同时白三叶-K素效应也较显著,白三叶与施钾间的相关性r=0.50。定植期在混播人工草地中,经济合理的最佳施肥量为纯磷95.4kg/hm^2,纯钾13.9kg/hm^2;在单播人工草地中,黑麦草经济合理的最佳施肥量为纯磷83.4kg/hm^2,纯钾13.8kg/hm^2。  相似文献   

10.
对7个牧草品种物候期、适应性、产草量、再生性能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鸭茅、草地雀麦、白三叶、苜蓿、高丹草7个品种可作为毕节地区主推品种;苇状羊茅、苜蓿和高丹草在海拔较高区域生长不稳定,其中苜蓿和高丹草水土条件要求较高;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草地雀麦、白三叶等品种适宜建植长久放牧型草地和用于水土...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除杂、施肥、补播等措施,对因杂草侵入、缺水缺肥、利用过度而导致建植草种过早丧失生产性能的"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进行复壮试验表明施肥是较有效的复壮措施,牧草产量至少可提高65.4%;100%除杂,每公顷施用尿素150kg、普钙105kg、硫酸钾30kg,松土撒播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3.5kg、白三叶草籽4.5kg为最佳技术组合,两年平均其牧草产量比对照高2.13倍,草层盖度提高0.71倍,草层平均高度比对照高31.2cm,草地营养结构也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春季不同处理对黑麦草—三叶草草地中白三叶生长的影响。各不同处理刈割一次(2,3,4月)、刈割两次(2,4月),或不刈割。每种处理有一半的小区进行施氮。从2~6月,每隔约3周对白三叶采样一次,测定叶片和生长点的数目以及植物各部分的重量。同时观察了叶片出现率,用齐地面刈割来估测牧草总量。在未施肥及未经刈割的小区中,白三叶在草群中所占的百分比高于施肥小区和刈割小区的。刈割后白三叶的百分比通常上升,在这之后的再生草中仍有上升趋势,这表明白三叶比例并不随草群数量的上升而自动减少。经刈割而未施肥小区,在4月初生长点数目增加,但在未刈割而施肥的小区或施肥、刈割两次的小区中生长点数目实际上下降。  相似文献   

13.
韦海建  杨惠敏  赵亮 《草业科学》2007,24(10):94-97
为弄清遮荫环境影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生长的机理,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白三叶草的气孔特性和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较强生境光照条件下,白三叶草的气孔密度较大;中叶与侧叶气孔密度差异不显著,不同生境光照条件对气孔分布无显著影响.较强生境光照条件下,白三叶草的光合、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较高,而蒸腾却较小.不同生境光照条件下白三叶草对CO2和光的响应趋势类似,但较强生境光照条件下CO2补偿点、羧化效率和光合能力均较其他两区低,而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最高.结果表明,较强生境光照增加了白三叶草的气孔密度,提高了光合速率,但却降低了其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外来入侵植物对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做出积极的响应,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本研究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其竞争对象(替代植物)进行单种、纯种和混种试验并配合增温处理,探讨喜旱莲子草对增温和竞争的响应以及黑麦草和白三叶作为喜旱莲子草替代物种的可能性,以期为气候变暖条件下喜旱莲子草的入侵趋势和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增温条件下,喜旱莲子草通过提高叶片和茎对光能的获取,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在地上部分。同时,增温还加剧了喜旱莲子草与黑麦草和白三叶的种间竞争强度。这些响应表明温度的增加会增强喜旱莲子草的入侵。2)种间竞争抑制了喜旱莲子草的生长,但随着竞争密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没有显著变化(P 0.05)。黑麦草和白三叶都对喜旱莲子草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对不同竞争条件下喜旱莲子草相对产量的分析,发现黑麦草的抑制作用相较于白三叶更加显著(P 0.05)。3)增温促进了黑麦草的生长,但增温时种间竞争对黑麦草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增温条件下的种间竞争对黑麦草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增温对白三叶无明显促进作用(P 0.05),且其生长受种间竞争抑制较大。增温条件下种间竞争使得喜旱莲子草、黑麦草和白三叶的地上生物量分别降低89.5%、55.8%和82.5%,故黑麦草更适宜作为竞争植物对喜旱莲子草进行替代控制。  相似文献   

15.
经对西昌地区生长第2年的白三叶草地产种、产草量进行定点观测,结果表明,白三叶草地在春、夏有2次产种期,每667m2产种量可达61.52kg,同时可产草5475.32kg,春季所产种子千粒重为0.696g;充分表明西昌南亚热带是白三叶种子生产的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16.
王元素  李莉  王堃 《草地学报》2014,(3):475-480
三叶草(Trifolium)混播草地群落持久性研究对喀斯特草地建设与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威宁灼圃示范牧场开展的由白三叶(T.rpens)、红三叶(T.pratense)、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羊茅(Festuca rubra),分别加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鹅冠草(Elymud kamoji)组成4个5组分混播草地,在绵羊适度放牧下测定牧前、牧后草地现存量,连续进行20年持久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及组合×利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所有混播组合影响极显著,而组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动态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之间无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同物种在各混播群落中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差异明显,说明各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生态位互补和竞争共存关系。各物种中生产力与稳定持久性最好的是紫羊茅和白三叶,其次是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最差的是无芒雀麦和鹅冠草;而在草地建植初期表现最好的是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  相似文献   

17.
王元素  李莉  王堃 《草地学报》2014,22(3):475-480
三叶草(Trifolium)混播草地群落持久性研究对喀斯特草地建设与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威宁灼圃示范牧场开展的由白三叶(T. repens)、红三叶(T. pratense)、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羊茅(Festuca rubra),分别加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鹅冠草(Elymus kamoji)组成4个5组分混播草地,在绵羊适度放牧下测定牧前、牧后草地现存量,连续进行20年持久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及组合×利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所有混播组合影响极显著,而组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动态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之间无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同物种在各混播群落中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差异明显,说明各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生态位互补和竞争共存关系。各物种中生产力与稳定持久性最好的是紫羊茅和白三叶,其次是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最差的是无芒雀麦和鹅冠草;而在草地建植初期表现最好的是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  相似文献   

18.
白三叶草在凉山州适应性广,具有广泛的种植价值,已列为凉山地区人工草地建设的当家品种之一。由于近年来人工草地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白三叶草种需要量极大。因三叶草产种期长,收种费事,目前对产种量尚无确切测定,草的利用与产种有矛盾,其影响大小也不清楚,给合理收种,留种地的安排带来困难。为此,我们于1982年对白三叶草的产种量与田间草的利用因素进行了观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特征特性白三叶草茎细长 ,匍匐生长 ,株高 30cm左右 ,长柄三出复叶 ,叶片倒卵形、深绿色、中间有“V”型白斑纹 ,头状花序 ,由 30~ 4 0朵白色小花组成 ,总花梗细长 ,高出叶面 ,自花授粉 ,种子细小 ,千粒重 0 5~ 0 7g。该草喜阳稍耐阴 ,喜湿较耐干旱 ,耐热性及耐寒性较强。2 主要作用2 1 生长期长 ,控制杂草能力强 白三叶草属冷季型草 ,抗寒性较强 ,幼苗和成株可忍耐 - 5℃的霜寒 ,早春平均气温 10℃时开始发芽生长 ,晚秋遇霜后叶片萎蔫越冬 ,若被雪覆盖可休眠越冬 ,生长期达 9个多月。匍匐茎在地面纵横交错 ,节节生根 ,其…  相似文献   

20.
采用TP法,用浓度为0(对照)、0.007、0.014、0.028和0.07g·ml-1的雪松叶片水提液分别处理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种子。结果显示,随着水提液浓度增加,3种植物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芽长和根长均小于对照。与对照相比,雪松叶片水提液对3种草坪草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抑制作用,但对多年生黑麦草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3种草坪草幼苗生长也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芽长的影响不显著。表明雪松叶片水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强度与浓度有关,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