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海带配子体克隆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深井海水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利用深井海水进行了克隆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深井海水培养海带配子体克隆,配子体生长速度较自然海水稍慢,但深井海水可促进配子体发育,加快孢子体的形成,缩短育苗时间,而且利用深井海水进行克隆育苗可取得较好效果.综合考虑克隆培养效果及降低育苗成本,克隆育苗可采取自然海水与深井海水交替使用的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培养操作条件对海带配子体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1)培养瓶3种封口方式:封口膜(Parafilm)显著抑制配子体生长(P0.05),滤纸和滤纸膜无显著差异;(2)利用5种不同消毒方式处理的海水配制培养液:煮沸海水和抽滤煮沸海水试验组海带配子体团直径最大,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抽滤煮沸双抗(青霉素+链霉素)海水、抽滤生海水和抽滤双抗生海水配子体团直径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小于煮沸海水和抽滤煮沸海水试验组(P0.05),抽滤生海水和抽滤双抗生海水试验组出现明显染菌;(3)设置2种不同的环境条件放置培养箱:常规实验室和无菌室对海带配子体生长无显著影响;(4)设置3种操作环境下进行培养液更换:在无菌室超净台和常规实验室超净台更换培养液,海带配子体生长无显著差异,无染菌。在常规实验室实验台更换培养液试验组配子体生长显著低于无菌室超净台和常规实验室超净台试验组(P0.05),且染菌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3.
光照强度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试验研究了在充气悬浮培养及静置培养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0lx光照强度、充气悬浮培养条件下,海带配子体克隆具有较高的瞬时生长率。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配子体紫外线辐射的适合剂量范围,利用紫外线对东方海洋种质库保存的2个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进行辐射试验。通过三次预试验,辐射条件设置为:辐射距离12 cm,辐射时间分别为10、20、30、40、50、60、90、120 s。结果显示:辐射时间10、20 s配子体细胞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受辐射影响,克隆约2个月的时间不生长;辐射时间30 s细胞存活率约为50%~55%;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细胞死亡增多;辐射时间120 s下,两个克隆系只有极个别细胞存活。在辐射距离12 cm时,辐射时间10~120 s作用范围内,雄配子体耐受力明显高于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5.
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生产技术工艺包括克隆的扩增培养、采苗及幼苗培育3部分。从生产应用的角度总结并探讨了海带克隆育苗工艺中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12)C重离子束对东方海洋种质库保存的8个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进行3次辐射试验,辐射剂量分别为10、20、40、50、60、80、120、160、200和240 Gy。结果表明,使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发生变化的最低辐射剂量为60 Gy,随着剂量的增大,细胞死亡增多,240 Gy辐射剂量下仅有一个克隆系存活;80 Gy辐射剂量下细胞存活率约为50%~60%;不同海带配子体克隆系对重离子辐射的耐受度稍有差别;雄配子体比雌配子体耐受力稍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4-碘苯氧乙酸(4-IPOAA)在海带夏苗培育中应用的试验结果。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配子体在短期内即能正常排卵、排精并受精形成孢子体;低浓度的4-IPOAA(25mg/L以下)能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这项试验结果表明,有可能利用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特性,来改进目前所采用的低温、自然光条件下培育海带夏苗的工艺。作者建议把海带夏苗培育工艺改为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采苗;(2)在18℃以下水温条件下培育配子体;(3)在配子体成熟前用4-IPOAA处理,使其停止发育,在较高水温(20℃左右)条件下静水培养被抑制的配子体;(4)在计划夏苗出库前40—50天,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恢复最适条件下流水培育;(5)肉眼见苗后及时下海暂养。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901”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度是影响“901”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试验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配子体克隆的生长速度最快,其致死温度为25℃。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细胞数基本相同的雌、雄配子体克隆的生长速度相近。  相似文献   

9.
贝类净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外线对空气和水都能起消毒作用。用紫外线消毒海水进行贝类净化,在美国和英国仍为最常用的方法。臭氧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高效杀菌消毒剂,它在水中时刻发生还原反应,十分活泼,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单原子氧(O),瞬时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细菌和微生物。臭氧消毒技术在海水中的应用,仅仅是近十年的研究。美国将含臭氧的空气高密度地引进养殖水域,既起到杀菌作用,又达到了充分增氧的目的。日本科学家研究利用臭氧进行海水淡化也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国内用臭氧处理海珍品育苗用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贝类养殖在水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染实验,确认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配子体克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观察了对其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侵染的现象,并研究了抗生素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和褐藻酸降解菌的作用,发现0.5-100mg/L青霉素对配子体克隆细胞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验范围内各浓度青霉素对褐藻酸降解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加强。其中100mg/L青霉素10d内可将褐藻酸降解菌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的1/20以下,可作为海带配子体克隆保存中有效的抑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Fe3+在不同氮、磷条件下对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海带''黄官1号''雌、雄配子体克隆系为材料,以含有不同浓度的氮(N)、磷(P)营养盐的灭菌海水为培养液,添加不同浓度(0μmol/L、0.36 μmol/L、3.60 μmol/L、8.90 μmol/L、17.80 μmol/L)的铁离子(Fe3+),通过测定光系统Ⅱ的最大荧光产量()观察配子体营养生长状况,通过计算发育率(包括卵囊形成率、排卵率、幼苗形成率)观测配子体发育与生殖状况。结果显示,N、P浓度分别为0.825 mmol/L、0.0336 mmol/L的条件下,浓度为3.60 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营养生长阶段的促进作用最大;在不同N、P浓度条件下,Fe3+浓度为3.60~17.80 μmol/L时能够提高海带配子体的最大荧光产量,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能够促进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Fe3+浓度为3.60~17.80 μmol/L时可显著促进海带配子体的生殖生长,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0.05);即使N、P浓度达到0.825 mmol/L、0.0336 mmol/L,在无铁条件下所有的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即使Fe3+浓度达到3.60 μmol/L,在N、P浓度0.007 mmol/L、0.0003 mmol/L条件下,大部分海带配子体(65%)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小部分海带配子体(35%)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实验中的其他各个N、P浓度组。本研究表明,铁和N、P营养盐对海带配子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铁是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到发育成熟再到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添加适宜浓度的氮(0.275 mmol/L)、磷营养盐(0.0112 mmol/L)条件下,浓度为3.60 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用最大。该结果可为提高海带育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海带配子体种质资源保存是用锥形瓶保存,纸盖封口,但由于近些年来污染比较严重,所保存的海带配子体附着大量的细菌和各种杂藻,对克隆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保存海带种质资源,我们实验了三种不同的封口方式进行培养,探求其对克隆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证明,最有效的封口方式为:滤纸膜的封口方式,不论是对配子体细胞状态,还是对克隆增殖都要好于其它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海带配子体人工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因海水中游离CO2减少及pH升高而导致生长受限的问题,本研究以海带’奔牛’(Sacchatina japonica)雌雄配子体为材料,以不用pH的富营养灭菌海水(10 mg/L N,1 mg/L P)为培养液,通过测量配子体长度,计算相对生长率,比较不同pH对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H(P<0.001)、性别(P=0.016<0.05)对海带’奔牛’配子体生长有显著影响,长期处在pH<7培养条件下的雌雄配子体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雌配子体的相对生长率(4.61%)显著高于雄配子体(3.35%)。初始pH为7.0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雌雄配子体的相对生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采用在通空气悬浮培养同时补充CO2的方式进行配子体扩增培养,利用纯CO2压力罐(出气量120 L/h),15 L培养液每2d补充CO2 1~2 min,培养液pH范围即可控制在7.0~8.4,以此排除pH对配子体生长不利影响,并避免频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主要从生产应用角度出发,在配子体克隆一次附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附苗实验,系统探讨了海带配子体克隆二次附苗、育苗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结果显示1.25g/帘为最佳附苗密度;当幼孢子体普遍达到0.3~0.5mm时为最适宜起始洗刷时间,0.05MPa的压力为最佳起始洗刷压力;沉降式附苗法为最适宜附苗法;细胞最优过滤孔径为38μm。配子体克隆二次附苗幼苗发育速度快于孢子体附苗和克隆一次附苗,从而可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测了笼目海带(Kjellmaniella crassifolia Miyabe)配子体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及光照周期均对笼目海带配子体的发育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果表明:1)在光照强度条件不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4周的发育,5~80μmol·m~(-2)s~(-1)条件下大部分配子体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发育率为60%~80%,其中20~40μmol·m~(-2)s~(-1)光照强度条件下生殖生长明显快于其他组。2)在光周期不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第12~25天时,20L∶4D条件下发育率为6.68%~69.87%,发育率与16L∶8D实验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余组。培养第32天,光照时间最长的处理组即20L∶4D的发育率(74.54%)最高,且孢子体细胞列数最多。本研究为笼目海带配子体规模化扩增及育苗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度与照度对利尻海带配子体及幼孢子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尻海带(LochotensisMiyabe)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品质优良的特点,因此本实验主要进行了此种海带的室内培养,采用切碎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照度的相互作用对利夙海带配子体的生长、成熟及幼抱子体生长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利夙海带的配子体是直接从日本引进的,雌雄配子体分别装入三角烧瓶中,放于20CC恒温培养箱内保存,照度5(Xk-x000ltl,光照时间12h/d。所用培养液为自然海水经沉淀、砂滤再经玻璃丝2次过滤后,加入营养盐N8N03母液,N。HzPO‘母液,微量元素PI溶液各lffe…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培养液的不同盐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笼目海带(Saccharina sculpera)在不同盐度的培养液中配子体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盐度20~30的条件下,笼目海带配子体大部分(60%~80%)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且其中50%以上为多细胞孢子体;在盐度35的条件下,大部分(80%~90%)笼目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有小部分(7.30%)配子体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盐度20~30处理组。在盐度为40和45的培养条件下,所有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将笼目海带配子体育苗的盐度保持在20~30。  相似文献   

18.
海带种质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藻类,养殖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丰富的种质资源是渔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海带种质资源将为提高海带品种质量、实现海带良种化生产提供重要保证,使我国这一具有传统优势的重要产业在新世纪仍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海带的生活史分两个世代:孢子体和配子体。配子体是海带的单倍体阶段,在该阶段将雌配子体和雄配子体单个分离培养,可形成无性繁殖系。20世纪70年代,雌、雄配子体分离培养在我国首先获得成功,为保护海带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本文将介绍海带种质的保存技术,为海带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冷水性鱼类水产养殖消毒装置由紫外线辐射产生臭氧的发生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臭氧、水反应罐等组成,本研究同时利用了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消毒两种消毒机理,对养殖水体进行杀菌与灭活,解决了工厂化养殖中的生产安全与鱼病防治的消毒杀菌问题。与目前使用的其他消毒方式比较,具有无药物残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工厂化水产养殖业向健康、安全方向发展,促进臭氧消毒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海洋单细胞藻类培养中,若海水消毒不彻底,则极易发生生物污染,因此,海水的消毒是十分关键的。在《海洋饵料生物培养》一书中,对海水的消毒推广了酸处理消毒法,其方法是:在待消毒的海水中,按每1000毫升海水加入1个当量浓度的盐酸溶液3毫升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