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硝化细菌对海参养殖系统水质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和亚硝酸盐对海洋生物有强烈的毒害作用,是海水养殖系统的主要污染物。本文研究硝化细菌制剂对海参养殖系统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对养殖系统水质有明显的净化效果。投加菌剂的实验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出现峰值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表明投加硝化细菌制剂后,养殖系统内的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促进了氨和亚硝酸盐的进一步转化。对照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形成优势,从而导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积累。观察实验过程中海参的生长情况发现,实验组海参生长状况良好,而对照组中海参在19d时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2.
复合硝化菌制剂对水质改良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室内静态水体中0.25mg/L复合硝化菌制剂使用后,7d内氨氮平均降解率为34.84%,亚硝酸盐氮的平均降解率为19.05%。0.5mg/L组氨氮平均降解率为45.05%,亚硝酸盐的平均降解率为41.79%。1.0mg/L组的氨氮平均降解率为55.26%,亚硝酸盐氮平均降解率为51.20%。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最大的降解峰值出现6d之间。而养殖池塘中,0.5mg/L复合硝化菌制剂后,5d内氨氮的降解率为13.61%~28.03%,7d内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为9.30%~25.58%。0.2mg/L复合硝化菌制剂使用后,6d内氨氮的降解为23.40%~34.75%,7d内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为16.33%~36.13%。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硝化菌制剂在养殖池塘中使用后,有降解速度快、降解能力强、维持时间长等特点,适宜于作为净化和调控养殖水质的渔用微生物制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设计制作了养殖槽底部流水并带有净化装置的循环水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系统,饲养规格为(0.39±0.03)g的幼参,通过测定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COD等指标,以及海参的生长情况,研究该系统水质变化规律及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水质稳定后开启循环水养殖幼参,密度为0.47 kg/m3,干净化槽中加入硝化细菌后,7~12 d换水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最大值分别为0.190 mg/L和0.077 mg/L。试验期间没有使用任何药物,海参的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海珍品健康循环养殖技术,在实验室设计了"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系统,对比考察了对照组和循环养殖系统中仿刺参苗生长、海水水质、海水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在30d试验期间,循环养殖系统海参苗桶中海水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总有机碳的含量与对照组非常相近。在投加饵料相同条件下,海参苗质量由试验初始时50.0g增至试验结束时75.5g(对照组)和84.6g(循环养殖系统)。同时,对照组与循环养殖系统分别排放了2.23m3和0.60m3废水;循环养殖系统排放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总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25%、24%、23%和59%。试验结果显示,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系统为海珍品的保苗和工厂化养殖提供了环境友好型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对虾养殖系统水质净化能力,改善对虾养殖水环境,利用3种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和2种生物膜载体(陶粒、纤维毛球)建立4个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系统,比较不同养殖系统硝化功能的建立过程及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净化能力,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各系统硝化功能建立后,24 h氨氮去除率较初期分别提高12.47%、13.95%、17.25%和17.65%。以纤维毛球为载体,投加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系统的氨氧化能力和亚硝酸盐氧化能力强于陶粒系统,24 h氨氮去除率分别高9.03%和9.06%。投放虾苗后,在30 d养殖周期内,各系统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分别维持在0.20 mg/L和0.15 mg/L以下,硝酸盐氮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养殖系统生物膜中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占比超40%;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系统中存在Nitrosomonas、Nitrospira和Nitrococcus等多种参与水体净化以及Algisphaera、Gemmatimonas和Paucibacter等参与有机质分解与对虾益生作用的类群。本研究可为减少养殖水体废物排放及降低水生环境污染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不同基质构建海水养殖系统硝化功能的强弱,选取纤维毛球、陶粒、螺旋式生物绳等7种基质,其中陶粒、流化床填料、纤维毛球采取不同放置方式,共建立14个模拟海水养殖系统,比较不同基质硝化功能建立过程以及同种基质不同放置方式对氨氮和亚硝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位体积珊瑚骨的氨氧化活性和亚硝酸盐氧化活性高于其他载体,在氨氮初始浓度20 mg/L条件下,氨氮和亚硝氮降解至检测不出分别需要3 d和11 d,而纤维毛球、陶粒、螺旋式生物绳、流化床填料、丝带内芯悬浮球、海绵内芯悬浮球硝化系统的建立分别需要18、26、30、25、27和22 d。纤维毛球100目筛绢悬挂、陶粒网兜悬挂、流化床填料100目筛绢悬挂优于其他放置方式,其中纤维毛球100目筛绢悬挂硝化功能建立时间为18 d,效果最优,流化床填料100目筛绢悬挂、陶粒网兜悬挂硝化系统建立分别需要21、24 d。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掌握海水养殖鱼类氮排泄的规律,准确计算养殖所需换水率(量),为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养殖模式与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研究了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在不同投饲频率条件下的排氨情况,分析了维持氨氮平衡所需换水率的优化计算方法,并通过流水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斑石鲷在空腹、日投喂1、2、3次等4种条件下,水体氨氮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排氨率平均值分别为(6.23±6.71)、(18.16±11.90)、(21.69±17.52)和(17.98±12.93)mg/(kg·h)。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提出基于氨氮平衡的换水量计算方法。以该计算方法获得换水率分别为0.18、0.55、0.66和0.55次/h。验证实验中,设计养殖密度13.4 kg/m~3,计算所需换水率为1.09次/h(换水量0.147 m~3/h)。在该条件下的流水养殖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能够稳定维持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换水率和密度对刺参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日换水率(0、10%、20%、30%和100%)和养殖密度[0.980±0.008、1.760±0.005、2.810±0.007和(3.640±0.006)kg/m3]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率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养殖试验首先在非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测定各组刺参综合特定生长率(ISGR)及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结果显示,日换水率为10%和20%处理组的ISGR分别达到每天(1.330±0.161)%和(1.410±0.18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密度养殖试验证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ISGR逐渐降低,分别达到每天(0.610±0.500)%,(0.570±0.030)%,(0.560±0.045)%和(0.320±0.040)%,各组换水率及养殖密度组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氮均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波动;养殖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试验组刺参的ISGR高于非循环水养殖组,可达(0.130±0.007)%,且氨氮及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在0.020 mg/L以下,而非循环水养殖的分别积累到(0.600±0.015)mg/L和(0.076±0.002)mg/L。研究表明,在换水率15%,养殖密度(2.810±0.007)kg/m3的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可以保证水体水质稳定,刺参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温和水质理化因子对糙海参摄食、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不同水温15、20、25、30℃为4个试验组,研究糙海参成参的摄食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糙海参体重的增长与水温的变化密切相关;糙海参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在25℃时生长最快,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分别为7.667 g和1.48%,而且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在水温15℃时,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分别为0.1 g和0.022%,有时会出现负增长。当水温达到15℃时,糙海参摄食活动减少,停止摄食,体重不再增加。在水质因子研究方面,分为不换水试验组、换水1/3试验组(每日)、全部换水试验组(每日),研究了不同水质对糙海参生长的影响。经过15 d养殖,结果表明:其他水质指标波动在正常范围,3个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别,只有NO2-含量有明显的差异。不换水组、换水1/3组和全部换水组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分别是1.34 mg/L、0.55 mg/L和0.23 mg/L。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大小与海参生长有密切关系,两者呈负相关。全部换水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糙海参生长最快;不换水试验组,部分糙海参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呈负增长,部分已经吐脏。  相似文献   

10.
水族箱中残饵、粪便分解会造成氨的增加,不同水族箱,其氨负荷存在差异。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氨负荷条件下,水族箱硝化功能的建立过程。结果表明,氨负荷分别为0.25 mg/L.d,0.5 mg/L.d和1.0mg/L.d条件下,实验组中氨氮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16 d2、1 d和32 d,峰值分别为2.63 mg/L、5.37mg/L和23.44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6 d、30 d和54 d,峰值分别为1.65 mg/L、7.91 mg/L和35.37 mg/L;硝化功能建立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5 d4、6 d和65 d。氨负荷较低时(0.25 mg/L.d、0.5 mg/L.d),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峰值浓度低,硝化功能建立所需的时间短;氨负荷较高时(1.0 mg/L.d)时,氨氮和亚硝氮峰值浓度高,硝化功能建立的时间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预培养生物膜法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缩短新建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过滤器硝化功能构建时间,通过预培养生物膜的方法获得已建立完全硝化功能的2.5 m3过滤材料,将其置于新建系统的生物过滤器中进行硝化细菌接种,系统放养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L innaeus)。结果表明:经12 d系统的硝化功能成熟,养殖池氨态氮维持在0.50 mg/L左右,亚硝态氮维持在0.10 mg/L以下,系统运行34 d,硝态氮上升至63.58 mg/L。18~48 d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养殖池出水口氨态氮平均值0.44 mg/L,进水口氨态氮平均值0.05 mg/L,一次性平均去除率88.64%。系统的日换水量1%。养殖1个月,美国红鱼成活率90.91%,养殖密度达28.65 kg/m3水体。预培养生物膜法有效缩短了海水生物过滤器硝化功能构建的时间,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时间、系统运行稳定的特点,将使内陆地区开展海水鱼养殖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河蟹(Eriocheir sinensis)育苗池中添加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降低育苗过程中的用药和换水量,提高幼体的变态率.在试验组中分别添加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及二者混合制剂,与批次的对照池进行比较.试验组的水质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幼体变态率平均提高了20%,抗生素等药品使用量平均减少85%,病害发生率平均降低31%,对照组的换水率为485%,而微生物制剂处理组均为150%,平均减少换水量56%,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1%.微生物制剂在河蟹育苗中能有效控制氨氮等有害物质,降低换水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硝化细菌对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建立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氨和亚硝酸盐对海水观赏鱼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是海水水族箱的主要去除目标。研究考察投加硝化细菌对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硝化细菌制剂可以明显缩短硝化功能建立的时间。投加菌剂的实验组水族箱可在9 d时间将40 mg/L氨氮降低到检测不出,亚硝酸氮在第七天出现峰值(37.4 mg/L),亚硝酸氮在第十五天降低到检测不出。不投加菌剂的对照组将40 mg/L氨氮降低到检测不出需要25 d,亚硝酸氮在第二十五天出现峰值(36.6 mg/L),亚硝酸氮在第四十三天降低到检测不出。即实验组完成硝化功能建立需要15 d,而对照组则需要43 d。投加硝化细菌制剂后,海水水族箱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硝化细菌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使氨氮、亚硝酸氮维持在较低浓度水平,缩短硝化系统建立的时间;在不投加菌剂的情况下,氨氧化细菌虽然可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优势,使氨氮浓度降低,但由于亚硝酸氧化细菌生长更为缓慢,水族箱中亚硝酸积累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4.
氨氮是养殖水体主要的控制指标,自养硝化过程将水体中的氨氮经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是水体中氨氮最常见的一种转化途径,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常用的氨氮控制方式。根据国内外关于循环水养殖水体中自养硝化过程的研究报道,结合养殖水体特征,分析了利用固定膜式自养硝化过程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的优势和劣势、水产养殖过程中影响自养硝化效率的因素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自养硝化过程的建立进行重点介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型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养鱼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对自行研发的由功能性滤料、以观赏水草栽培为特色的人工湿地和施用复合菌制剂有机组成的生态型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养殖鲟鱼中的应用效果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具有理想的水处理效果,运行一年中使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维持在0.44mg/L、0.26mg/L和3mg/L水平。史氏鲟放养平均规格105g,密度46.2尾/m3,经6个月养殖,出池平均规格625g,单位水体产量30.88kg/m3,饲料系数1.12,成活率99.1%,与每天换水养殖相比,总用水量节省98.12%,总利润增加4.29倍。  相似文献   

16.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氮和悬浮物质过高、溶解氧过低,以及频繁换水带来的外排废水的污染是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由扬水造流设备、生物挂膜填料、沉淀斜管等构成的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开展中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对水质改善较为明显,养殖凡纳滨对虾18 d后,与对照塘相比,试验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平均相对去除率分别为41.2%、70.0%和66.4%,悬浮物质平均相对去除率为38.6%,溶解氧在傍晚18:00与凌晨4:00分别增加13.8%和39.0%。这表明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假期刚过,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人员迅速打消年气,到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永安镇等地海参养殖池塘进行现场指导,特别是针对今年暖冬开春后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一是换水条件好的要加大换水力度,对换水条件不好局部缺氧的池角及时使用增氧剂或开动增氧机;二是改善养殖环境,对氨氮含量高的参池使  相似文献   

18.
欧洲鳗鲡生态式健康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生态学理念应用到欧洲鳗鲡养殖管理中,通过调控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因子,建立多样性水体生物结构,最大程度提高养殖水体自净和生态防病抗病能力,实现少换水、少用药的养殖效果。试验共投白仔苗100万尾,经过280d的养殖,共收获鳗鱼54890kg,平均59g/尾,成活率97.8%。与往年相比,养殖周期缩短,换水率和病害发生率明显降低,养殖成本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冬低温和海冰过厚对海参都是天灾。罕见低温造成渤海海面出现大面积海冰,海参养殖损失尤为严重。灾害性天气使圈养海参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冰层较厚,换水量不够,许多海参被冻死,预计损失至少在20%~30%。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絮团技术可有效调节和净化水质。本研究在室内工厂化海参养殖车间进行,把生物絮团应用到海参养殖中,研究生物絮团对养殖水质的影响及对海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其中在氨氮方面,试验组为0.022 mg/L,而对照组的为0.053 mg/L。从养殖结果看出,试验组的平均产量为24.5 kg,对照组为20.5 kg,产量多出4.0 kg。生物絮团在海水养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解决水产养殖系统能量利用率低、环境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