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吴湘 《中国农垦》2010,(11):59-61
1951年,中央政务院第100次会议确定在我国南方大规模种植天然橡胶后,云南农垦就以开发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基地为使命,在滇南、滇西南边疆7个地州(市)、27个县内建立了39个国营农场和两个较大规模的橡胶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建成了我国最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现有天然橡胶总面积251.4万亩,开割胶园140.4万亩,年生产加工干胶达16.71万吨,平均单产达世界领先水平。累计带动境内周边民营种植橡胶面积390万亩,在邻国缅甸、老挝替代种植橡胶达10余万亩,  相似文献   

2.
孟连农场位于云南省孟连县和西盟县境内,与缅甸隔江(南卡江)相望,旱季可以涉水过江;农场15队,与缅甸以185界碑为界,进出国境仅一步之遥。缅甸掸邦第二特区,曾是“金三角”地区重要的罂粟种植和海洛因等毒品的集散地。孟连农场场属32个建制单位中的26个单位、占80%的人员分布在长达90km的边境线上,深受毒品的危害,禁毒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3.
缅甸从1988年开始重视橡胶种植发展,当时种植区主要在缅甸南部的德林达依地区和孟邦。近年,缅甸计划进一步大力发展橡胶种植业,种植区开始向克钦邦和掸邦等边界地区延伸。据最新报告显示,2006—2007年度缅甸天然橡胶产量为6.17万吨,种植面积3.03万公顷,与上个财政年度的6万吨和2.26万公顷相比,产量与面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为特大型农牧团场,面积985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万分之一),人口3.6万人,年种植面积40余万亩,其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棉花最大面积30余万亩,年招收季节拾花劳务工5万余人,其中内地工3万余人。近三年为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棉花年种植面积在20余万亩、番茄5万佘亩,年招收季节拾花劳务工3万余人。按照“农场引导、自主引进、  相似文献   

5.
“晚秋黄梨之乡”——漯河源汇区“雪中雪”牌晚秋黄梨种植专业村大刘镇南王村所产的黄梨甜酸适口、汁多爽脆,远销周边省、市,美名在外:南王村近70%的农户约40%的耕地进行晚秋黄梨套种,种植面积900多亩,直接带动大刘镇23个行政村1000余户种植,年产果品3000余吨,亩收益达1.5万元。2009年,南王村种植户均年收益3.2万元,人均年收入突破1.2万元。  相似文献   

6.
目前。海南农垦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截止2007年,垦区产胶农场(所)共有86家,橡胶种植面积396.55万亩,已投产胶园311.4万亩,年产干胶17.1万吨(2004年达23.3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40%以上。海南垦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胶园更新改造滞后、产量增长缓慢、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种植布局不尽合理、栽培品种单一老化、优良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通过对垦区所属农场(所)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7.
槟榔为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近几年,在政策带动和市场价格看涨的情况下,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异常迅猛,种植面积由2001年的44.8万亩增加到2006的79.6万亩,5年间增加了77.7%,2006年总产值达到18.7亿元(农业部南亚办统计数据),在海南省已经成为仅次于天然橡胶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按照这一发展速度,2010年有可能突破000万亩。槟榔种植第5至6年后开始结果,第8年后进入盛果期,到2010年左右,海南大量新种植的槟榔树将陆续进入盛产期,如没有特大自然灾害或病虫害发生,产量将数倍增长。但海南槟榔的深加工产业并未随之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志明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11月,注册资金100万元,有家庭成员3人,常年雇工1人,季节性雇工10余人,经营土地面积1200余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毛豆等作物,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5000余亩水稻种植,2022年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实现净利润约100万元。农场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共富家庭农场典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天然橡胶最早的引种地和全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云南在天然橡胶种植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03年,全省有天然橡胶363万多亩,其中农垦植胶面积近181万亩,民营橡胶182万亩。全省年产干胶22万余吨,平均亩产121公斤。其中农垦投产面积110万亩,年产干胶14万吨,平均亩产127公斤。云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7%,投产面积占全国的29%,干胶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天然橡胶的平均单产为60公斤/亩,单产最高的国家是科特迪瓦,为117公斤/亩,号称“世界胶王”,我国排第四,为87公斤/亩。显然,云南的天然橡胶单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加之云南植胶技术先进配套、特色明显,直接生产成本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因而其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民营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展现状 1.1种植情况 云南省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红河、德宏、文山等6(州)市的28个县(市)。2007年全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594.75万亩。比2006年增加93.6万亩,产量28.6万吨,比2006年增加2.2万吨;产值53.4亿元。其中:民营种植面积382.4万亩左右,产量14.67万吨,占全省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4.2%和51.8%。云南省橡胶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农垦张掖农场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重镇张掖以东18公里,拥有耕地4万余亩,有4000多人口,其中职工1500多名,资产总额2亿元。2007年,农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亿,利税1000万元,职均收入达1.1万元。而在1999年,农场的主营业务收入仅为3248万元,亏损201万元,职均收入3300元,土地撂荒极为严重,弃耕土地近2.8万余亩。自2000年以来,  相似文献   

12.
海南的天然橡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直至1950年,全岛天然橡胶面积只有3.63万亩,年产干胶约200吨。1951年,随着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的组建,拉开了海南岛大规模开发种植天然橡胶的序幕。53年后的今天,海南已建设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目前,海南省的天然橡胶面积达560万亩,年产干胶31.3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59%和总产量的56%以上。其中海南农垦拥有胶园370多万亩,年产干胶2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8%和41%;全省民营橡胶近190万亩,年产干胶8.5万吨。天然橡胶已成为海南的重要产业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南已成为新中国大规模发展天然橡胶产业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3.
海南南田农场土地总面积近20万亩,是一个以生产经营橡胶、芒果和旅游业为主的国有农场。近年来,南田农场大胆实施科技兴果、创立品牌和建设营销体系“三大战略”,大大推动了芒果产业化发展进程。2004年全场职工自营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产量达2.6万吨,产值达1.51亿元,产量和产值双双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缅甸橡胶产业前景看好,在22年里缅甸的孟邦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增加500%。 据缅甸新光报称,孟邦橡胶面积占缅甸总橡胶面积的37%,该地区橡胶种植面积从1988年的3.11万hm^2增加到2009/2010年度的17.1万hm^2。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橄榄坝农场有土地面积13.52万亩,天然橡胶10万余亩,是一个拥有总资产1.9亿元的农业综合企业。农场从1957年的156名职工发展到总人口12606人,下辖4个社区、作业区,1所二级乙等医院,1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36个农林生产队,17个居民点和5个制胶厂。2007年8月30日,云南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暨“天骄”计划正式启动,标志着云南农垦“二次创业”进入了一个高起点,也标志着橄榄坝农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是吕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在结构调整与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产量效益稳步发展。常年种植面积60余万亩,占到油料种植总面积的67%,平均单产50千克。为进一步提高向日葵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2006年根据省站的安排,生产上狠抓优质品种更新,重点突出新型模式的推广,在2005年推广向日葵间作杂豆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到3.5万亩,平均亩产向日葵60千克,杂豆70千克。较一般单作亩增纯收入218元(单作每亩投人72元,间作亩投入120元,不包括投工。每千克葵花按2.8元、杂豆按3-4元计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西双版纳及孟连等地边境一带国营农场及村民植胶致富的历程和现实,对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省(邦)政府和边民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积极推进邻国毒源地区替代种植、替代产业的发展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果。云南各类企业和个人先后去老挝和缅甸开展了橡胶替代罂粟种植。并帮助和带动境外企业和边民种植发展了一定规模的橡胶园,其中部分胶园已先后投产。据云南省商务厅统计,2007年云南省有102家企业在缅甸、  相似文献   

18.
一、蔬菜生产现状 广元市利州区幅员面积1482km^2,拥有人口5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万人,城市人口30余万人,常年种植蔬菜(商品蔬菜基地)面积3万余亩,蔬菜播种面积达11.6万亩,实现蔬菜年产量35万余t,蔬菜年生产总值达4.2亿元,常年外销蔬菜10余万t。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06,(12):43-43
双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模式.667平方米可摘薹250千克左右,收入250~300元,菜子单产增加10千克左右。增收30-50元.667平方米纯收入增加280~300元。去年湖北省推广应用333万公顷。其中新洲、天门、仙桃、嘉鱼、咸安各667万平方米(1万亩)。收获菜子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开发菜薹品牌2~3个.增效1.4亿元。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云南垦区所属农场全部实行政企分开,新的工作机制开始运行。勐捧农场虽是一个建场晚、规模小的橡胶生产企业,但后来居上,将24万亩天然橡胶带进了21世纪,植胶规模成为全国农场之最,年产干胶突破了2万吨,位居垦区植胶农场第二。同时,二三产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改制前,企业资产总额已达到5亿元。改制后,成立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勐捧分公司,按照“六分开”的构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