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县位于西宁东北部,冬季严寒,春季气温偏低,无霜期短,给蔬菜种植带来极大困难。近些年来,温室和大棚蔬菜生产及地膜覆盖栽培蔬菜有了很大发展,但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冬春季的吃菜问题。1990年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试验、示范推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江苏省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面积533.3hm2,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有毛豆、青刀豆、青花菜、马铃薯等,其中有机马铃薯面积近66.7hm2,一般667m2产量1500kg左右、产值达55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我县温室大棚种植面积日益增大。番茄因其果味鲜美、营养丰富、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已成为我县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首选品种之一。但因品种选择不当等原因一直制约着我县的番茄生产,难以提高品质及产量。因此,我  相似文献   

4.
颜刚 《吉林蔬菜》2011,(1):33-33
近年来,我县保护地蔬菜发展较快,越冬大棚栽培因生产季节较长,往往一次性施入大量的畜禽粪肥和化肥作基肥,当冬春季出现连续晴暖天气时,常常发生氨气中毒的生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大棚青韭生产,对解决春节前后蔬菜供应的紧张状况,缓和“早春缺”,增加春节市场花色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县大棚青韭栽培的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一、露地培根 1.品种选择大棚青韭栽培宜选择耐寒性好、生长势强、耐弱光、产量高、汁多味辛的阔叶型品种。目前,本地主栽品种为寒青。  相似文献   

6.
田坤发  李家武 《蔬菜》1999,(2):10-11
近几年来,西葫芦中小棚春提早栽培技术在我县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人,而且还丰富了淡季蔬菜市场。现将我县农民春提早栽培西葫芦的技术经验总结于下。一、适期播种培育壮苗1.品种选择采用短蔓小株型极早熟一代杂交种“早青”和弓旧美国的密节高产杂?..  相似文献   

7.
邱源 《上海蔬菜》2005,(3):10-1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指导下,我县的蔬菜产业发展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突破。近年来,我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国花菜之乡、华东地区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这与我县独特的社会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上海隧桥的开工,崇明蔬菜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我县蔬菜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现将崇明岛蔬菜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县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大棚蔬菜栽培,近几年随着日光温室油桃栽培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有蔬菜大棚进行改良后栽培油桃。因其成熟期在五月初到六月中旬(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此时露天桃尚未成熟,正是桃品市场的空白季。通过近四年的情况看,每亩年获纯效益一万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几年来,我县大棚蔬菜尤其是瓜果类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速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棚的特殊生态环境,加之目前大棚种植的蔬菜作物又仅仅是番茄、茄子、椒类、黄瓜等少数几种果类。再加上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无锡市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推广以地膜为主的保护地设施新材料以来,各类新设施材料不断在蔬菜上得到应用,蔬菜生产上基本做到了水利设施配套化、蔬菜育苗工厂化、蔬菜生产设施化,一批蔬菜园艺场应用新设施材料,已经成为无锡现代化蔬菜生产的样板点、科技兴菜的辐射点,大大促进了无锡地区由原来传统落后的种菜方法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转化,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抗灾能力,减轻了种菜劳动强度,提高了蔬菜的有效供应率、淡季供应保证率和劳动生产率,全面提升了无锡市蔬菜生产力水平,并带动了无锡地区相应的新设施材料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现就我市蔬菜新设施材料应用与实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县的设施农业发展较快,设施蔬菜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设施栽培不同于露地栽培,对肥水管理有特殊的要求。据调查,在蔬菜生产当中菜农追求高产高效的心情迫切,往往凭经验盲目施肥以期高产。常因肥水管理不合理造成土壤环境恶化、蔬菜病虫害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从而威胁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我县设施蔬菜施肥误区及施肥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县的蔬菜生产,在市、县的重视和领导下,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6年到1990年的5年间,市建蔬菜基地7000亩,共提供各类蔬菜17843.8万公斤,收入7038万元。平均每年亩产鲜菜5855公斤,收入2040元,为种棉麦收入的2.13倍。生产食用菌540万公斤,收入达960万元。活跃了市场,弥补了“淡季”。通过几年的实践,大大提高了种菜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区域化、基地化、产业化新格局。蔬菜生产、销售、加工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县城镇周边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集约化生产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大棚技术在我市的推广普及,我们环城大棚蔬菜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生产实际中我们感到,掌握好大棚蔬菜施肥技术,对大棚蔬菜的产量、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 现状江宁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紧靠南京,属宁镇扬低山丘陵区,境内温光水资源充裕。近两年来,全县蔬菜生产发展较快,总面积已达6.15万亩(667m2),仅种菜一项就给农民增加收入1.8亿元,占农业商品总产值的19.8%,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县蔬菜产销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发展高新蔬菜、创汇蔬菜仍存在差距,也面临新情况、新形势的严峻挑战。一是生产规模小。我县蔬菜生产仍以小面积、分散型为多,无论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还是商品率都不高,也无品种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产销难衔接。目前我县蔬菜销售大…  相似文献   

16.
大棚温室蔬菜栽培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一种方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有些棚室由于利用及管理不科学,致使其效益不高、影响了菜农发展棚室蔬菜的积极性。现介绍几种提高棚室蔬菜经济效益的新途径,供参考。1瞄准市场搞种植棚室蔬菜生产要瞄准市?..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棚蔬菜施肥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蔬菜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从1985年的17000hm2发展到1998年的25000hm2,增长了47%.然而,与大棚蔬菜生产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蔬菜合理施肥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相对滞后,导致大棚蔬菜施肥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大棚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陈慧 《中国果菜》2005,(6):21-21
温度是影响蔬菜大棚小气候环境变化的一个关键性因子,对棚内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棚蔬菜的生产中,常因温度的剧烈变化给蔬菜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进行大棚蔬菜生产,掌握棚内温度的调控技术,为蔬菜生长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19.
白玉春萝卜冬春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卜在我县栽培面积较大,历史悠久,是秋播冬春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秋播春收,生产期长,易造成组织老化糠心,严重影响品质,致使早春萝卜供应缺档淡季.为弥补萝卜早春供应淡缺,提高产量与品质,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 ,我县大棚西瓜发展较为迅猛 ,面积已达 6 6 7hm2 。为了进一步促进西瓜产业升级 ,去年 ,我们在西瓜种植大乡———泾河成立了大地蔬菜研究所 ,仅一年时间 ,引进和示范种植各类蔬菜新品种 10 0多个 ,其中春早熟西瓜品种 10多个 ,示范种植的 0 2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