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宗刚  余乙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319-10320,10347
对某县域地区池塘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并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相关模型框架对池塘资源闲置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深化,不完全契约下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扭曲了对池塘治理的投资激励,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来治理池塘闲置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闲置土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村闲置土地的高效利用既能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村庄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闲置成因复杂,治理的困境和阻力较大。以农村闲置土地为视角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概述,对清晰界定农村闲置土地的概念、探求农村闲置土地产生的原因,以及思考治理农村闲置土地问题的对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日益增长,农村大量耕地日趋减少,许多农村土地和宅基地日益闲置,农村土地闲置是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尤其是耕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影响土地资源的节约发展和集约利用。与此同时与国家发布的土地供给侧改革目标相违背,一是影响村庄发展,影响村容村貌;二是造成耕地质量和数量下降;三是阻碍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发展,影响农村的经济建设,给农村生活发展水平带来不良的影响。农村土地资源大量浪费闲置,宅基地闲置,以及土地低效利用等现象严重。因此,在土地供给侧背景下加快农村土地市场结构性改革,提升土地质量和数量,引进土地资本技术的创新,解决农村土地用地供需矛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效益,提高农村闲置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把农村闲置土地降到最低水平,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对供给侧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住房闲置问题愈发突出,农村土地资源和住房资源浪费严重,已成为当前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是现状,城乡融合发展是趋势,盘活农村闲置住房,实现农村土地资源要素的合理利用是逐步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该文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为例,分析了淄博市博山区农村地区住房闲置现状以及闲置原因,并提出了盘活农村地区闲置住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宿经济是把农村优势资源与乡村闲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共享形式实现城市居民在农村沉浸式体验,感受农村慢生活的新休闲方式。本文介绍了农宿经济的市场与社会价值,分析了其发展形态,提出了农宿经济的营销改进措施,以其为其他地区发展农宿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高效利用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缓解日益激烈的人地矛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通过辨析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概念,认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巨大的城乡差距及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宅基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是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指出建立健全有关农村宅基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和利益分配制度、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综合整治、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乡村规划,充分调动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将农民纳入到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管理工作中等措施能有效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基于课题组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和文献分析,对农村宅基地闲置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闲置宅基地分类治理对策。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闲置类型可以分为建新不拆旧闲置、继承宅基地闲置、批而不建闲置和外出务工季节性闲置4种闲置类型;农村宅基地出现大量闲置既有历史因素,也受现实影响,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一户一宅"政策落实不到位、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虚位、宅基地流转不出村限制和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完善等。因此,本文针对不同宅基地闲置类型,从加强监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有偿退出,鼓励村民腾退多余宅基地;强制收回,逐步清退村内未建宅基地;产业带动,提高闲置宅基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闲置宅基地分类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大量房屋闲置在全国较为普遍,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资源形势,妥善处理好农村大量的闲置房屋,盘活用活有限土地资源,对于提升农村土地的资源利用率,解决当前我国土地日益稀少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断扩张造成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中国农村地区,宅基地出现闲置的现象,造成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因此,通过加大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探索,不仅能够合理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而且对于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稀缺的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总结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宅基地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鉴借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无锡"双置换"模式和河南省"补贴置换"模式,对宅基地退出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宅基地退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区闲置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山区农村出现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山区闲置土地资源状况和分析引起土地闲置的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等原因,论述了山区土地闲置不仅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使耕地质量和功能衰退,农业投入浪费,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如何开发利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提出相关意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按照法律法规处置闲置土地;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因地制宜开发多种经营和改变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两种复合式池塘养殖团头鲂的氮磷收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团头鲂在分隔式和序批式两种复合式池塘养殖中的氮磷收支情况,于2016年8—11月分别选取分隔式、序批式和传统团头鲂养殖池塘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饲料是池塘养殖团头鲂氮磷的主要来源,饲料氮输入比例分别为传统池塘(68. 53%)分隔式池塘(72. 03%)序批式池塘(76. 22%),饲料磷输入比例分别为传统池塘(42. 87%)分隔式池塘(53. 37%)序批式池塘(56. 64%); 3种池塘养殖中,氮支出主要是底泥沉积和水体排放,其中,序批式池塘氮的底泥沉积和水体排放量最低,其次是分隔式池塘,传统池塘的底泥沉积和水体排放量最大;磷支出主要是养殖水产品产出,养殖水产品磷占磷输出比例分别为分隔式池塘(54. 55%)传统池塘(52. 20%)序批式池塘(43. 38%)。结果表明,复合式养殖池塘中的氮磷沉积和水体排放所占支出比例低于传统池塘,通过构建复合式养殖池塘可以减少氮磷沉积与排放,提高氮磷利用率,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尤其是序批式池塘用于团头鲂养殖有较高的物质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两种深度养殖池塘水质和浮游藻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珠海市之山水产养殖基地的3个浅水池塘(1.3±0.1) m和3个深水池塘(2.2±0.1) m中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分布和群落结构特点以及理化指标的变化,以探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的水质和浮游藻类多样性之间的差异,为传统池塘挖深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浮游藻类密度、藻类组成及藻类优势种群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深水池塘的藻类密度、丰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浅水池塘(P<0.05)。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深水池塘中的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显著高于浅水池塘(P<0.05)。深水池塘中的藻类密度与TN和TP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但浅水池塘的藻类密度和TN、TP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从长江上中游江段获取的长薄鳅移植至微流水的小面积养殖池中养殖。平均每池放养26 ̄36尾,投喂水蚯蚓、小杂鱼和虾,生长良好。1a后每池存活18 ̄20尾,每尾年增重87.9 ̄114.2g,增长4.9 ̄7.4cm。试验证明长薄鳅能在池塘中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4.
以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为研究对象,以放养鳙的混养池塘为对照,于2009年4-12月研究主养草鱼混养匙吻鲟的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中蓝藻、绿藻的数量在试验期间较高,处于优势地位,但裸藻生物量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数量在6-8月份处于高峰期,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试验期间小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植物和小型原生动物)数量增加,并占据优势;氮磷比与绿藻、裸藻的生物量显著相关;匙吻鲟放养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与鳙放养池塘中的差异不明显.可见,在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中混养匙吻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典型区域滩涂湿地海水养殖陆海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态影响,本研究结合遥感和海域使用确权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获取并分析1985—2020年间黄河三角洲区域池塘养殖、开放式养殖空间演变过程及其对滩涂湿地资源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之前区域陆域池塘养殖规模持续增加,面积最高达到1 480.1 km2,形成1985—1990年和2000—2005年两个增长高峰;2010年后池塘养殖面积减少,海域开放式养殖快速发展,2019年已达到1 601.8 km2,2007—2019年增速为84.9 km2·a-1;空间增长格局表现为由沿海滩涂湿地不断向离岸海域纵深拓展,陆域养殖池塘质心在1990年后持续向区域西北方向迁移;海水养殖空间增长累计导致1 011.7 km2滩涂资源消失,使得滩涂湿地和沼泽湿地的面积比例从期初的53.5%降低为15.2%,区域湿地景观复杂性和异质性增加。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区域海水养殖空间增长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2010年前后黄河三角洲区...  相似文献   

16.
自净式工厂化养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普通温室养鳖池水质恶化快的难题,对养鳖池进行了简单改造,将底砂改造为净化滤床,以增氧充气泵为水循环动力。并且对该鳖池的结构、波床的熟化、再生、净化能力、应用管理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养鳖池水使用时间是普通鳖池的3-10倍,且水质稳定,鳖生长良好。该种养鳖模式能够显著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天津市津静路附近池塘水与排污井的水质,对其附近的5个地上水体和5个排污井进行了水质BOD和COD分析。结果显示:地上供试水体的BOD值是校外排污河>城建后池塘>农学院荷花池和城建荷花池>农学院砚池,其中,校外排污河和城建后池塘的水体BOD值明显高于其他3个水体,城建后池塘水的BOD值是其余两个池塘的2倍以上。校外排污河与城建后池塘水的BOD值均未达到国家地表水最低水质要求,农学院荷花池水的BOD值达V类水标准,城建荷花池水达IV类水标准,农学院砚池水达II类水标准。供试水体中的COD值为城建后池塘>校外排污河>农学院砚池、城建荷花池、农学院荷花池。城建后池塘的COD值最高,甚至高于排污河,说明该水体化学污染严重,远远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他3个水体的COD值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地表水标准。而排污井水的BOD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校内4号公寓>校内浴池>校外公寓>校内7号公寓>主楼,BOD值为132~1 370 mg/L。排污井水的COD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校内4号公寓>校内7号公寓和校内浴池>主楼和校外公寓,COD值为432~1 483 mg/L。根据国家污水排放水质标准,各测试点的污水均不能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养殖池塘水体化学耗氧量的变化特征,于2012 年在佛山市顺德区内4 种不同养殖品种(云斑尖 塘鳢、草鱼、大口黑鲈、乌鳢)池塘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院不同时期4 个品种养殖池塘CODMn含量在3.71~ 50.76 mg/L 之间,其中大口黑鲈、乌鳢两个品种养殖池塘季节的变化有显著差异;云斑尖塘鳢、草鱼池塘的CODMn 含 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品种养殖池塘CODMn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草鱼、乌鳢。养殖 池塘水体CODMn污染指数(Pi)范围在0.67~8.46 之间,超标率为92.9%。图谱分析结果显示,5~8 月间不同养殖池塘 水体中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养殖池塘CODMn有比较相近特征,而草鱼、乌鳢养殖池塘与其他池塘特征相差较大。9~ 12 月间不同养殖池塘水体中CODMn 云斑尖塘鳢、草鱼、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有比较相近特征,而乌鳢养殖池塘与其他 池塘特征相差较大。对CODMn 与14 个水质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CODMn 与透明度、pH 值及硅酸盐存在负相关关 系,与盐度、电导率、叶绿素、磷酸盐、硝酸盐、氨氮等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溶解氧及非离子铵不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省岳阳洞庭黄龙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基地的鱼池中,分别投喂桂牧1号草、美国矮象草、苎麻3种饲草,研究草鱼主养池塘中鱼类的生长及效益。15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桂牧1号草组的草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均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苎麻组(P <0.05),其中苎麻组的草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又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P <0.05);各试验组中,鲢鱼和青鱼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美国矮象草组中的鳙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桂牧1号草组鲢鱼成活率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苎麻组(P <0.05),其中苎麻组又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P <0.05),各试验组中的草鱼、鳙鱼、青鱼成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投喂桂牧1号池塘中的鱼类总产量及效益最高,分别为934.25 g/m2、26 967.75元/hm2。综合分析,投喂桂牧1号池塘中的鱼类生长良好,且养殖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