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新麦草属牧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10年来国内牧草工作者针对新麦草属牧草所展开的研究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描述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山山地草原补播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天山乌鲁木齐段的山地草地和山地荒漠草原,使用传统的补播方法,在同一地区对3种耐旱牧草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补播建植情况进行了比较。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为200 ̄300mm的山区干旱退化草地上,新麦草的表现较差,而杂花苜蓿及木地肤的建植效果较好,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白可喻  王培 《草地学报》1999,7(1):46-53
本文研究放牧强度对新麦草草地氮素在牧草和土壤中的分配与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草地氮素贮量在0 ̄3cm土层为每平方米663.5 ̄983.4,其中70%集中于0 ̄20cm。土壤氮素随着时间的变化沿有显著差异。中度放牧可提高牧草对氮素的利用率。随着土层的加深,氮素呈“T”型分布,其中以中度放牧最为明显。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表层氮素的积累增多,以对照区土壤氮素的含量最高,重牧区次之,中牧区最低(P〈0.05  相似文献   

4.
布仁吉雅  海棠 《内蒙古草业》2003,15(3):38-39,42
在干旱区灌溉及旱作条件下对4种新麦草和圆柱披碱草和披碱草的杂交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新麦草在本地区适应性很强,可作为旱作条件下推广的牧草。灌溉条件下杂种披碱草和新麦草P2可作为首选牧草。  相似文献   

5.
施氮与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戎郁萍  韩建国 《草地学报》1999,7(2):157-164
本文研究了施氮肥和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人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和株丛切割提高了新麦草草地生产性能和生产力。此外,施氮肥可改善牧草品质及土壤牮氮能力。株丛切割和施氮肥(120kg/hm^2)相结合与单施氮肥相比,成本较低,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良好,年均产草量2679.5kgDM/hm^2。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开发的号角,退耕还林,绿化环境也在内部实施,牧草种植利用技术,不断推广普及,本文介绍了牧草饲喂奶山羊的产奶试验情况,揭示了牧草的营养价值与奶山羊增奶的自然生态规律。  相似文献   

7.
牧草种子是宝贵的物种资源,为了使种子不丧失生活力,并具有符合要求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本文仅对早熟禾与弯穗大麦草两种牧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了解种子寿命,计划分期分批进行种子更新。  相似文献   

8.
牧草种子是宝贵的物种资源,为了使种子不丧失生活力,并具有符合要求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本文仅对早熟禾与弯穗大麦草两种牧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了解种子寿命,计划分期分批进行种子更新。  相似文献   

9.
对绿洲区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单播苜蓿比较,苜蓿与新麦草、猫尾草的混播地在产量上都没有优势.苜蓿与鸭茅混播的处理C2(苜蓿60% 鸭茅40%)、处理C3(苜蓿50% 鸭茅50%)产草量高于单播苜蓿,处理C1(苜蓿70% 鸭茅30%)的产草量低于单播苜蓿.因此,在绿洲区选择苜蓿与鸭茅混播可以发挥混播优势,提高产量,混播比例以苜蓿60% 鸭茅40%及苜蓿50% 鸭茅50%较好.  相似文献   

10.
新麦草新品系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对新麦草新品系及对照山丹新麦草的物候期、生长速度、草层结构、开花习性、产量性状等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系具有抗寒、耐旱性强、返青早、生长发育快、青绿持续期长、分蘖多、须根系发达、开花整齐和产量高等优良特点,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具有很好的推广种植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新麦草在内蒙古干旱草原的建植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谷安琳 Holzw.  L 《中国草地》1994,(5):12-14,27
从美国引进的新麦草Bozoisky和9055892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的建植水平主要受播种当年降水条件的影响。降水条件较好时可获得成功的建植效果,否则,建植较差。干旱条件下9055892对建植初期的不同环境表现不同的建植效果,Bozoisky则因干旱的抑制作用,对其他环境因素不再敏感。二者在干旱条件下一旦建植,都能很好地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耐盐碱、耐旱、耐涝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大面积种植。自1954年起,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在我国长期被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亲本。尽管1980-1990年代我国曾引进长穗偃麦草用于防风固沙和牧草生产,但鲜有大面积种植的报道。全世界已审定推广了10个以上的长穗偃麦草品种,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自主选育的长穗偃麦草品种。2012年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组先后在北京、曹妃甸、南皮、海兴、东营等地进行多年多点种植试验,再次证实其耐盐碱高产特性。于是,2020年1月李振声提出了利用环渤海盐碱荒地种植耐盐碱牧草(如长穗偃麦草)建立“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此,需建立适合长穗偃麦草大面积种植的栽培技术、选育耐盐高产新品种。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长穗偃麦草耐盐碱、耐涝、耐旱等特点及牧草品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与长穗偃麦草“滨海草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长穗偃麦草研究利用与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引种试验表明,加拿大无芒雀麦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论生长发育,还是适应性,生产性均表现良好,能与当地特产羊草相媲美,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刈牧兼用优良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14.
紫泥泉新麦草特性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龙 《草业科学》1990,7(5):39-41
  相似文献   

15.
新麦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新麦草田间管理中的灌水、施肥、放牧、刈割等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现状,新麦草遗传学研究进展,新麦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新麦草育种现状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新麦草田间管理中的灌水、施肥、放牧、刈割等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现状,新麦草遗传学研究进展,新麦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新麦草育种现状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禁牧舍饲冬春饲草不足的现状,针对乌兰察布前山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冬牧—70黑麦草引种试验,观察了春播、秋播效果。结果表明,该品种的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牧草和种子产量高,饲用价值高,晚秋播种能安全越冬,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旱麦草属(Eremopyrum)4种牧草春萌株与秋萌株生长与品质的差异,采用盆栽试验,测定生长与品质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4种牧草秋萌株的茎粗、分蘖与地下生物量大于春萌株,秋萌毛穗旱麦草(E.distans)株高(9.13 cm)和生物量(地上鲜重为131.93 g·m-2,地下鲜重为202.95 g·m-2)最大;秋萌光穗旱麦草(E.bonaepartis)茎粗(2.22 mm)和分蘖数(3.68)最大;除毛穗旱麦草以外,其他3种牧草秋萌株的相对饲用价值均低于春萌株;秋萌旱麦草(E.triticeum)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春萌株,其他3种牧草无显著差异;秋萌光穗旱麦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春萌株,其他3种牧草无显著差异;灰色关联度排序显示除毛穗旱麦草外,其他3种牧草春萌株的综合排名均高于秋萌株,春萌光穗旱麦草加权关联度最高,但关联度总体差异不大。旱麦草属4种牧草具有较优的品质,春萌株可在春季补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黑麦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麦草是禾本科牧草,须根系、丛生型,属暖温带草本植物,在广西平原农区为越年生。特点是幼嫩、多汁、营养丰富,生长快、耐刈割、再生能力强、产量高,畜禽适口性好。如何提高黑麦草的生产性能,发挥其优质、高产的特性。近年来我们经过多次、多点试验观察研究,摸索出...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刈割强度对新麦草不同部位物质分配的影响及对再生速度和再生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麦草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其刈割后的再生关系密切,不同强度刈割后植物体各部分碳水化合物含量迅速降低,尤其是分蘖节总糖变化剧烈。各刈割留茬处理分蘖节总糖降低幅度的次序是2cm>4cm>6cm>CK,同时分蘖节含氮量也有变化。不同刈割强度对新麦草地上部分粗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刈割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处理高,尤其以留茬2cm蛋白质含量最高,并且此处理随物候期的推移粗蛋白质降低幅度最小。刈割后的再生速度和再生草产量,留茬2cm和留茬4cm差异不显著,但牧草品质以留茬2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