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采用染色体压片法对‘青燕1号’燕麦(Avena sativa L. ‘Qingyan NO.1’)新品种的核型进行研究,明确其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特征,为该品种的分类提供细胞学研究基础。结果表明:‘青燕1号’燕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核型公式2n=6x=20m+22sm(4SAT),其7号和17号染色体分别含有2个随体,染色体长度比为2.3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百分比为42.8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25%,核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燕麦杂交新品系I-D(A.sativa L.I-D)与其亲本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采用染色体压片法,从细胞遗传学水平比较分析其与亲本在染色体形态特征和核型上的差异,为燕麦杂交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燕麦I-D品系的核型为2n=6x=42=12m+30sm(4SAT),核不对称系数为66.62%,属3B型;两亲本的核型为2n=6x=42=24m+18sm(4SAT),核型为2B型;母本‘青海444’核不对称系数为63.60%;父本‘青海甜燕麦’为62.84%。燕麦I-D品系具有双亲染色体的一些特有形态,其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所占比例(28.57%)和核不对称系表明,其是较亲本更为进化的种群。可见,燕麦杂交能够整合两个亲本的优良特性,对创造新型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进行染色体数目的统计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自沙蒿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AT)+4sm,为2A型;油蒿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AT)+2sm,核型属2A型。为两种蒿属牧草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娜  王奎玲  刘庆华  刘庆超 《草业学报》2017,26(11):123-130
铁线莲属植物种间在形态、香味、花量、绿期及生活型等方面差异较大,遗传背景也相对复杂,因此在杂交育种前了解其核型特征意义重大。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东方铁线莲、大花铁线莲、大叶铁线莲、褐毛铁线莲、棉团铁线莲、齿叶铁线莲和东北铁线莲7种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的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7种野生铁线莲中除东北铁线莲为四倍体(2n=4x=32)外,另外6种均为二倍体(2n=2x=16),染色体基数为8。染色体类型有中部(m)、亚中部(sm)、亚端部(st)、端部(t)4种,其中大花铁线莲和大叶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2st+t,褐毛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3st,棉团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2st(SAT)+t,齿叶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SAT)+2st+t,东方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SAT)+sm(SAT)+2st,东北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4x=32=5m+2st+t。东方铁线莲、棉团铁线莲、齿叶铁线莲的短臂上带有随体。2) 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27%~66.77%,核型类型均为2A型,表明7种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的进化程度均较原始。其中,褐毛铁线莲和齿叶铁线莲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野豌豆属4个品种(系)的染色体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超  张吉宇  王彦荣  聂斌 《草业科学》2012,29(10):1540-1545
对野豌豆属(Vicia)4个不同品种(系)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显示,4个品种(系)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x=12;但核型公式和核型类型各不相同,春箭筈豌豆品种“兰箭3号” (Vicia sativa Lanjian No.3)和狭叶野豌豆品种333/A (V. angustifolia 333/A)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8m+2sm+2st和2n=2x=2m+8sm(2SAT)+2st,春箭筈豌豆品系2556、2560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10m+2sm;兰箭3号和品系2556的核型类型均为“2B”,品系2560的核型类型为“1B”,而品种333/A的核型类型为“3B”。表明不同品种(系)春箭筈豌豆之间具有染色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鹅观草属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核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了鹅观草属3个物种,毛叶鹅观草、竖立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及其居群间的核型,其中R. amurensis的核型2n=4x=28=24m(2SAT) 4sm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3个物种绝大多数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具1对随体,几乎都位于第14对染色体上.核型类型为2A.但在核型公式、平均臂比、臂比大于1.7的染色体比率等方面,不仅3个物种的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R. ciliaris和R. japonensis的种内不同居群间也存在差异,表明R. ciliaris和R. japonensis种内具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以白鹤芋(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Mojo’品种的组培苗根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比较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于08:45-09:15取材,用0.002 mol·L-18-羟基喹啉或0.07mmol·L-1放线菌酮预处理4h所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白鹤芋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30,为二倍体,‘Mojo’品种有B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30=20m+6m(SAT)+2sm+2sm(SAT)(B染色体),其中3号和8号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其余的染色体都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3号、4号、6号和9号的染色体具随体。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为1.73;核型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37%。  相似文献   

8.
早熟禾族3种基因型草坪草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禾本科早熟禾族(Poeae)匍匐翦股颖(帕特putter)和多年生黑麦草(首相premier、焦点focus)3种草坪草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材料的染色体均以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主,都具有随体。匍匐翦股颖帕特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0条,核型公式是2n=30=22m(2SAT)+2s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55.2%,分类标准属于“2C”型;多年生黑麦草2个品种草坪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14条,其中首相核型公式是2n=14=12m(2SAT)+2st,核型不对称系数58.0%,核型分类标准属于“2C”型;焦点核型公式是2n=14=6m(2SAT)+8sm,核型不对称系数63.05%,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确定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以3份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表明: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均为四倍体,其中EI015的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2M+10m+16sm,但不显带;EI021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22m(SAT)+2sm,而带型公式为2n=4x=28=5C+2CT++2CT++4T++2T++1CS++12;EI038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12m+12sm(SAT),带型公式为2n=4x=28=2S++4T++1CT++1T++20,3份种质材料染色体不对称性均属2A型。综合比较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变化,EI021染色体核型特征与EI015、EI038相差明显,EI015与EI038染色体核型比较相近,但EI015与EI038在带型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各种质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并且染色体带型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染色体变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麦草的细胞学核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新麦草种质资源染色体数目14条,第7号染色体上有1对随体,臂比值大于2的染色体仅有1对为14%,核型公式为2n=2x=14=12m(2SAT)+2sm,核型不对称类型属于2A型。本研究结果为新麦草的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压片法,首次对甘肃康乐地产野生百里香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上午8:45-9:15取材,0.04%秋水仙素和0.002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处理百里香芽尖2~3 h,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液染色1 h效果最好;对百里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统计,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百里香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其中中部染色体(m)为10对,近中部着色点染色体(sm)2对,其核型公式为2n=2x=24=20m+4sm,核型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63%。  相似文献   

12.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蒙古冰草染色体组上进行5S rDNA、45S rDNA以及重复序列pAs1 DNA序列的定位,通过荧光原位杂交信号的强弱、数量、位置进行蒙古冰草染色体的配对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冰草染色体组总长度为91.788μm,平均绝对长度为13.113μ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值为1.446,具有2对随体,分别位于第2号染色体和第4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没有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96%,核型类型属于1A型,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AT)+4sm(2SAT)。5S rDNA序列和45S rDNA序列分别位于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有5对染色体两端都检测到明显的pAs1 DNA荧光信号,有2对染色体只有一端检测到明显的pAs1 DNA荧光信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大大提高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可靠性,为冰草属内植物的分类和育种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串叶松香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串叶松香草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常规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串叶松香草染色体数为2n=14,,核型公式为K(2n)=2x=14=4m+6sm+4st,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2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3对,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为2对。核型类型为3B。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番红花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常规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番红花为2倍体(2n=2x=24)植物,核型公式为K(2n)=2x=24=2t+2st+8sm+12m,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6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4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对,端着丝粒染色体(t)1对.核型类型为2B,并且倍性不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来源于我国不同省份的8个大粒裸燕麦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及进化趋势研究,旨在为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开发利用和良种培育提供细胞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8份大粒裸燕麦材料的核型公式分别为:青莜3号:2n=6x=42=22m+20sm (4SAT);平安莜麦:2n=6x=42=18m+24sm (4SAT);白燕2号:2n=6x=42=18m+24sm (2SAT);花早2号:2n=6x=42=20m+22sm (2SAT);花晚6号:2n=6x=42=14m+28sm (6SAT);晋燕8号:2n=6x=42=22m+20sm (4SAT);宁莜1号:2n=6x=42=16m+26sm (2SAT);定莜6号:2n=6x=42=16m+26sm (4SAT),8个燕麦品种的核型均属于2B型.进行聚类及进化趋势分析发现,白燕2号为最进化的品种,青莜3号为最原始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扁穗牛鞭草栽培品种‘广益’和野生扁穗牛鞭草材料T003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扁穗牛鞭草染色体基数x=9;(2)‘广益’扁穗牛鞭草为六倍体,核型公式为2n=6x=54=34m+10sm(2SAT)+6st+2t+2T,核不对称系数为61.43%,核型属于2B类型;(2)野生扁穗牛鞭草材料T003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36=14m+10sm(2SAT)+8st+4T,核不对称系数为65.67%,核型属于2C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