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对贵州省黄槐决明的主要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以及日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观察到15种访花昆虫,其中膜翅目种类最多。根据访花昆虫访花频次及行为观察,明确了黑足熊蜂与淡脉隧蜂是其主要传粉蜂;黑足熊蜂的平均访花频率大于淡脉隧蜂,且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传粉效果好于淡脉隧蜂。7:00~7:30为黑足熊蜂的访花高峰期,此时采粉积极,随着时间推移,访花蜂次逐渐减少;淡脉隧蜂的访花高峰晚于黑足熊蜂。  相似文献   

2.
为设施蓝莓生产提供授粉技术支持,本文比较分析了熊蜂与蜜蜂对设施蓝莓授粉习性及授粉效果,结果表明:熊蜂的出巢温度、起始访花温度显著低于蜜蜂,访花效率及平均日工作时间显著高于蜜蜂,说明熊蜂比蜜蜂耐寒;熊蜂授粉后的蓝莓单果重及纵横径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后的果实,但二者的坐果率、果实糖度及单株产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认为,在选择设施蓝莓授粉蜂时,北方地区因气温偏低可选择熊蜂,而南方熊蜂和蜜蜂均可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熊蜂因其独特的传粉特性及其与植物之间的巧妙适应性,尤其是熊蜂能为蜜蜂不采集的茄科作物传粉,逐渐成为设施农业重要的传粉昆虫。文章对熊蜂的主要行为特征按照其生活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营巢、产卵、孵化、哺育、巢内环境调节、采集、盗蜜、贮藏、信息传递、防御、工蜂产卵、弑母、交配、滞育及寄生行为等方面,以期加深对熊蜂生物学特性的了解,为研究熊蜂饲养及其授粉应用服务,充分体现熊蜂授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海南省种植的益智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次、时间及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益智访花昆虫有4个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7个科,13种昆虫,根据其访花频次及访花行为的观察,明确中华蜜蜂和大蜜蜂为益智的主要传粉昆虫。日活动规律观察表明,中华蜜蜂属于双峰型,访花高峰为9:00~9:30和16:00~16:30;大蜜蜂属于单峰型,访花高峰在13:00~13:30。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百香果优势传粉昆虫,对海南省低山丘陵区和沿海平原区的百香果主要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以及座果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个样地百香果访花昆虫共有4目9科14种。低山丘陵区百香果传粉昆虫丰富度指数为2.02,高于沿海平原区的1.26。两样地访花昆虫数量最多的为中华蜜蜂,其次为大蜜蜂。根据访花昆虫访花频次及行为观察,明确大蜜蜂传粉效果优于中华蜜蜂,木蜂传粉效果优于大蜜蜂,因此木蜂是最为有效的传粉昆虫,但木蜂种群数量非常少,沿海平原区未发现木蜂访花。低山丘陵区百香果的座果率为65% - 75%,沿海平原区的座果率为32% - 42%,两生态区存在显著性差异。此研究可为百香果有效传粉昆虫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昆虫授粉是当地苹果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2010-2012年的观察记录和标本采集,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中南部部分地区(天水市麦积区、平凉市静宁县和白银市景泰县)苹果花期的访花昆虫种类、数量及主要访花昆虫——蜜蜂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3个地区苹果花上访花昆虫在种类和数量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三县(区)所有访花昆虫中膜翅目昆虫分别占56%、53%和55%,说明其为当地苹果花期主要的访花昆虫种类;蜜蜂是天水和平凉两地苹果花期的主要传粉昆虫,个体数量分别占所有访花昆虫的92.6%和60%;一天当中的9:00-18:40,苹果花上访花蜜蜂的数量变化呈现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盗蜂的危害大家都清楚,在这里就不提了,主要对盗蜂的一些观点及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首先要谈的是盗蜂的情绪,以在我省采荔枝蜜为例。荔枝刚开花,蜜蜂在采蜜时发现花一天比一天多,所以采蜜并不积极,当花开到中期时蜜蜂采蜜的积极性才不断提高。到了后期,蜜蜂外出采蜜时发现花一天比一天少,采蜜积极性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了一定程度便由量变到质变,由采集情绪变为盗蜜情绪,会经常出现摇蜜时蜜蜂冲入摇蜜桶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酒泉市肃州区赛特紫花苜蓿良种繁育基地授粉昆虫的初步调查与观察,发现:其授粉昆虫有2科7属1 8种,其中切叶蜂、地蜂、熊蜂、木蜂、蜜蜂和食蚜蝇是制种苜蓿主要的访花者,切叶蜂、地蜂和蜜蜂是其授粉的优势蜂种;不同蜂种有多种采集植物对象与特点;苜蓿属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虽为雌雄同花,却自交不育或自交亲合力很低,其种子繁育生产主要借助传粉昆虫完成授粉;尤其是在授粉昆虫觅巢繁育期间禁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切实保护和人工饲养切叶蜂、地蜂等地产野生蜂种和引进蜜蜂授粉是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唯一的主要秋季蜜源,然而转地到该地采集的蜂群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蜜粉源花期推迟、蜂蜜价格偏低、蜜蜂中毒、缺乏水源、盗蜂严重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养蜂者弃蜂改行、弃花躲蜜的因素。尤其盗蜂导致蜂群秋衰问题至关重要,解决了盗蜂自然会吸引养蜂者前来放蜂采蜜,蜂群数量增加,促进蜜蜂为向日葵授粉,提高向日葵产量,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蜜蜂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与传粉昆虫,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与提供优良蜂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的访花行为特点,并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在访花时间、访花范围、访花携粉能力、访花种类、访花目的和访花频率等方面的差别进行了系统综述,可为研究提高农作物与自然界植物授粉率和蜂产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柠檬开花期的访花昆虫及访花行为的研究结果:柠檬访花昆虫有30种,分别隶属于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和蜚蠊目,其中鞘翅目的种类最多,有7种,占36.3%,其次为缨翅目,有5种,占32%;柠檬上危害性访花昆虫以蓟马、德国小蠊为主;食蚜蝇科、蚁科、蚜小蜂科和蜜蜂科有一定的传粉作用,为非危害性访花昆虫。瑞丽7:30以前柠檬植株上露水尚未褪去,因此在柠檬树上很少出现访花昆虫;8:00-9:00伴随着露水的逐渐褪去,并陆续出现访花昆虫,10:00-13:30访花昆虫和数量都达到高峰期,下午17:00以后访花昆虫数量下降,阴雨来临前的2~3个小时,可见访花昆虫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自花授粉率低,利用传粉昆虫辅助授粉紫花苜蓿是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高加索蜜蜂Apis mellifera饲养管理方便、技术成熟、成本低。试验研究了高加索蜜蜂对俄罗斯紫花苜蓿授粉效果,结果表明:高加索蜜蜂吻特长,达7.2 mm,每日访花始期为9:00,访花高峰期为12:00,访花结束期为18:00。访花适宜气温为1525 ℃,访花速度为3040朵/min,日平均访花次数为1.98万2.64万朵/只。高加索蜜蜂授粉俄罗斯紫花苜蓿的有效放蜂容量为125 000只/hm2以上(6个以上强群高加索蜜蜂),俄罗斯紫花苜蓿最高表现种子产量为1 067.6 kg/hm2。  相似文献   

13.
野桂花是一种特色蜜源,其蜂蜜色、味俱佳,被称为"蜜中之王"。但采野桂花蜂蜜的蜂群产量不高、质量不稳定。根据中蜂生物学特性,改良设计了一种中蜂蜂箱,同时开展蜂群采野桂花蜂蜜优质高产饲养技术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实验组蜂群繁殖速度、野桂花蜂蜜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但2组生产的野桂花蜂蜜浓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昆明相对暖和的冬季(1月份)、气温2~20℃,选取群势相对较强的东、西方蜜蜂各6群,观察、测定,比较东、西方蜜蜂从早晨(2~4℃)到正午(18~20℃),采集蜂最早开始出巢采集的时间,出巢时采集蜂体表温度、外界温度以及整个时间段的采集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东方蜜蜂出巢时间较西方蜜蜂早,开始出巢采集时外界温度较西方蜜蜂明显低;东、西方蜜蜂出巢时体表温度都较外界温度要高。  相似文献   

15.
中华蜜蜂是我国饲养的重要蜂种之一。相较于西方蜜蜂较为统一的朗氏标准蜂箱,中蜂的蜂箱种类繁多。研发了1种中蜂多层小蜂箱,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中蜂多层小蜂箱蜂蜜夏季采集量略高于意蜂标准箱组,但差异不显著。多层小蜂箱蜂蜜波美度和含糖量高于意蜂标准箱组,含水量低于意蜂标准箱组,但差异也不显著。多层小蜂箱中蜂群势显著高于意蜂标准箱饲养组,表明多层小蜂箱比传统蜂箱更利于蜜蜂生产与繁殖。  相似文献   

16.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用华勃式微量呼吸检压仪连续测定了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受精卵不同发育时间的耗氧量。结果显示:中、意蜂卵平均耗氧量的曲线趋势大致相同,都是随着卵的生长发育而增加,但中蜂平均蜂耗氧量明显高于意蜂;在26h和44h两个时间点,中、意蜂平均耗氧量出现突然下跌形成两个谷点。26h时的谷点可能是试验蜂卵"分化中心"作用结束的时间点,也就是在这时完成了胚胎的早期发育;而44h时谷点可能是胚芽已基本形成并准备进入成长的时间点。从而证明了中、意蜂卵期的呼吸代谢是受内在生理发育因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克隆中华蜜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探究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表达特性.利用巢式PCR技术扩增、克隆及分析中华蜜蜂SOD1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发育时期(3和6日龄幼虫、l和4日龄蛹以及1和7日龄成蜂)、不同部位(成蜂的头、胸和腹)SOD1基因的表达量,探究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克隆获得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其cDNA全长631bp(GenBank登录号JN700517),编码15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5.65 ku,等电点为6.21,经氨基酸序列比对,与意大利蜜蜂有99%的相似性,与其他典型的昆虫(如果蝇、冈比亚按蚊、斜纹夜蛾,家蚕、熊蜂)也有67% ~85%的相似性;中华蜜蜂SOD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中均有表达特异性,在6日龄幼虫表达量达到峰值,而在4日龄蛹中最低;头部与腹部表达量显著高于胸部(P<0.05).本研究成功克隆获得中华蜜蜂SOD1基因,其cDNA全长631 bp,编码152个氨基酸.该基因在中华蜜蜂整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而且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表达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