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成 《蜜蜂杂志》2023,(1):15-17
温度是影响蜜蜂生活的重要因素,高温严重影响蜜蜂的个体发育、行为活动及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持续的高温还能引发群体间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高温期蜂王产卵量减少或停产,蜂群哺育力、生产力下降,蜂群群势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蜂群。  相似文献   

2.
熊亮  汪燕  马振刚 《蜜蜂杂志》2021,41(4):36-37
在夏季炎热高湿的天气中,蜜蜂可以采集的蜜源较少;高温高湿环境下蜂王的产卵活动受到影响,导致夏季蜜蜂的出生数量远低于死亡数量。且常受到病敌害等不利环境因素影响,引起蜂群呈下降趋势,蜂群生产力下降。为保证蜜蜂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季,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管理蜂群。  相似文献   

3.
每当夏季高温期(≥37℃)和热风一同到来时——如1990年1月3日前后的那些日子——我们所能为蜂群做的只是干等,只能祈望它们能安全渡过这段难熬的高温期。如果我们要是通晓酷热是如何和从什么方向来影响蜂群后,就能将此灾害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准之下。蜂箱吸收的热量大部分都是通过箱盖而来的,而热量的积蓄则是蜂箱旁的地面吸收热量和反射热量所致。在高温期蜜蜂会因温度太高而无法外出飞行——甚至连采水都不行——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使蜂群内有尽可能多的蜜蜂和尽可能低的温度。  相似文献   

4.
毕桂春 《中国蜂业》2013,(12):23-23
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达6个月左右,如果不科学、合理调整蜂群,在越冬期间,经常会出现饿死蜂群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怎样才能合理布巢?这就需要根据当地气候、越冬时间和蜜蜂生物学特性,为蜜蜂创造必要的生存条件,让蜂群顺利越冬。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山东天气持续高温,7月2日山东气象部门已经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荆条流蜜期少雨近乎无雨,荆条蜜无望,为摇荆条蜜准备的强群在高温下艰难生活,蜂群如果暴露在阳光下,大部分蜜蜂的主要工作是扇风降温或采水降温,增加了蜜蜂劳动强度;很多蜜蜂聚集在箱外纳凉,这种状态持续时间长了,蜜蜂寿命大大  相似文献   

6.
晋北地区蜂群室内越冬法山西省原平市薛孤乡中学(034103)郑开运近年来冬季气温常出现偏高现象,晋北地区11月份中午气温有时达4℃以上。尽管对室外越冬的蜂群严加遮荫挡光,但每到中午仍有少量蜜蜂飞出巢外,结果由于箱前挡蔽严密,无法再飞回蜂巢,死于箱外。...  相似文献   

7.
蜜蜂的敌害(续) (三)蚂蚁蚂蚁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进入蜂箱,袭击蜜蜂;但在某些低洼潮湿的地区,若蜂群放置不当时,常可使蜂群造成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弱群常受害更重。  相似文献   

8.
<正>巧妙地给蜂群用水,能促使蜂群健康快速地发展。特别是被人戏称为"水蜂子"的中蜂,科学合理地用水,则显得更为重要。1在蜂箱中喂水可减轻蜂群的劳动强度任何动物都离不开水,蜜蜂自然不能例外。1脾蜂,高温天气1日耗水量在100 g左右。所以,注意给蜂群箱内、箱外喂水是专业养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蜂箱中给蜂群喂水的作用有这么几项:一是自身解渴;二是稀释浓蜜,蜜蜂采水放在最多的应该是浓蜜  相似文献   

9.
蜜蜂同其他动物一样,缺水时会渴干难忍,这种现象在气温高的季节不易为人察觉,在春季特别是气温低的早春则显而易见。早春,蜜蜂为了采水补充蜂群的需要,常冒着临界低温的危险出巢采水,结果因天气突变常发生大批的采水蜜蜂冻死在箱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春季尤其是早春除注意对蜂群补助饲料外,还要特别注意给蜂群喂水,以满足蜂群繁殖时对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炎热的夏天,蜂群中央子脾间需要的温度与春、秋相同——保持在35℃,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蜂巢外围是20℃。为降低巢内温度、补充氧气,蜜蜂需大量扇风采水,消耗着大量的饲料和体力。蜜蜂离脾,副盖底下、箱前地上、前箱壁外都挂满了蜜蜂,乍看是蜂群很强,实则为虚相。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大,也就是说,高温日越多,蜂群受害就越严重。表现在:成年蜂衰老加快;蜂群内幼虫得不到良好的饲喂;为产浆找不到幼虫脾,有的幼虫饿死,有的虫体干瘪,大幼虫就算勉强封盖由于高温  相似文献   

11.
正1越冬蜜蜂死亡现象近年来,在浙江、江苏、安徽等省较大范围出现蜜蜂越冬期间大量死亡的现象。不少蜂场全场蜂群死光,有的地区零星发生,也有的地区成片出现。自2013年以来,这一问题逐年凸显,已经严重影响江浙地区蜂农经济效益和养蜂积极性。例如,2014年12月,浙江金华调查的53家蜂场,死亡蜂群数50%以上的蜂场达53%,死亡蜂群数30%以上的蜂场达19%。2015年12月,浙江淳安一合作社20家蜂场,总共蜂群2 556群,发病蜂群1 165群,全部死亡群736群。2014年12月,笔者实地走访了浙江金华的  相似文献   

12.
<正>蜂群迁换新址,蜜蜂常出现迷巢偏集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继之而来产生种种不良后果:蜜蜂相互斗杀,伤亡惨重;出现围王、伤王;因蜜蜂串箱引起盗蜂、跑蜂;加剧蜜蜂病害传播;偏出偏入蜂群蜂数锐减或巨增,造成蜂群正常生活失调,给管理带来麻烦等。在同一场地的几家蜂场,因此引起纠纷的事情屡有发生。为了解决因蜜蜂迷巢偏集产生的不良后果,在长期流动放蜂生产实践中,笔者一直留心观察在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迷巢偏集的规律,学习摸索预防措施。现把这方面的情况介绍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蜂友尝试在外界温度10℃左右时对越冬蜂群进行排泄飞行,但是,在排泄过程中,有大量的蜜蜂被冻僵,无法飞回蜂巢,该蜂友捡起一些蜜蜂放到瓶子里拿到室内,蜜蜂活了过来。这次促蜂排泄,损失了不少蜜蜂。同时,也有很多蜂友咨询蜜蜂越冬期间是否需要促蜂排泄,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在北方广大地区,按照传统蜂群越冬的做法,蜂群越冬期间是不需要进行排泄飞行的。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暖冬的出现,扰乱了蜜蜂正常的越冬规律,晚秋和初冬外界温度较高,甚至在越冬中期有时气温达到10℃左右,这就给蜜蜂越冬带来一定的难度,有时蜜蜂会出现散团,出巢空飞,甚至还会出现蜂王产卵的现象。因此,有的蜂友认为期间应该让蜜蜂排泄,现在也有很多蜂友这么做,笔者认为是否进行排泄飞行应根据蜂群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荼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葛平 《养蜂科技》2003,(5):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因管理不善常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谈谈笔者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助措施供蜂友参考。1 .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 ,蜂群能安全越冬 ,但在 1— 3月份 ,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 .1丢失蜂王 :在稳定的 0℃— 4℃时 ,有个别蜂群不安静 ,时有喧嚷声 ,有时有个别蜜蜂冲击蜂箱 ,蜜蜂散团 ,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1 .2鼠害 :如有老鼠潜入蜂箱 ,当检查蜂群时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 ,死蜂一段段的或有啐巢脾现象。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1…  相似文献   

17.
防止蚂蚁对蜂群危害的措施柏建民蚂蚁是危害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其分布极为广泛,尤以高温潮湿地区和森林中居多。妈蚊种类很多,对蜜蜂危害放大的有大黑蚁、个黑蚁、大黄蚁和个黄蚁等。蚂蚁大量侵入挽箱,偷吃蜂蜜并袭击蜜蜂,会给蜂群带来危害,严重时可毁灭全群。特别...  相似文献   

18.
蜂箱小甲虫源自非洲,幼虫阶段危害最为严重,以蜂蜜和花粉为食,它们挖洞穿过巢房,所经之处全被破坏。根据传统形态学和分子方法证实蜂箱小甲虫已经入侵我国,调查我国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不论中华蜜蜂蜂群和西方蜜蜂蜂群受到威胁,弱群危害极为严重,蜂群出现离脾逃群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为解决北方蜂群在冬夏季节交替时出现冬寒夏燥现象,在气温变化异常地区,采用地下气室恒定温度缓解调整蜂群内部温度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先进技术,可利用地下自然气体调节、抑制蜂群时常出现的"在冬冷夏热季节"导致蜂群分蜂或停产易发生疾病等常见问题。对蜂群箱底开孔通过箱外气孔输送空气与地下恒温气体接触疏通到蜂群内部,保持蜂群内部温度稳定不受外界季节变化干扰,充分发挥蜜蜂自身  相似文献   

20.
蜜蜂白垩病发病规律的探索浙江省瑞安市碧山蜂场(325200)张椿年1.气候的变化对蜜蜂白垩病的影响寒冷潮湿的气候最蜜蜂白垩病病情恶化和传染的最好时机。高温高湿和低温干燥气候,蜂群白垩病的自愈能力很低;而高温干燥的气候,蜂群中幼虫白垩病感染率降低,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