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分布及危害枣尺蠖又名枣步曲,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枣尺蠖是定襄县枣树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白村、受录、宏道、季庄、南王等乡镇的枣区。该虫主要危害枣树的叶片、嫩芽和花,虫口密度大的地方,可将枣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枣树的健康生长,使红枣产量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我们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 形态特征成虫:雌雄异型。雌蛾灰褐色,体形较大,体长14mm~16mm。头小,触角丝状,褐色,翅退化,胸部短粗,腹部肥胖,足3对,体上密生灰褐色鳞毛,背部有10个黑色圆点。雄蛾体长13mm~15mm,具两对翅,灰褐色,翅展30mm~34mm,前…  相似文献   

2.
一、枝梢害虫危害林木枝梢的害虫种类较多,习性复杂,根据危害特点,可分为钻蛀、刺吸两大类: (一)钻蛀类:某些螟蛾、小卷叶蛾、透翅蛾、木蠹蛾的幼虫,钻蛀枝梢髓心,在内部形成蛀道,使枝梢枯萎、折断,影响林木的生长。1.松梢螟:分布全国,成虫为小型的蛾子,灰褐色,前翅中央有一白点,两侧有3-4条波纹,后翅灰白色。幼虫淡绿色或灰褐色,各节散生深色斑点(见图1)。幼虫钻蛀松树中央顶梢、侧梢及球果。顶梢被害使松树  相似文献   

3.
1分布区域和危害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成虫体长11~21mm,翅展22~39mm,外形类似胡蜂,青黑色,头部和胸部之间有橙黄色鳞片环绕。腹部圆形,有5条橙黄色环带,触角近棍棒状,端部稍弯曲。触角上的栉齿雌雄不同,雌蛾触角栉齿不显著,表面呈黄褐色;雄蛾触角具有青黑色栉齿2列。前翅覆盖赭色鳞片,缘毛灰褐色;后翅透明,缘毛灰褐色。幼虫黄白色。  相似文献   

4.
体灰褐色,头胸部背面有1条深红褐色宽纵带,前翅灰褐色,有4条淡色横条纹,中室端部有1条暗色圆形斑,中间有1条白色短线,把圆斑分割成两半。体长13~17mm。翅展30~50mm。  相似文献   

5.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的主要害虫,果园虫食率达到80%~90%,丰产不丰收,影响经济收入。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6~6.0mm,翅展10.6~15.0mm,全身灰褐色、无光泽。前翅深灰褐色,前缘色深,上具10组白色短斜纹,翅面中部有明显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黑斑,后翅浅灰褐色。卵:呈扁椭圆形,初呈乳白色半透明,后变淡黄白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0~13mm,头部黄褐色,体背面粉红色,腹面色浅,前胸背板不明显,臂栉4~7个,小幼虫体白色,头呈黑色。蛹:长7~8mm,黄褐色,茧白色纺锤形。2发生规律以老熟幼虫…  相似文献   

6.
<正> 东陵林场现有人工林面积1578.4 ha,其中油松林933.3ha。10多年以来,松针卷叶蛾是该场油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其受害面积占85%以上,受害重的林分呈一片枯黄景象。甚者,造成单株或成片林木的死亡。为此,1990~1992年结合生产对其形态特征、生活史、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探索。1 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4~6 mm,翅展12~16mm。全体灰褐色。触角丝状,上有少量绒毛。头的下部密布小鳞片。前翅基部外缘下方有近似三角形的褐斑。后翅没有褐斑。雄蛾体色浅,腹部8节。雌蛾体色较深,腹部7节,呈孤形排列。  相似文献   

7.
栎粉舟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栎粉舟蛾又名旋风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主要为害栎树、板栗等,对栎类树木为害最重。丹凤县森防检疫站于1994年至1996年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观察和探索,现简介如下: 1.形态特征: 成虫:灰褐色中型蛾子,有光泽,体长20mm左右,前翅狭长,近外缘1/3处有一白  相似文献   

8.
<正> 栗蓬麦蛾(Stenolechia rectivalva)属鳞翅目麦蛾科。自1986年以来迁西、兴隆、邢台等板栗产区陆续有所发生、此种危害栗花及栗蓬,使果实脱落,致使板栗大量减产;兴隆县遭此虫害后导致板栗减产200万~300万公斤;迁西县有的山沟受害后使板栗颗粒不收。为便于对其识别,今将有关特征作简要描述;成虫:体长3~4毫米,翅展9~11毫米,银灰褐色,触角线状,几于体等长,各节背面端部褐色;下唇须被褐色鳞片,向上弯曲,末端尖细;喙发达,端部卷曲;复眼大,褐色;头被银灰色鳞片,头顶、复眼上部有银灰色较长的毛;前翅呈披针形,被银灰色鳞片,白顶角至翅端分布有4对褐色斑块,翅端翅缘有灰色长毛,毛端部呈褐色;后翅外缘凹入,使顶角突出,缘毛长过后翅  相似文献   

9.
清凉峰保护区野猪种群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2月~2007年3月,整个冬季历时3个月的时间,我们系统调查了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的种群状况。结果表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平均密度为4.23±0.76头/km2,数量估计为457±82头;从空间范围来看,它们主要分布于海拔900~1100 m之间,占总数量的47.7%;从栖息的生境类型来看,它们主要栖息于灌木林中,占48.6%,依次为荒草坡和乔木林,各占29.7%和12.6%。基于上述结论,笔者对保护区内野猪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翅果油树为落叶乔木 ,一般高 5m~ 10 m,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翅果油树种。野生分布在阴坡、半阴坡的天然次生林内 ,常见的多为 1.5m~ 3m高的小乔木或者丛状灌木 ,这可能是主干遭人为砍伐的结果。翅果油树幼树皮灰褐色 ,老树皮深灰色 ,深纵裂 ,不脱落。 1年生枝条银灰色 ,2年生枝淡褐色。单叶互生 ,叶卵圆形或长椭圆形 ,全缘 ,长 2 cm~ 9cm,宽 2 cm~ 5cm,叶表绿色 ,叶背灰绿色 ,密被白色鳞片 ,叶柄半圆形。两性花 ,单生或者簇生于叶腋。果实为核果 ,长圆柱形 ,纵径1.5cm~ 2 .5cm,横径 1.2 cm~ 1.5cm。外果皮为干绵质毛层 ,稍软 ,有 8个翅…  相似文献   

11.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数量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10月在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调查了蒙古野驴的数量和分布。调查过程共设置样线8条,总长640.90km,共发现野驴53群1 039头,平均群体大小为(11.90±7.84)头/群,最大群为189只,2~10头的小群遇见率最高,占总群体数的43.40%。采用实体观测垂距法计算,蒙古野驴的平均密度为(1.231±0.196)头/km~2。结合有效分布面积,可计算得出保护区内约有野驴(5 234±834)头。调查显示蒙古野驴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北部和中部食物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杨裳夜蛾(CatocalanuptaLjnnaeus)又名红裳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1分布、寄主与为害国内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河北、新疆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日本、朝鲜等国家。寄主有杨、柳等树木,2001年夏季黑龙江省东部牡丹江等地大发生,平均虫口密度每株柳树上有幼虫100多条,树叶几乎被吃光。2形态特征2.1成虫体长30mm,翅展72mm,为大型蛾类。体灰黑色,腹面淡灰色或白色。前翅黑灰色带褐色,各线暗褐色,外线不规则锯齿形,在M1处齿尖而长,亚端线双线线间灰色端线为一系列长黑点,肾状纹黑灰色黑边…  相似文献   

13.
依托中村林场"二类"2019年调查数据,参考欧洲林分分类标准,从海拔、坡向、林分组成、起源等方面对辽东栎林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栎林主要分布在1200~1400 m的范围内,在阳坡、阴坡、半阳坡分布较为均匀,为30%左右,半阳坡分布最少,为13.78%;现有的辽东栎林并不高大,其平均高度为7.6 m,平均胸径为14.4 cm,辽东栎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在海拔梯度上呈现"两段式"分布特点;辽东栎林分的密度较大,平均为1298株/hm~2;辽东栎林分的平均蓄积量较小,为63.23 m~3/hm~2,但是各小班平均蓄积量相差偏大。  相似文献   

14.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 L)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m,胸径可达到1m。巴山松树皮灰褐色或深褐色,呈不规则脱落,大枝平展或向下斜展,小枝粗大呈红褐色。针叶粗硬,两针一束,长约8-10cm,粗约1cm。球果卵圆形,黄褐色至深褐色,种子褐色,长椭圆形,长6-7mm,翅长10mm,果龄质地较厚。花期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巴山松分布于三峡库区的巫山、奉节、万州、石柱等县。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向阳山坡。巴山松喜光,耐瘠薄。适宜年均气温8-14℃。年降水1000-1400mm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川硬皮肿腿蜂对天牛的防治效果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释放量80~100头/株(1管/株)的天牛被寄生率达37.65%~45.08%,平均41.70%;释放量160~200头/株(2管/株)的天牛被寄生率达40.79%~46.03%,平均43.77%;两种释放量的平均防效基本相当,总寄生率43.12%,经济释放量为80~100头/株(1管/株)。中华甲虫蒲螨释放量1~2万头/株(1管/株)的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效达41.08%~46.71%;释放量2~4万头/株(2管/株)的小线角木蠹蛾防效达42.38%~48.33%;总防效在43%~46.12%,平均防效44.17%。两种释放量防效基本相当,经济释放量为1~2万头/株(1管/株)。经过2年多的观测研究,证实川硬皮肿腿蜂和中华甲虫蒲螨均可适应沧州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对天牛、小线角木蠹蛾等多种蛀干性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春尺蠖,又名杨尺蠖、柳尺蠖、沙枣尺蠖等。危害杨、柳、榆、槐、沙枣等多种林木。2003年在涞水县的温新庄、富位村局部发生。由于近几年速生杨纯林逐年增加,再加上人们对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春尺蠖也随之扩散蔓延,严重危害林业生产。1形态特征雄成虫翅展28~37mm,体灰褐色,触角羽状。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常不明显。雌成虫无翅,体长7~19mm,触  相似文献   

17.
苏州光福木荷林林分特征及经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地调查对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的林分特征、直径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在林分乔木层中占绝对优势,并处于旺盛生长期.以Weibull分布拟合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乔木树种直径,发现Weibull分布均可以较好地描述光福木荷林主要乔木树种分布;偏度为偏左,峰度值为正.林分蓄积量67.211~246.088m3/hm2,其中木荷平均胸径6.473~11.480 cm,平均树高6.35~13.53m,蓄积量32.517~205.598 m3/hm2,占全林蓄积量的31.17%~99.87%.  相似文献   

18.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1—3月,采用雪地足迹计数法和样带法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8条样带中有13条样带发现有华南梅花鹿,这13条样带构成一个狭长地带;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梅花鹿种群最低密度为0.90头/km^2,最高密度为2.79头/km^2,平均密度为1.84头/km^2,种群数量为104(51~156)头。研究揭示,华南梅花鹿主要在海拔800-1200m的范围内活动,栖息地植被类型以草甸和灌丛为主。  相似文献   

19.
国槐羽舟蛾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羽舟蛾Pterostoma sinicum Moore属舟蛾科。分布山东各地;国内北由黑龙江南至广西、四川,西至陕西都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幼虫危害国槐、刺槐、朝鲜槐及紫藤的叶子。 成虫翅展62毫米。体翅淡灰黄色;腹部背面基节黄褐色,近端部灰白色;前翅脉略突起,褐色,脉间布黄褐色纹;前缘灰褐色,布黄白色小点;后缘区黄褐色,近边缘色深;亚外缘线由一列内衬灰白色的暗褐纹组成。后翅灰白色、后缘具黄白色细毛。 幼虫体长85毫米。头浅棕绿色;体光滑,背面粉绿色,向两侧绿色逐渐加深;各体  相似文献   

20.
亚美尼亚木蠹蛾Cossus Cossus armeniaca Rthsch.1912(Daniel,1956),模式标本原产于苏联亚美尼亚的Hadjin。1982年6月在我国新疆阿尔泰首次采到该亚种标本,雌雄虫均小于模式标本。 雄虫体大型,呈灰褐色。体长24毫米,翅展60毫米。触角为单栉状,伸达前翅前缘几乎1/2处,鞭节为66节,端部节明显细短。下唇须灰褐色,长不过复眼前缘。头顶毛丛及领片为灰色,肩片为杂色。前胸后缘毛黄白色;中胸背板灰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