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春林 《新疆林业》2002,(1):11-12,26
20 0 1年 11月 2 6日 ,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在北京召开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表彰动员大会 ,这标志着经过 2 3年艰苦努力 ,举世瞩目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阶段四期工程已全面启动。新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满怀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扎扎实实推进我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继续改善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条件 ,为促进西部大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识“三北”防护林体…  相似文献   

2.
阿克苏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天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旱、洪水、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为了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阿克苏的各族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把植被恢复作为区域生态治理的首要工作,借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林业科学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新疆是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点省区之一,回顾“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辉煌历程,展望新疆林业发展美好未来,必将进一步坚定新疆各族人民加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信心,促进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山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28年来取得的成绩,重点提出了在新的形式下搞好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措施:继续坚持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坚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毫不动摇,坚持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今后的防护林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具有五十年发展史的陕西省防护林体系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已成为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者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省从陕西地处西部大开发和“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第一阶梯和桥头堡的地位出发,提出了防护林体系要以建设优质高效精品工程,带动我省防护林建设的再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 ,围绕日益严重的西北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农、林、牧、水各业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涌现出“径流林业”、“集流整地”、“雨水集流”、“节水农业”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 ,启动了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小流域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和项目。但由于自然环境、技术、投资、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植被恢复和重建进展缓慢 ,整体效益差。因此 ,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提出了旨在加强植被建设的“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 ,这一举措必将对生态脆弱地区植被恢复、水土资源保护 ,发展区…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20年和长江上流防护林工程建设10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封山育林在江河源头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并提出了在扩大江河源头森林植被中实施山育林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在这个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五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相似文献   

9.
李欣 《山西林业》2005,(5):18-19
防护林体系建设就是在相当空间范围内将具有不同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的人工林,以及天然林所组成并包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天然植被等内容的综合绿化体系。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规划上要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按需造林的原则,立足当前,结合长远,重点建设,全面发展;在建设上,要集中连片,讲究科学,建设一个以防护林为主体,防护林与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人工林与天然林相结合为内容,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网、带、片合理布局;多林种并举,多树种搭配,乔灌草混交的防护林体系,也就是以人工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结构优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行山石质砂岩区山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植被类型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山地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10项指标,并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效能指标测定和径流小区泥沙对比分析,认为人工-天然复合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乔木林最适郁闭度为0.6~0.7。阐述了突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的植被优化结构建设是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的根本途径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将大面积发展樟子松造林为了综合治理开发沙漠化土地,建设后备森林资源,促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林业部三北局决定大力发展樟子松造林,并于1994年7月在海拉尔市召开了“三北地区樟子松推广工作会议”,部署了樟子...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是继“三北”防护林工程之后,又一举世瞩目的巨大生态工程,是我国加强国土保安,改善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流域经济,治穷致富的重要工程建设项目. “长防”体系建设是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13.
强化适用技术推广加快新疆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派力哈提(新疆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欧亚大陆腹地,属干旱、半干旱荒漠区,1978年被列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点省区以来,防护林体系适用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结经...  相似文献   

14.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启动,开辟了全国工程造林的先河,“三北”工程功不可没。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面启动实施四期工程建设,全国“三北”四期工程建设范围为13个省(市、自治区)的590个县(市、区、旗),10年建设任务是对工程区的2787万公顷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护;造林育林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197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此项工程的目的是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筑起一条“绿色长城”,从根本上改变上述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伴随共和国的改革走过了20年,20年来河北人民按照...  相似文献   

16.
西山地区二十八县,总面积4.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总人口320万,人均土地21.7亩。这里风大沙多,沟壑纵横,土地瘠薄,植被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产量低,收入少,群众生活贫困。如何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加快这一地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速度,尽快建立高经济效率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当前较为准确地提出该区的建设方针和目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西山地区的建设方针应“建立以林为主体的立体农业结构”。下面就此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意义、内涵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概括地叙述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内涵、组成、布局及生态经济特点;通过作者科研工作实践,提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有四大防护林种。其中有关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营造技术,在东北西部、内蒙东部、黄河河套、河西走廊、新疆绿洲等地区都有一整套的经验和实施方法。但对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牧场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9月1日至4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省防护林研究所召开。来自“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技术研究》7个专题研究试区的代表,和北京、黑龙江、辽宁、陕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市、区)从事防护林、水土保持、生产、科研、教学等  相似文献   

20.
<正> “三北”防护林地区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北、晋西北、冀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三百二十四个县(旗)。这个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气候恶劣,加上长期的人为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灾害性天气频度大,土地沙化日趋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威胁。因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程。本文仅就“三北”防护林体系所应包括的范围提一点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