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适宜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品种晋杂3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杂3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自选不育系SX60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19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机械化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585.9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6.7%,2年8个试验点6个点增产。其中2013年每667m~2平均产566.7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7.8%;2014年平均产605.1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5.8%。201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晋审杂(认)2015005)。晋杂39号抗旱、抗倒性好,高抗丝黑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植株较低,适宜机械化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
程庆军 《中国种业》2015,(11):56-56
<正>晋杂2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高淀粉不育系209A为母本、自选抗病恢复系J76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品种,具有抗旱、抗病、丰产等特点,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高粱早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9669.0kg/hm2,比对照种晋杂15号增产13.5%。201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一次会议认定通过,审定编号:晋审粱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选不育系SX33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860为父本,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历时5年,培育出了高抗丝黑穗病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37号。该品种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杂(认)2015002。晋杂37号不仅高产、稳产、抗旱、抗倒性好,特别是对丝黑穗病表现出高抗特性,为山西省高粱酿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晋杂15(原名晋早94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张福耀等利用外引不育系黑龙11A为母本,与自选恢复系七抗七于1992年组配而成。1998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94~1995年山西省寿阳县品种比较试验,亩产平均析产量388.4kg,比对照赤育8号增产33  相似文献   

5.
晋杂35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SX4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47031早/TCJW·J703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机械化高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淀粉含量高、矮杆、耐密、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山西省太原、晋中、临汾、运城高粱中晚熟地区种植。 对其特征特性、栽培制种技术和推广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并甜荞1号系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晋荞麦3号为母本,以自花结实材料T3-08-1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单株选择、混合集团选择育成的甜荞新品种。该品种2019-2020年参加山西省甜荞品种自主联合区域试验,10点次全部增产,每667 m2平均产量93.5 kg,比对照晋荞麦(甜)8号增产11.6%。2019年9月25日,专家组在东阳试验基地进行机械收获田间考察及实地测产,每667 m2折合产量92.1kg,比对照晋荞麦8号增产8.4%,倒伏级2级(对照4级),适于机收。 2021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为晋认杂粮202115。对并甜荞1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远志品种晋远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远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我国远志第一个品种。于2009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5点次每667m2平均产量589kg,比对照增产24.1%;2011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5点次平均产量611kg,比对照增产23.4%。2年平均每667m2产600kg,比对照增产23.7%。  相似文献   

8.
高海燕 《中国种业》2019,(12):85-87
为解决山西省北方高粱早熟区主导品种缺乏,产量较低,株高较高,酿造企业优质原料不足等诸多问题,2013年以自选不育系CA2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ZZB3为父本组配杂交种,2015-2018年通过品比试验和适应性试验,命名为晋粱211。结果表明:晋粱211生育期105.0d,株高110.0cm,穗粒重65.5g,千粒重26.5g,平均产量8371.5kg/hm~2,比对照晋杂15号增产9.2%,适宜在山西省高粱春播早熟区春季种植或夏播区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沃锋8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品种沃锋8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山西沃达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选系H024为母本、自选系M-63为父本选育而成,具有抗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5年在山西省特早熟Ι区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559kg,较对照品种并单6号增产12.9%,列第1位,该品种于2016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秀水05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从秀水128/秀水123中杂交选育而成,原名为丙07-05,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1 1009,作单季常规晚粳稻种植.秀水05经2009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每667m2平均产566.0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9.8%,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产582.6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1.6%,未达显著水平;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为574.3kg,比对照增产5.5%.2010年省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594.7kg,比对照增产6.0%.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