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龄桑园和老龄桑园锯桩芽接改造后.桑园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可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桑园丰产性能的前提下.中药材白术可与1~2年未成园的桑树间作套种,一般667平方米(1亩)桑园可产白术干货120公斤.增收1500--2000元.  相似文献   

2.
裴孝清 《油气储运》2001,(16):11-12
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双庙村青年农民李广昌,近几年来积极发展植桑养蚕业.去年种了5/15公顷桑园,养了16张蚕,加上桑园间作套种,收入达到1.1万元.他的经验在全镇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3.
晚秋蚕饲养结束后,在桑园套种一季豌豆,采收青荚上市,每公顷可增加收入7500~9000元。桑园套种豌豆,要求豌豆品种早熟,植株矮生直立。中豌6号开花、成熟早,结荚整齐,灌浆鼓粒快,直立性好,适合在桑园套种。  相似文献   

4.
海安县是全国茧丝绸之乡,全县桑园面积15.64万亩,占稻、麦面积的13.7%。而雅周镇有桑园面积1.42万亩,占全镇稻、麦面积的17.3%,占全县桑园面积的9.1%。一直以来,桑园从10月上中旬采叶结束,到翌年3月上旬,近5个月都处于冬闲状态。从2007年开始,雅周镇贯彻县“一村一品”精神,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桑园冬闲季节,在张垛村示范套种以榨菜为主的桑园无公害蔬菜,全村示范套种320亩,平均亩产2400kg,以每kg0.25~0.28元计算,亩产值在600~670元,经济效益相当于1亩小麦的产值。本文将简单介绍桑园套种榨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桑园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比玉米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每公顷增加纯收入14 799.1元,增51.5%,同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浅论景谷县桑园套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雪 《云南农业》2011,(9):39-40
结合生产实际,简述了桑园套种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桑园套种模式及套种效益。  相似文献   

7.
桑园魔芋套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桑树的不同生长期合理套种适销对路的蔬菜,有利于增加桑园收入,促进桑园管理,提高综合效益。桑园套种魔芋就是一种适宜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夏伐后的桑园空地套种草菇,每667平方米(1亩)桑园套种草菇的有效面积为150平方米,栽培草菇的总投入约3900元,其中栽培原料及菌种成本约2400元,竹弓、薄膜、遮阳网等成本约1500元(可重复使用)。利用纯棉籽壳作原料栽培,平均每平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金星村利用夏伐后的桑园空地进行草菇套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桑园套种草菇的有效面积为150平方米,栽培草菇的总投入在3900元左右,其中栽培原料及菌种成本约2400元,竹弓、薄膜、遮阳网等成本约1500元。用纯棉籽壳料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菇3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16元计算,每667平方米桑园可增收7200元,净增收3300元。  相似文献   

10.
徐光 《云南农业》2011,(10):40-40
充分利用桑园冬春季空闲时间,推广间套种技术,是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综合收益,增加桑农收入的新路子。主要阐述水长乡桑园冬季套种马铃薯的条件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鄂西南蚕区桑园立体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邓文  叶楚华  胡兴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74-2477
分析比较了4种桑园立体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并对4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西红柿、生姜、玉米、甘薯4种套种作物中,套种生姜的经济效益最优,单位耕地面积作物产值达91 539元/hm2,土地生产率达135 289元/hm2,有效能量产投比达3.6∶1.0。套种玉米对桑叶产量有不良影响,桑园全年产叶量仅为14 000 kg/hm2;套种生姜的桑园全年产叶量最高,为17 500 kg/hm2。不同桑园立体种植模式总体评价结果是桑树/生姜>桑树/西红柿>桑树/甘薯>桑树/玉米。  相似文献   

12.
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桑园空间的光、温、水、地力,在不同的时期间内套种其他作物的一种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效益。结果表明: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比玉米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纯增收入15 465.61元/hm2,增幅52.4%,同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进一步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桑园套种草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促进蚕农增收,大胆探索了桑园复合经营,采取桑园套种草菇栽培技术,桑园可产鲜草菇9 750kg/hm2以上,桑园可增加收入3.0万元/hm2以上。这对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经济效益稳定,并发展蚕桑生产,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冬小麦套种不同经济作物的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套种饲料甜菜效益较高,获得纯收入达1160.8元/亩;套种鲜食玉米(糯玉米)也可获得1112.8元/亩的纯收入,效益较好;套种掖单13号纯收入801.8元/亩,套种中原单32号纯收入为740.0元/亩,套种蓖麻纯收入为670.8元/亩,套种油葵效益较低,为549.5元/亩。  相似文献   

15.
<正>姚安县栋川镇长寿村是全县桑园套种马铃薯面积较大、产量较高和种植比较规范的村委会,2014年在长寿村委会下村六组新植平田桑园内组织套种马铃薯21.33 hm2,经科技人员测产实收,亩产1516~2004 kg,按最低市场价格2.00元/kg计算,新植桑园每亩增加经济收入3032~4008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套种桑园的选择由于新栽桑农户当年栽桑只能饲养秋蚕和晚秋蚕两季,经济效益不高,为弥补农户当年栽桑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阜南县桑园套种的原则、技术要求与模式,并对桑园套种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刘书侠 《农技服务》2014,(10):43-43
本文着重阐述了桑园套种大蒜栽培的意义及桑园套种大蒜栽培生产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随着桑园面积的增加,土地的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间套作模式逐年增加,并出现了许多成功的典型。桑园间套种既可以缓解产业之间土地竞争矛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可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所以发展桑园间套种对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桑园套种雪里蕻栽培生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体红 《农技服务》2014,(5):178-179
本文着重阐述了桑园套种雪里蕻栽培的意义及桑园套种雪里蕻栽培生产的关健技术标准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桑园内合理套种甘蓝,充分利用土地,提高桑园经济效益。系统地阐述了其技术,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