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万龙 《种子科技》2010,28(5):9-10
农作物新品种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最宝贵的物质资源,是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重要生产资料,因此农民选择使用农作物品种尤为重要。历年发生的种子案件中,除种子质量问题外最多的就是品种选择不当,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形成群众上访。  相似文献   

2.
浅谈种子纠纷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纠纷是指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因种子问题产生的纠葛或者矛盾。种子是特殊的商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通过精耕细作总希望获得较好的收成,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假劣品种、恶劣气候、栽培管理不当、种子标签不实等),导致减产减收,难以如愿以偿,遂与种子经营者发生种子纠纷。出现种子纠纷后,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农民集体组织上访或社会不安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的农民群众因为购买种植农作物种子出现质量纠纷而引发的投诉、上访、诉讼情况明显增多.一方面表明农民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与区农业局种子管理部门多年对群众如何购买种子的宣传有关.很多群众反映,以前在熟人那里买种子不好意思要票,种子出了问题往往也自认倒霉,现在就敢于维权投诉请专家到田间鉴定.群众的维权意识提高了,作为基层农业部门在群众申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农业部2003年6月26日第1 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程序去组织实施;毕竟鉴定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程序错误,鉴定结果也就无效了.在此结合多年从事种子管理的工作经历,浅谈一下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农作物良种的推广现状和需求在农民认知、良种推广和种子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对良种的认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建立服务农民的高效作物良种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技能和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种子经营工作只重视种子销售,往往忽视了与之配套的农业技术宣传服务,致使农作物新品种的增产、增效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了因栽培不当或自然灾害原因造成减产。而农民却追究种子质量的问题。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农业的需求,在种子经营过程中做好农业科技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杨风奎 《种子科技》2005,23(1):25-26
种子是农业生产特殊的具有决定性丰产作用的生产资料,对其应用农民特别看重,在选择品种时是慎之又慎.随着农民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农民对种子问题的纠纷、投诉、上访案件日趋增多,成为农村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怀柔区农作物非种子质量纠纷调解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资料中最基本的要素,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通过精耕细作总希望获得较好的收成,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减产减收,从而产生种子纠纷。出现种子纠纷后,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农民集体组织上访或社会不安定。农作物种子纠纷调解是种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  相似文献   

8.
武合讲  武敏 《种子科技》2008,26(3):16-18
《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是规范田间现场鉴定程序和方法的专门法规。作者借助下列案例,谈谈种子纠纷群体诉讼的现场鉴定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案例如下:2007年春,河北省V县良种中心经营的河南省ZC棉种公司生产的中棉所49棉花种子,在大田种植后植株生长和产量受到影响。有关当事人对超过农业部公告第413号关于中棉所49适宜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种植的审定范围推广经营是造成减产事故的原因没有争议,但对因此造成损失的程度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种子经营工作只重视种子销售,往往忽视了与之配套的农业技术宣传服务,致使农作物新品种的增产、增效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了因栽培不当或自然灾害原因造成减产,而农民却追究种子质量问题的现象。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在种子经营过程中做好农业科技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种子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种业集团雏形开始显露,种子品牌作用显现威力,玉米种子整体质量逐年提高.但是,农民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也逐步提高,加上有些种子企业只卖种子没有服务,良种良法未能配套,使一些非种子质量原因造成的投诉和纠纷有所增加.现结合工作实践,对黄淮海夏玉米区非种子质量原因引起的投诉加以分析,提出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唐山是京津冀地区的农业大市,全市年农作物良种需求量7.7万t,年交易额近9亿元,市场容量居河北省前列。随着种子市场迅猛发展,新的种子企业和品种层出不穷,种子质量良莠不齐。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农作物种子管理体系,对保证良种供给,保障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关于加快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良种更新速度加快,品种十分丰富,农民购种空间拉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地稳步发展。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品种选用问题、病虫防治、田间管理等,有的还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引起民事纠纷。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向农民传授栽培技术,售后服务又跟不上。国有种子公司改制后,不懂技术而经营种子的现象还会严重,良种与良法不能结合会更加突出,良种的增产作用将会受到限制。因此,要使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挖掘良种增产潜力,解决良种良法不配套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运城市是山西省粮棉主产区,也是主要农作物用种大市。近年来,种子产业迅速发展,良种的培育和更新换代加快,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目前种子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监管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健全,致使种子经营市场出现了诸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种子质量事故的分析、认定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于 2 0 0 0年 12月 1日起施行 ,一年多来 ,在协助农业行政主管种子部门 (种子管理站 )工作中时常接到农户投诉的种子案件 ,通过实地勘验调查了解、研究分析后发现 ,有的确属种子质量事故 ,有的并非种子质量问题 ,现整理成文。1 生产上应用的真正良种生产上应用的良种是指具备优良种性的优质种子 ,包含二层意思 :一是指优良的品种 ,是经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 ,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品种是农作物高产高效的基础和源泉。二是指优质的种子 ,即种子质量指标达到国家 (或省 )…  相似文献   

15.
卢品龙 《种子科技》2007,25(2):30-31
最近几年,水稻种子问题,尤其是种子质量和品种适应性问题经常发生,已成为令种子管理部门头痛的一件事情。种子问题无小事,无论是法定质量问题还是适应性问题,都是种子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涉及农户多,影响面积大,直接导致粮食减产和农民减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合同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种子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关门歇业直至破产,有的地方的种农群体上访,严重影响了种业的有序发展和"三农"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三大举措提升种子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增产、增效的问题,优质的种子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劣种下田轻则会造成减产,重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提高种子质量,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种子质量保障体系对种子企业来说是立足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丁明 《中国种业》2003,(9):14-15
《种子法》的实施规范了种子的生产经营行为,种子使用者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通过投诉依法解决种子质量纠纷的事件逐年增多。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对种子质量投诉及鉴定过程的初步分析,提出存在问题,以期有针对性地加强种子管理工作。1种子质量投诉1.1投诉的起因种子质量投诉是种子使用者购买商品种子后,在播种到收获的全生育期内,农作物的田间表现与其预期目标不一致,认为由于种子质量问题造成产量和收益减少,并与种子经营者不能协商解诀时向有关部门提请处理的行为。通常是种植面积大,产量和收益损失大,有的甚至绝收,与经营者就赔偿难以…  相似文献   

19.
张旭 《中国种业》2014,(11):32-33
《种子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种业发展,种子科研能力显著增强,种子经营主体显著增加,新品种数量明显增多;丰富了品种类型,繁荣了市场供应,极大地方便了农民购种,加快了农作物良种更新换代步伐,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民面对众多种子企业的宣传推介,增加了选购种子的难度;二是不能做到良种良法配套,限制了品种优良特性的充分发挥;三是因越界推广销售种子而造成减产减收案件增多。  相似文献   

20.
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农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在种子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培育良种,并在此基础上保证种子的质量,配合相应的营销策略,实现种子产业的规范化与市场化。简要概述了种子产业化对农作物增产的意义,并分析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措施,以期实现我国农作物增产增收,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