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露地越冬春甘蓝新品种‘博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博春’是以自交不亲和系‘Y9805’与‘Y5-3-14’杂交育成的露地越冬春甘蓝一代杂种,具有冬性强、耐寒性好、叶球肉质脆嫩、味甘甜的特点,叶球牛心形,单球质量1.2 kg,越冬栽培生育期144 d左右,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作越冬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2.
 ‘皖甘8号’甘蓝是以自交不亲合系9802-6与9701-3杂交育成的露地越冬春甘蓝一代杂种,具有抗寒性和耐抽薹性好,抗黑腐病等特点;叶球紧实,牛心形,单球质量1.2 kg;越冬栽培生育期145 d;适合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尤其长江流域作越冬春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3.
 春甘蓝新品种‘春早’,早熟,冬性强,植株开展度60 cm,株高32 cm,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缘微翻,叶球牛心形,球形指数1.1,叶球肉质脆嫩,单球质量1.2 kg,产量约48 000 kg · hm-2。适合在江苏、浙江、河南、江西、贵州、重庆、湖北等地作露地越冬春甘蓝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140 d。  相似文献   

4.
春甘蓝新品种--黔甘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甘春新品种‘黔甘1号’,叶球扁圆,结球紧实,商品外观好;单球质量1.8kg;中早熟,冬性强,露地越冬栽培不易先期抽薹且丰产;叶肉细嫩,风味品质好,经济性状优良;宜作春甘蓝栽培,也可作冬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5.
圆春甘蓝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越冬甘蓝新品种,适合黄淮流域露地越冬栽培。该品种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叶球为圆球形顶部略尖,商品性好,一般亩产6000kg以上。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病虫害轻,适合于产业化开发及无公害栽培。目前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均有种植,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6.
越冬春甘蓝新品种苏甘20是以自交不亲和系Y9805和99132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越冬栽培成熟期145d左右,冬性强,早熟,耐寒性好,植株开展度约49.9cm×50.3cm,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叶色浅绿,蜡粉中等,叶球牛心形,叶球肉质脆嫩,单球质量1.0kg左右,667m2产量约3000kg,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作越冬春栽培。  相似文献   

7.
结球甘蓝又名卷心菜、圆白菜、洋白菜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叶球的一个变种。甘蓝营养丰富,菜叶质地脆嫩,可炒食、煮食、凉拌、腌渍或干制,外叶还是畜禽和鱼的好饲料。甘蓝品种丰富,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可在不同季节播种栽培。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湖镇园艺村菜农种植春甘蓝,于10月份播种,幼苗越冬,翌年4~5月份收获,667m^2产量突破5000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春甘蓝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越冬春甘蓝新品种苏甘21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自交不亲和系9407和Y6-6-4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越冬栽培全生育期138d左右;冬性强,早熟,耐寒性好;植株开展度约48.8cm×47.8cm,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叶色浅绿,蜡粉少,叶球牛心形,肉质脆嫩;单球质量1.0kg左右,667m2产量约3000kg。适合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作越冬春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露地越冬春甘蓝被作为南方甘蓝种植的一个特色类型[1,2]。目前生产上作为露地越冬栽培的主要为牛心类型品种,胖尖类型的代表品种为春丰,瘦尖类型的代表品种为探春[3]。根据市场对牛心品种类型的多样化需求[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出露地越冬春甘蓝苏甘65,叶球牛心形,中熟,具有冬性强、球形美观,抗病、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苏甘20’是以自交不亲和系‘Y9805’和‘99132’杂交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越冬栽培成熟期145 d左右,冬性强,早熟,耐寒性好,植株开展度约49.9 cm × 50.3 cm,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叶色浅绿,蜡粉中等,叶球牛心形,肉质脆嫩,单球质量1.0 kg左右,产量约45 000 kg · hm-2,适合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作越冬春栽培。  相似文献   

11.
露地越冬甘蓝‘中甘 1305’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CMS708-1-1 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1186-1-2-3 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 1.2 kg 左右,球色绿,叶球紧实。耐寒性和耐裂球性强,耐未熟抽薹,抗枯萎病。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 160 d。适宜在湖北、湖南、浙江、河南、江苏等地越冬种植。  相似文献   

12.
王神云  李建斌  于利  余方伟  唐君  张伟  王红  李华瑞 《园艺学报》2018,45(Z2):2743-2744
‘苏甘27’是由自交不亲和系Y7-2-4和M83-3-2-2杂交育成的中熟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叶球扁圆形,典型单球质量2.0 kg,从定植到采收150 d,产量在75 000 kg ? hm-2以上。耐寒性强,苗期耐高温能力强,抗软腐病和菌核病,耐贮性和品质好。适合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对结球甘蓝老株采种的种株越冬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拱棚越冬种株在形态发育、花枝数、各级花枝结荚数及种子产量等方面均极显著优于沟藏越冬种株.  相似文献   

14.
马娟  呼海艳  马彬  姚卓 《北方园艺》2008,(6):114-116
通过对关中地区能够露地越冬的常绿阔叶树种的种类调查,提出关中园林中可应用的常绿阔叶植物大致有130种,包括常绿阔叶乔木和小乔木29种,常绿阔叶灌木54种,常绿藤本13种,竹类34种.  相似文献   

15.
新中78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0 d左右,植株半开展,株高43~48 cm,株幅64~73 cm,叶球叠抱圆头形,外叶浅绿色;球高28.8 cm,球宽23.3 cm,球形指数1.23,结球紧实;净菜率77.62%,软叶率37.85%,单株净菜产量4 kg左右,每667 m2产净菜6 200~8 400 kg;丰产、抗病、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南、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等地作中熟秋播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16.
海蜜6号是海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光皮杂交一代厚度甜瓜新品种。其父、母本是优良自交系M(Y0229-205-48)和N(Y0106-205-37)。2007-2008年参加国家甜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主要特征特性:早熟,果实发育期约35d。植株生长势强,茎粗叶大。果实圆球形,果皮黄白色、光洁;果肉浅绿色,肉厚4.0cm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5%左右,边部10%,肉质韧,风味好,耐贮运;单果质量1.4kg,667m2产量2000~3000kg。经田间鉴定,该品种耐湿,抗病性好。适合华东、华北、海南等地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小株型大白菜新品种京春娃娃菜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春娃娃菜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9410和0037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极早熟,定植后45~50 d(天)收获,株型较小,较直 立,适于密植,每667 m2可种植10 000株以上。耐先期抽薹性强。外叶绿色,叶柄白色,球内叶浅黄色,叶球筒形,球高21.5 cm,横径12.0 cm, 单球质量0.8 kg,净菜率66.5 %,每667 m2净菜产量7 000~8 000 kg。抗TuMV和黑腐病,高抗霜霉病,品质佳。已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甘 肃、云南、贵州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青农55是以耐裂球早熟ogura雄性不育系A05-1-3-15为母本,以耐裂球早熟自交系荷引-1为父本配制成的耐裂球甘蓝一代杂种。早熟,定植后50~55d(天)成熟,成熟后15d(天)内裂球率小于0.5%。外叶12片左右,叶球圆形,球高16~18cm。球外叶两叶叠抱,绿色,油亮,内叶淡黄色,口感甜脆,中心柱长度仅为叶球高度的1/2左右,采收初期平均单球质量1.2~1.4kg。秋季露地栽培每667m2净菜产量4500kg,春季保护地栽培每667m2净菜产量可达5000kg以上。高抗黑腐病,耐霜霉病。适宜北方地区春季保护地、秋季露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