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栽培与贮藏中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种植作物之一,种植的国家达148个,总面积1838万hm^2,总产量近3亿t。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面积的20%~25%。  相似文献   

2.
围场县马铃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东 《蔬菜》2017,(12):30-32
为了做大做强围场马铃薯产业,充分运用当地气候、土壤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总结出马铃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扩建基地、扶持龙头、拓展销售,结合栽培技术的推广,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都稳定在3万hm2左右,产量6亿kg,产值近4亿元,辐射带动37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近8万农户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3.
<正>1生产现状2008年全市播种面积300多万亩,占全国种植的4%左右,占全省种植面积的60%左右,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第三大市,其中定边县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为全国马铃薯第一大县。2008年全市马铃薯平均亩产1000公斤,总产鲜薯300万吨,马铃薯总产值30亿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24.4%,纯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收  相似文献   

4.
定西市是甘肃省马铃薯的主产区,近十年来年种植面积21.0 万~23.3 万hm2(315.0 万~349.5 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窖藏数量也明显增多,窖藏病害日趋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定西市马铃薯贮藏中薯块腐烂率达15%~30%,年损失马铃薯10 万~30 万t。为了选择增产潜力大、耐贮藏的品种,笔者选取8 个品种进行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和贮藏期间病害调查,旨在选择高产、耐贮藏品种。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抗性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发生面积约1.3万hm2,一般发病株率20%,严重地块达50%~80%,一般减产5%~15%,严重地块达40%~50%.  相似文献   

6.
定西市是甘肃省马铃薯的主产区,近十年来年种植面积21.0万~23.3万hm2(315.0万~349.5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窖藏数量也明显增多,窖藏病害日趋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定西市马铃薯贮藏中薯块腐烂率达15%~30%,年损失马铃薯10万~30万t。为了选择增产潜力大、耐贮藏的品种,笔者选取8个品种进行了田间品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产量高、用途广,是互助县重要的农作物,2007年种植面积28万(亩),占我县总耕地面积31.4%,年产商品薯50~60万吨,产值达2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6%~8%,在我县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必将对互助县的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特色农业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000万公顷,总产量3亿吨。我国种植面积500万公顷,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显著增产作用已成为科研和生产上一种普遍的共识。然而,我国种薯生产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真正优质的种薯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铃薯发展历史、育种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栽培面积近600万hm~2,年产量约9 000万t,居世界首位。中国农业部预计今后20 a间,我国需增产500亿kg粮食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马铃薯的贡献率将达到50%。本文综述了中国马铃薯的起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系统回顾了中国马铃薯的育种现状、各个时期的主要育种目标及品种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为中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几点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甘肃省天水市三大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67万hm2,总产量100万t。由于马铃薯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育期变幅大等特点,已成为集粮、菜、经、饲于一体的兼用型作物。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蔬菜作物。据2008年统计,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66.67万hm2,鲜薯产量突破1000万t,居全国第一。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甘肃省马铃薯的育种、良种繁殖基地。近年来,随着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窖藏病害逐渐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菜用马铃薯以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生产为主,2012年全市定植面积约5.74万hm2,产量105.62万t。生产上以春薯产量最大,主要上市期为5—7月,但在市场销售过程中,秋薯竞争力更强。渝东北的生产面积最大,占全市菜用马铃薯总面积的49%;渝东南占21%;"一圈"占30%。观农贸批发市场全年菜用马铃薯的交易量为12.14万t,日均交易量为375.53t,6月份日均交易量最低,全年外地与本地马铃薯交易量比例为15.5︰1.0。主城区66家超市全年马铃薯销售量为5204.50t,占蔬菜销售总量的6.70%,占薯芋类蔬菜的60.08%;外地与本地马铃薯销售量比例为7.5︰1.0。  相似文献   

13.
刘国信 《蔬菜》2005,(3):40-40
马铃薯俗称土豆、山药蛋等,与水稻、小麦、玉米、高梁一起,被称为世界5大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种。目前,马铃薯鲜薯及其加工产品已是全球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部分。全球每年鲜薯进出口量约1000万t,价值20多亿美元。此外,马铃薯加工产品除淀粉和薯片外,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架豆高效栽培模式就是地膜与拱棚组成双膜以提高地温,促使马铃薯早播种、早上市,马铃薯收获后复种架豆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通过2004~2006年连续试验,双膜马铃薯收入达到4.39万元/hm2,架豆收入4.47万元/hm2,合计收入8.86万元/hm2.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作为广东稻后冬种的短期蔬菜,上市期是2~4月,为马铃薯市场空档期,是解决春淡的主要蔬菜之一,其销路畅,价格高,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广东省目前有120万hm^2以上耕地适宜冬种生产,近年来全省冬种面积在80万hm^2左右,其中马铃薯占12万hm^2以上,随着广东省种植业结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为规范冬种马铃薯的生产,进一步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生产环境条件、市场要求和食品质量安全规范,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了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根菜作物,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而晚疫病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田间造成的损失一般为30%~60%,窑藏期造成的损失一般在10%~35%左右,该病害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危害番茄等茄科植物,一般在马铃薯开花以后,气温20℃左右,天气阴霾,空气潮湿或雾条件下,病害蔓延极为迅速。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贵州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马铃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2008年种植面积已达到10万hm2,随着马铃薯生产发展速度的加快,保障马铃薯生产安全、病虫害的防治及规范防治更有必要,编制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地方标准对防治马铃薯病虫害尤为重要,目前这项工作还是空白,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我市冬种蔬菜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0.15~0.2万公顷。种植马铃薯省工省本,马铃薯耐贮藏,销路好,效益高,每667m^2的纯收入达1000多元。近几年来,我们在本市海澄镇等地粘质土上种植马铃薯,进行无公害高产栽培生产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667m^2产量达1925~2100kg。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马铃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型作物在人民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而吉林省马铃薯大面积收获是在9月下旬以后,春夏之交恰是马铃薯上市淡季,但利用大棚栽培早熟马铃薯是解决淡旺季节搭配不均现象的有效途径。 1 栽培技术 1.1 选择适宜品种 春季大棚栽培马铃薯一般选择田间生长期60~7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适宜吉林省栽培的品种有春薯1号、……  相似文献   

20.
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的滕州市,马铃薯栽培面积达2万多hm2,占滕州市蔬菜种植面积的40%。近年来,我市示范推广了马铃薯秋延迟栽培技术,并以其产量高、商品性好的特点,成为滕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秋延迟马铃薯栽培就是在秋马铃薯栽培的基础上,在早霜来临前,利用拱棚设施条件,适时扣棚,并采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避免早霜对马铃薯茎叶的伤害,适当延长马铃薯茎叶功能期,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膨大期,延迟收获,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延迟收获10~20天,667m2增产马铃薯500~1000kg,增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