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水产养殖生产中出现了一种危害鱼类的敌害——刺激隐核虫,该寄生虫寄生鱼类引起的鱼病一旦爆发,常常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正常生产活动和经济效益。笔者在2005年、2006年的生产中对鲆鲽类、河豚刺激隐核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该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原生纤毛类寄生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并导致死亡,给海水鱼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刺激隐核虫体表寄生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鱼类黏膜免疫机制的良好病原模型,可为高效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海水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免疫防控措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已有研究表明,受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斜带石斑鱼皮肤黏液或其培养上清液能使幼虫发生阻动,由皮肤中的抗体分泌细胞产生的特异性IgM抗体在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刺激隐核虫感染时,多种免疫细胞如NCC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寄生虫周围聚集,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量在寄生虫感染部位上调,暗示其调节的免疫细胞也参与抗虫免疫;此外,研究发现黄斑蓝子鱼对刺激隐核虫具有天然抗性,其血清和皮肤黏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和滋养体均具有杀灭作用,已从其血清中分离到一种天然抗虫蛋白—L-氨基酸氧化酶,为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途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免疫实验证实疫苗防控刺激隐核虫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又叫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arinus),属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寡膜纤毛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隐核虫属。刺激隐核虫无特定宿主,几乎危害所有海水养殖鱼类,包括大黄鱼、大菱鲆、黑鲷、红笛鲷、石斑鱼、卵形鲳鲹等。近几年来在福建、浙江、广东等主要海水鱼类养殖地区刺激隐核虫暴发频繁,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主要流行特点刺激隐核虫主要寄生于海水鱼体  相似文献   

4.
在海水鱼寄生虫病中,刺激隐核虫病对海水鱼的危害尤为严重。刺激隐核虫病是一种在海水鱼类养殖中比较常见的鱼病,但该鱼病一旦爆发,常常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而许多养殖户因缺乏该病防治知识而对其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5.
刺激隐核虫病是双斑东方鲀养殖生产中的主要致死性寄生虫病,为安全、有效地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开展了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及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效果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94、7.12、5.32、4.44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1.72 mg/L。刺激隐核虫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1.0、1.5 mg/L的硫酸铜质量浓度对病鱼治疗有效,药浴后刺激隐核虫虫体活力下降,第3 d部分虫体解体或脱落,药浴5 d治愈;0.5 mg/L硫酸铜对病鱼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继续发展,第8 d病鱼死亡。临床上建议使用硫酸铜质量浓度1.0 mg/L治疗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本研究对其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及其纤毛虫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刺激隐核虫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水鱼类中,致病力最强的寄生虫是被称为"海水鱼白点病"的病原--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us)。它寄生在鱼的体表、鳃,引起鱼的活动异常、上皮增生、呼吸困难以及机械损伤继而带来病原菌的继发感染等病状。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寄生于热带、亚热带海水鱼类的遍生性(周身遍布纤毛)纤毛虫。在野生的海洋鱼类,很少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7.
<正>刺激隐核虫病也叫海水小瓜虫病或白点病,是由寄生纤毛虫:刺激隐核虫病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是海水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狮鱼,石斑鱼、金枪鱼、鮸鱼等鱼类。在养殖密度大,水质环境差,鱼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暴发。一旦发病,则极难控制,常造成大规模损失。广东的阳江市和饶平县先后出现了刺激隐核  相似文献   

8.
每年七八月份的高温季节,是水产养殖中各种病害的多发时期。在海水养殖上,刺激隐核虫病是最为常见和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疾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因刺激隐核虫对寄主没有专一性,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金鲳、石斑鱼、真鲷等各个品种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以及几乎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可被感染,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期专门邀请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樊海平研究员和东海水产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就刺激隐核虫病的研究现状及应对措施展开详细介绍。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希望对从事海水养殖的读者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8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肠炎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在湛江市雷州企水港网箱养殖鱼类发生较严重的刺激隐核虫病,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2007、2008年福建省主要养殖区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疾病--刺激隐核虫病的流行情况,分析病因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09,(6):25-25
5月病害发生情况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5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溃疡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鳖腐皮穿孔病和白斑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和本尼登虫、虾类白斑病、红体病和托拉病等。湛江市报告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比较严重,已有1000多个网箱养殖鱼类发病,死亡的主要是鱼苗,死亡率达到25%。有些地区的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38%,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70%、死亡率达到50%,草鱼出血病发病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2.
刺激隐核虫在黑鲷养殖期内感染率和致死率很高,福尔马林作为黑鲷幼鱼刺激隐核虫的预防药物具一定的效用,利用硫酸铜合剂可有效治愈黄鲷幼鱼刺激隐核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05~ 2010年在罗源湾网箱养殖鱼类中检出10种主要寄生虫,其中刺激隐核虫和本尼登虫是危害最大的两种寄生虫,大黄鱼是受寄生虫危害最严重的鱼类.寄生虫在时间分布上与水温的变化密切相关,在空间分布上取决于宿主、养殖密度、水流和水质.  相似文献   

14.
陈章群 《水产养殖》2005,26(4):40-40
2004年9~10月份,东山县虾池养殖红鳍东方鲀发生刺激隐核虫病,通过采用槟榔、苦参、苦楝3种中草药进行配伍,熬成药汤,全池泼洒,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综合治疗措施,有效防治刺激隐核虫病。  相似文献   

15.
刺激隐核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激隐核虫病,俗称海水小瓜虫病或海水白点病,是由刺激隐核虫寄生引起海水硬骨鱼类的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以病鱼皮肤、鳃和眼出现大量小白点为特征。为我国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为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属于前口目(Prorodontida)隐核虫科(Cryptocaryonidae)隐核虫属(Cryptocaryon)成员。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arinus)是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10,(11):36-36
10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0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斜管虫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鳖疖疮病和红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腿病、桃拉病、不明病因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潮州和湛江市海水网箱养殖区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较严重,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70%、死亡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7.
<正>一、金鲳感染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的症状广东省湛江市某海湾2010年8月发生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病,导致海湾养殖的金鲳鱼、石斑鱼、篮子  相似文献   

18.
卓琦 《海鲜世界》2001,(1):29-31
海水观赏鱼的刺激隐核虫病又称白点病,对水产养殖和海水观赏鱼的养殖危害很大。本文就刺激隐核虫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点;生活史;感染的典型症状以及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进行了描述。并对铜离子治疗海洋水观赏鱼白点病及剂量控制;淡水浴或低盐度溶液疗海水观赏鱼白点病;刺激隐核虫不同株的研究和刺激隐核虫的繁殖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引发海水观赏鱼白点病的原因及机理以及水族箱中新进鱼和老鱼同时发生白点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又名"海水小瓜虫病"。由于寄生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海水鱼皮肤、鳃和眼出现大量白点为症状,在水产养殖行业俗称"海水鱼白点病"。该病流行的海水鱼种类多,传染速度快、防治难度大,死亡率高,对海水鱼养殖业危害极大。本文借鉴众多学者对刺激隐核虫的研究,从刺激隐核虫的发现、病原、症状、流行、致病原因等方面进行概括,探讨了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福建宁德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刺激隐核虫病是福建宁德海水养殖鱼类最为严重的疾病.本文通过连续监测各站点、广泛调查、参考相关实验和资料,研究刺激隐核虫的生物学特性和该病的流行特点.结果表明: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前置因素是水流、水深和养殖密度;每年病情的发展趋势呈双峰形,并确定了病情程度的划分方法.当春季水温达到22.2℃时可见虫体,23.2℃~28.0℃时为该病的暴发期;秋季水温降到27.5℃左右时也会暴发该病.患病鱼大量致死的原因是继发细菌感染和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