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杂交种同玉609品种是四川同路种业选用R62作母本、S909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近年来先后在张掖市、武威市等区域进行制种,生产的种子深受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西南市场欢迎。但该品种父母本播期较大,种子成熟期推迟,生产过程中存在冻害风险,影响种子质量,制种难度较大,生产公司不能够大面积生产,种子销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进一步探索总结玉米杂交种同玉609品种的制种关键技术,2020—2021年通过多地试制,基本掌握了同玉609品种的适宜制种区域,并探索总结出了该品种“两早两快”“一薄一勤两保证”“生产环节五注意”等制种技术成功经验,制种产量显著提高,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有效提升了同玉609品种的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生产的种子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玉米南繁制种成功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随着种子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玉米新品种受到保护,许多种子科研、生产、经营部门开始进行玉米育种工作,而多数北方玉米主产区的育种部门,受当地气候条件的限制,选择冬季到海南繁育加代或制种.我们在近 3年的南繁实践中,通过学习摸索,取得了产量高、投资少的成绩,现和大家交流做好南繁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毕节市农科所生产的毕单系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贵州山区特别是毕节市目前较理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为充分发挥毕单系列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潜力,服务三农,使农户获得高产、优质、低价的毕单系列玉米杂交种,现就其在海南杂交种制种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玉米品种数量不断增加,目前生产上推广品种达300多个,每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试的品种达100多个.出现了品种多、乱、杂现象.DNA指纹技术是从分子水平上为每一个品种确定一个身份证,克服一品多名和一名多品的现象,因此开展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构建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对规范种业市场以及对玉米新品种权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玉米新品种尖玉999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在海南和贵州制种的经验,总结出该品种的制种技术,为进一步扩大品种的推广力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新单2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高抗、优质玉米杂交种。2003年冬在海南鉴定,2004年进行鉴定、产比试验,同时参加河南省预试,2005~200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南省夏播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制种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种业企业的经营计划,生产出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品种与数量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种子.选择一个适宜的种子生产基地,是保证种子生产成功的基础.在玉米制种生产的实践中,由于制种基地选择不当,就会给种子生产基地和种子经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选择基地通常需要考虑下面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种子市场调研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种子生产也由指令性、计划性生产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在这种新形势下,种子公司有必要对种子市场进行认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一、品种调查。无论多么好的品种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种子公司要想使自己所经营的种子...  相似文献   

9.
杂交玉米新品种京科968种子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科968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种.为使该品种更快速推向市场,介绍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张亚波  史玉宏 《种子科技》2003,21(2):109-109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消费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作为休闲食品的糯玉米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晋单(糯)41号玉米新品种生育期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高产稳产,可种植方式及区域广,同时又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以及糯玉米糁、糯玉米面、糯淀粉深加工的理想品种,因而市场对该品种的需求愈来愈大。现将该品种复播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来源晋单(糯)41号玉米(原代号鲜糯1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N9603(鲁糯1号二环系选育)为母本、…  相似文献   

11.
西藏高原玉米杂交制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米是高产作物 ,单产位居旱粮作物之首。世界各国玉米生产总的趋势都是以提高单产为主。为了提高玉米单产 ,除了增施化肥 ,适当密植 ,防治病虫害和杂草 ,发展机械化等栽培措施之外 ,选育和推广高产杂交种玉米是增产的主要措施。西藏种植玉米历史悠久 ,但一直发展缓慢 ,生产水平很低 ,生产上目前应用的品种仍以传统的农家品种为主 ,虽有较好的适应性 ,但丰产性、抗病性较差 ,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虽有部分科研单位从内地引进试种了一些玉米杂交种 ,但还没有在西藏自已繁育配制杂交种 ,如果生产上大量引进玉米杂交种 ,成本高 ,投资大 ,…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子生产中的“两头早”即适时早播,及早收购。“七超前”为施肥、间苗定苗、去杂去劣、花期预测、去雄、割父本、站秆扒皮技术超前实施。1适时早播1.1玉米是喜温耐光作物,根据制种品种的生育期特性适时早播,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使之完成各生育时期的生...  相似文献   

13.
白石  张书萍 《种子》2016,(3):125-126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是玉米南繁的理想基地.南繁可以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由于海南的特殊地理气候不同于北方,在田间管理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多年南繁实践和2015年20 hm2制种田实际遇到的情况,总结出海南制种技术方法,供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世风 《中国种业》2020,(10):69-71
玉米是世界上五大作物之一,在解决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利用价值逐渐被挖掘。玉米除了作为食用还是生产饲料、乙醇的重要原料,这种由食用向饲用和工业用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优质的杂交种所具备的农艺性状和合适的制种基地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基础。因此,选育优良玉米品种,改良制种技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玉米品种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敦玉20于2019-2020年推广播种面积约6700hm2。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品种明青贮l号(原名:明饲1号)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福建省第一个自主选育的青贮玉米品种.近年来,该品种在福建南平、龙岩、三明等地生产上均表现高产、优质、稳产、抗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恩谦 《种子》2003,(3):98-99
遵义市红花区新蒲镇属于麦苞苕“三熟制”地区 ,在三季作物均能协调生长的前提下 ,对如何实现玉米制种的优质高产 ,谈几点粗浅的认识。1 前作小麦规范化为确保玉米的早播早栽创造条件 ,头年秋季小麦播种 ,采取 1.6 7m开箱 ,种三行小麦 ,麦幅占地 0 .6~ 0 .6 7m,种绿肥或栽种蔬菜 ,能起到养地或培肥地力的作用。小麦品种应选择高产、早熟、抗逆性强 ,植株较矮的良种。避免玉米、小麦的共生期太长和互相争水争肥或导致其它不利因素而影响玉米生长。2 播种2 .1 种子准备(1)晒种 :由于种子在储藏过程中 ,不免会吸水和带菌 ,使种子不鲜。通过…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具优势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产业,还有着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因此,借助“张掖玉米种子”荣获全国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有力契机,转观念、明思路、抓关键、促发展,可起到打造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的作用.近年来,甘州区制种产业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种子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发展壮大制种产业的过程中采取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种社会化服务,形成了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及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特别是张掖市委、市政府将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使玉米制种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8.
覆膜育苗移栽技术在山区杂交玉米制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巴山区生态气候特殊,玉米生产制约因素很多.为提高山区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分析了覆膜育苗制种的优点,提出了以品种选择、基地选择为基础,以适时早播、覆膜育苗为主要方法和采取规格移栽、合理密植、全田制种、科学错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一系列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连续两年在海南和甘肃制种基地对豫单603亲本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提出了该品种高产优质制种在基地选择、种植密度、播期调节、水肥管理、去杂去劣及种子收获等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以期为该品种优质种子繁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北方寒地玉米制种综合配套技术是在玉米制种基本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并与其他多项辅助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宁安农场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北方寒带玉米制种无霜期短、积温不足的瓶颈,解决了常规玉米制种方法存在的三大难题,所生产的玉米种子不但质量超过国家标准,而且产量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黑龙江种植的中早熟品种,实现本省制种生产,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