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用蛋白酶和脂肪酶酶解可可液块,以增加其风味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可可液块经蛋白酶和脂肪酶的酶解,可有效提高其风味。正交试验优化后的酶解工艺为:从追求风味上原料可选大明可可液块;蛋白酶使用风味酶,添加量为0.2%,脂肪酶使用脂肪酶AY,添加量为0.4%,两种酶的添加比例为1:2;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8h。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鸡骨架蛋白的酶解工艺条件,研究了酶种类组成及酶解工艺对鸡骨架蛋白水解度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最佳组合比例为1∶3;组合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酶用量0.5%,pH值6.0~7.5,反应温度55℃,得到鸡骨架的水解度为27.12%。  相似文献   

3.
马鲛鱼是闽南特色传统食品崇武鱼卷制作的主要原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鱼头等大量高蛋白副产物,但其加工利用率低。以马鲛鱼鱼头为材料,比较不同蛋白酶类、料液比、酶的添加量、p 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对马鲛鱼鱼头酶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佳;该酶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2,酶添加量2 000 U/g,pH值7,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马鲛鱼鱼头的酶解度为16.20%±0.42%。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脱盐咸蛋清蛋白的酶解效率,采用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对脱盐咸蛋清蛋白进行复合酶酶解。结果表明:在加酶量(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1∶2∶2)0.04%,料液比1∶3(g/m L)、pH值7.5、酶解温度50℃条件下酶解4 h,可获得水解液清亮、无苦味、具有较好的鸭蛋蛋清风味特征、感官品质评分88分、水解度为47.2%的蛋清酶解液。  相似文献   

5.
脂肪酶作为一种绿色生物催化剂,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结构容易破坏,稳定性差,固定化脂肪酶是提高其稳定性的关键。采用微球酶、改性核桃壳固定化脂肪酶和LX-1000HA树脂固定化脂肪酶3种固定化方法,固定化猪肉内源性脂肪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电子鼻检测鸡肉经固定化猪肉内源性脂肪酶处理前后的风味变化,并分析鸡肉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3种脂肪酶固定化方法中以改性核桃壳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最高,达169.8 U/mL;电子鼻结合HS-SPME-GC-MS技术共检测出5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烯烃类、芳香族类、酯类、醇类和含硫化合物等,脂肪酶经固定化后可以有效改善鸡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6.
采用脂肪酶A12和蛋白酶MSD对无水奶油进行酶解,可获得天然鲜奶味香基。结果表明,当乳清粉添加量为奶油质量的12.5%,酶添加量为奶油质量的0.33%,脂肪酶A12和蛋白酶MSD的质量比为6∶1,酶解pH值为6.5,酶解时间为6 h时,得到鲜奶味香基香气浓郁、纯正逼真,且留香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以苜蓿叶为原料,采用直接加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分别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6种酶进行酶解,获得酶解产物。通过对酶解温度、酶解pH值、底物质量分数来分析酶解液的ACE抑制率。研究发现,木瓜蛋白酶酶解苜蓿叶蛋白的ACE抑制能力最高,酶解温度在55℃时抑制率为83.26%±0.61%,酶解pH值为7.5时ACE抑制率为64.87%±0.49%,底物质量分数为4%时ACE抑制率为81.18%±0.04%。因此,确定木瓜蛋白酶为制备苜蓿ACE抑制肽的最佳用酶。  相似文献   

8.
以鱼肉蛋白及糖类、氨基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酶解技术、美拉德(Maillard)反应制备鱼肉香精。首先对木瓜蛋白酶、动物蛋白酶、风味酶1、风味酶2、复合蛋白酶进行筛选和工艺研究,优化鱼肉酶解液的酶解工艺;然后对热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液p H值等最佳工艺条件,最终得到香气特征明显、整体香气协调的鱼肉味膏状香精。  相似文献   

9.
海马抗氧化活性肽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建立海马寡肽的制备工艺,探究寡肽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酶解法将海马原料制备成海马蛋白酶解肽,将游离氨基酸含量、DPPH·清除率及还原力作为考核指标,在获得制备海马酶解寡肽的最佳蛋白酶的基础上,选取酶添加量、pH、酶解温度及时间为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制备海马蛋白酶解肽,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获得海马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6000 U/g,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9 h;在此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198 mg/m L,DPPH·清除率为92.758%,还原力为1.091。试验获得制备海马抗氧化活性肽最优酶解工艺,为进一步研发成保健食品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林蛙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筛选适合实际生产所用的蛋白酶,分析酶解产物分子量,开发一种多肽口服液产品。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以1∶1的比例复合酶解林蛙油,水解度最高,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值7,加酶量4%,料水比1∶100,酶解时间4 h;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表明,酶解液主要分子量分布在1 000~3 000 Da与5 000~7 000 Da;开发的多肽口服液性状稳定、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11.
选用外源酶脂酶、酸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分别添加到羊肉发酵香肠中,测定了3种酶对表征发酵香肠成熟的2个指标(非蛋白氮(NPN)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发现3种酶不同程度地加速脂肪和蛋白质降解。结果表明,脂酶添加量为0.003%,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002%,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为0.00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干酪的最佳凝乳及成熟条件。结果表明,以63℃,30min杀菌乳为基础,添加3%的发酵剂,0.01%的CaCl2及40mg/kg的凝乳酶,在32~35℃下凝乳35~40min,干酪的产率可达13.2%。向凝乳粒中添加3%的食盐,然后压榨成型,在温度为8℃,相对湿度80%~85%的条件下,成熟50d,干酪的风味品质良好,pH值4.6,SN为7.29%。在干酪成熟前期(20d),乳酸菌数虽然显著下降,但仍具有较高的发酵产酸活性,pH值降至最低(5.95)。然后,随着蛋白质水解产物的积聚,pH值开始回升,30d后pH值基本稳定在6.10~6.15。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蛋白质水解程度(pH值4.6 SN和12%TCA SN)逐渐增大,从而引起干酪的色泽逐渐变黄,硬度降低,弹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天然切达奶酪和魔芋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魔芋再制奶酪的生产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分析了不同切达奶酪添加比例、魔芋粉的添加量、乳化盐添加量和乳化时间对魔芋再制奶酪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的影响,确定了生产魔芋再制奶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不同切达奶酪(3个月成熟∶9个月成熟)添加比例1∶3,质量分数6%的魔芋粉,质量分数2%的乳化盐,乳化时间6 min。由此制得的魔芋再制干酪,不仅可以保持传统再制干酪的组织状态,并且具有魔芋的滋气味。  相似文献   

14.
以杏仁浆和天然奶酪为原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研制了杏仁再制奶酪的加工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感官检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天然奶酪比例为1:3,乳化盐添加量为2%,乳化时间5 min,杏仁添加量2%,此工艺下生产的奶酪组织紧密、香味浓郁且消费者喜爱度高。  相似文献   

15.
沙葱和油料籽实对绵羊血液、肝脏和胰脏脂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沙葱和油籽对绵羊血液、肝脏和胰脏脂酶活性的影响,为沙葱和油籽用于羊肉品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28只蒙古羯羊,采用完全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精料中添加4%沙葱、3种籽实组合(8%胡麻+2%葵花籽+2%线麻籽)及4%沙葱+3种油料籽实组合(4%沙葱+8%胡麻+2%葵花籽+2%线麻籽)对绵羊血液、肝脏和胰脏脂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添加组均显著提高血清总脂酶活力(P<0.05);沙葱+油料籽实组和油料籽实组显著提高血清HL的活力(P<0.05);沙葱+油料籽实组显著提高血清LPL的活力(P<0.05);3个添加组对肝脏中3个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均显著提高胰脂肪酶活性(P<0.05),其中各项指标均以沙葱+油料籽实组为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温度和pH值对泥鳅成鱼肠道和肝胰脏3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以Folin-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及对硝基苯酚法分别测定泥鳅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活力。研究发现:泥鳅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45℃、35℃;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40℃、35℃。泥鳅肠道及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 7.2。最适温度下,肠道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高于肝胰脏、肠道、肝胰脏A/P值均>1。建议在泥鳅适宜的养殖水温内,应随着水温的升高适当提高泥鳅的投饵量;泥鳅的食性为偏植食性,对糖类具有较好的利用能力,泥鳅的饵料中可适当增加糖类的比重,既可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又节约了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哈氏仿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及非特异免疫能力。分别于哈氏仿对虾养殖的第0、10、17、21、34、63、77、90 天采集样品,测定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肝胰腺中消化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以及非特异性免疫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哈氏仿对虾肝胰腺中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随生长而发生显著变化。碱性蛋白酶活性在养殖10 天出现微弱的波峰,至17 天降至最低,至90 天达到最大。酸性蛋白酶活性在养殖第0 天未检出,从第10 天开始,持续升高,至63天活性最高。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均呈现“波浪式”变化,淀粉酶活性在0天最高,34、77 天出现两个波峰。脂肪酶活性在90 天最低,波峰出现在21、77 天。酸性磷酸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在21 天最低,随后开始上升,分别在77 天与63 天开始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在17 天最低,63 天最高;可在哈氏仿对虾养殖前期0~21 天(体长小于36.00 mm)与养殖后期(63 天始,体长大于57.85 mm)投喂的饵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来提高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契达奶酪、猪肉和淀粉等为原料,加入适量添加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猪肉添加量91%,契达奶酪添加量5%,淀粉添加量1%,精盐添加量2%,白砂糖添加量1%,乳酸菌发酵剂适量。依据此配方制得的发酵肠口感香糯,是集干酪和肉制品的营养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