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剂防治是控制棉铃虫为害的主要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降低治虫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1.合理间作套种。棉花与某些作物通过间作、套种或混种形式合理搭配种植,可以控制或减轻棉铃虫的发生。据报道,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1行玉米,每667平方米有50~60墩,每墩2~3株,可以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粱,可诱集蜘蛛、蚜茧蜂、食蚜蝇、瓢虫、小花蝽等天敌来抑制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棉花或油菜间种大蒜,大蒜挥发出来的大蒜素具有辛辣气味,可使为害棉花或油菜的蚜虫"退避三舍",棉花二代棉铃虫的发生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的非药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间作灭虫 生产实践反复证明,棉田间种或插花种植适量的玉米、高粱、芝麻、芹菜、胡萝卜等,能有效地诱杀棉铃虫,控制棉铃虫的大发生.每亩棉田四周及行间种植200株玉米,能诱集大量棉田天敌在玉米上栖息和繁殖,并能诱集棉铃虫在其上产卵,便于天敌捕食.  相似文献   

3.
玉米诱集带上二代棉铃虫着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棉花同期播种的玉米诱集带可有效诱集一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百株着卵量高于棉田62倍。在玉米上二代卵多集中于植株上部,且幼虫存活率相对低于棉田,便于集中防治,种植玉米诱集带是南疆棉花集中产区综合防治棉铃虫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正> 1992年棉铃虫在河北暴发成灾,棉花受害严重。原因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变动引起的生态效应。防治对策要从农业生态结构考虑,注重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以化学防治为重点,提倡科学用药、采用多种手段,互相配合,综合防治才能提高防治效果,控制危害。 一、农业防治 1.种植诱集带。利用棉铃虫有趋玉米心叶的习性,在棉田种玉米诱集带。高产田亩种300株,中产田亩种100株,可使棉田卵量下降30%左右。一般玉米比棉苗早见卵3~5天,  相似文献   

5.
张敏 《安徽农学通报》2003,9(4):46-46,49
对无为县沿江棉田主要问套复合高效模式的效益、茬口安排作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棉田间作套种应注意采取合理轮作、科学搭配茬口和综合防治棉铃虫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物理诱杀是充分利用棉铃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诱杀成虫,治源清本,把害虫消灭在危害之前。一、玉米诱集带诱杀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可以减少棉铃虫在棉田产卵及幼虫的发生量。据调查,玉米诱集带上棉铃虫的卵量是棉田棉苗上卵量的10~20倍。为达到有效诱集棉铃虫第2、3代产卵,棉田四周种植诱集带,选早熟、中晚熟两个品种,调节播种期,以保证玉米  相似文献   

7.
1992~1993年对冀鲁豫三省60个产棉县(市)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我国北方棉区棉花单产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在于棉田质量下降、投入减少、品种混杂和以棉铃虫为主的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北方棉区棉花单产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增加棉田投入,提高棉田素质,完善麦棉套种的配套技术,搞好以棉铃虫为主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强化常规植棉技术、推广植棉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朝阳县棉田棉铃虫1年发生2代,主害代为二、三代。通过对近年来棉铃虫发生情况调查分析,提出种植方式改变、外区域棉铃虫发生重、天敌种群数量减少、偏重药剂防治、轻视诱杀防治是棉铃虫加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棉铃虫综合防治中强调运用应急防治和长期控制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是我区制约棉花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棉花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棉铃虫危害保证棉花丰收,多年来,我们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文结合棉铃虫危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选育抗虫棉等方面分析了棉铃虫,提出了适合我区的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对我区棉铃虫防治,减少其对棉花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药剂防治是控制棉铃虫危害的关键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一些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整枝灭虫 在棉花蕾铃期,将田间管理时摘除的顶心、群尖以及打掉的无效花、蕾等带出田外,可以明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棉铃虫的寄主植物之一,对棉铃虫具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棉田幼虫及卵量,而且可以比较集中地反映出棉田棉铃虫的基本情况,方便棉农及时防治。笔者结合兵团植保工程研究计划,持续对该地区棉铃虫在玉米诱集带上发生情况进行了多方面调查、监测,将该地区近10年诱集带棉铃虫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建立和完善南疆地区棉铃虫的预测预报体系。一、棉铃虫卵量、幼虫数及蛾量调查方法1.棉铃虫幼虫及卵量调查①棉田中棉铃虫幼虫及卵量调查选择可以代  相似文献   

12.
粮油等作物与棉花插花种植、间作套种或种成诱集植物带,对棉田害虫有明显的生态控制作用。种植诱集植物有双重作用:一是直接诱杀害虫,减轻其在棉花上的发生危害:二是诱集天敌取食害虫。诱集植物比棉花提前播种或同期播种都可,但提前播种效果更好。诱集植物主要是在棉花生育前期利用效果较好,一般在6月底以前铲除,以不影响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是我县制约棉花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棉花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棉铃虫危害保证棉花丰收,多年来,我们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小面积测报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性信息素诱芯与英国进口诱芯的诱蛾效果相当 ,明显优于江苏省金坛激素所的诱芯 ;性信息素对1、2代棉铃虫的诱蛾效果优于树枝把 ,对主要危害世代 3、4代的诱蛾效果低于树枝把 ;田间系统查虫查卵的趋势和发生量拟合度验证了上述结果。但当大面积棉田连片使用性信息素时 ,诱蛾效果与小面积测报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当性信息素区田间蛾量急增进入盛发期时 ,田间卵量同时进入盛发期 ;当性信息素诱盆蛾量累计为全代蛾量 40 %和 80 %时 ,当天或第 2天田间累计卵量也达到全代卵量的 40 %和 80 %。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果比较 ,前者所诱棉田的雄蛾量降低 1.3 6~ 1.45倍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8%~ 44 .75 % ,落卵量减少 9.90 %~ 17.80 % ,幼虫量减少1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 10 %。  相似文献   

15.
<正> 1992年以来,棉铃虫在我国南北棉区连续几年大发生,给棉花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棉铃虫的防治工作。棉铃虫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运用农业防治、诱杀防治、保护利用天敌、药剂防治等手段压低两头,狠治中间,二代保顶,三代保蕾,四代保铃,以控制为害。 1.农业防治 ①冬耕冬灌。无论单作、间(套)作棉田,拔秆后必须深耕细耙,有条件的尽量做到耕灌结合,  相似文献   

16.
<正> 棉花害虫发生程度一般随生态条件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实践表明,棉田合理间种6种作物可明显减轻一些棉花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1 间种高粱。在棉花田中或沟旁栽植少量高粱,可诱集蜘蛛、瓢虫、蝽、食蚜蝇等天敌,这些天敌可有效地控制棉铃虫、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和分析棉铃虫大暴发成灾的原因,研究提出:清理棉田,秋耕冬灌;调控长势,减少危害;多种方法,诱蛾捕杀;千方百计,保护天敌;结合农事,人工除虫;合理用药,提高效果;筛选、使用抗虫棉品种;防治虫害,讲究策略等8项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病虫害主要有棉铃虫、棉蚜等10余种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县大面积种植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在短期内有所缓解,但棉盲椿、棉象鼻虫等次要害虫却逐年上升并成为主要害虫,其他常发性病虫害仍比较严重。1、播种期(1)合理轮作套种,清洁田园,种植诱集作物秋耕冬灌,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2)药剂处理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  相似文献   

19.
灯光和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灯光和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是我国监测和防治棉田棉铃虫两种最普遍的方法,比较两者诱集效率.[方法]2008~2009年,在新疆奎屯垦区124团4 084 hm2棉田的景观尺度上,监测了灯光和杨树枝把两种诱集方法诱蛾数量.[结果]比较平均单诱集源5~8月诱蛾总数,两种方法诱蛾数量呈正线性相关;在长时间跨度和大景观尺度上两种方法诱蛾效果均较稳定,均能较准确反映棉铃虫发生动态;但灯光诱蛾效率显著高于杨树枝把,平均诱蛾数量为杨树枝把的8.6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综合考虑实际使用及经济成本.使用灯光诱集棉铃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更为标准和有效.  相似文献   

20.
药剂防治是生产上控制棉铃虫为害的主要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综合运用一些农艺措施,往往也可以收到良好防治效果。1整枝灭虫在棉花蕾铃期,将田间管理时摘除的顶心、群尖以及打掉的无效花、蕾等带出田外,可使田间卵、虫存量减少40%-60%。2抹卵灭虫在棉铃虫卵盛期,按行逐棵将卵抹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