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在布鲁氏菌病临床检疫中选择可靠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采集的294份牛血清样品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补体结合试验(CFT)进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比较RBT与ELISA,SAT与CFT的符合率及Kappa值,以CFT作为判定标准,比较四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RBT与ELISA、SAT与CFT检测方法的符合率高达到95%以上,且Kappa值均大于0.75。以CFT作为判定标准,RBT和ELISA的敏感性较好,但有假阳性;SAT的特异性较好,但有假阴性。综合比较认为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理想。[结论 ]临床工作中使用RBT或ELISA对布鲁氏菌病进行初筛,用CFT进行复核确诊,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诊断,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依据GB/T18646-2018建立布鲁氏菌病补体结合试验(CFT)方法,对43份牛、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以同一批血清样品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结果为参照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CFT与cELISA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3499,CFT敏感性(M)为65.22%,特异性(T)为70.00%,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羊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测,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势。笔者主要针对前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其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希望能够对防控布鲁氏菌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原分离、免疫学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偏振试验(FPA)、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GA)、补体结合试验(CFT)、新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技术)和PCR技术等,希望可为布鲁氏菌病基层实验室检测的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绪论犬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国内外均有犬感染该病的报道。犬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主要采用国际标准中规定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补体结合试验(CFT)[1]。这些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但由于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操作繁琐、费时,抗原、血清用量较大,试管、吸管反复刷洗,在标本量大的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主要采用细菌学和血清学方法,但因细菌学方法费时、费力、危险性高,血清学方法便成为布鲁氏菌病诊断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利用RBPT、SAT、CFT、i-ELISA和c-ELISA检测试剂盒对27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我国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价值。试验结果表明:RBPT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数量最多;SAT与CFT两种试验方法差异显著,漏检率可达23.17%~24.39%;i-ELISA、c-ELISA方法与RBPT的符合率、阳性检出率均高于SAT和CFT;i-ELISA、c-ELISA方法与SAT和CFT两种方法综合判定结果无显著差异;i-ELISA与c-ELISA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检测猪血清中布鲁氏菌抗体的血清学方法—EDTA(乙二胺四乙酸)血清凝集试验。并应用该试验检测了215份猪血清,并与常规血清凝集试验(SAT)配对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补体结合试验(CFT)阳性的猪血清中,两种试验阳性检出率相同(93%);而在CFT阴性猪血清标本中,EDTA和SAT法的阴性检出率分别为84%及72%。经统计学X~2测验(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由于血清学和细菌学的结果常发生矛盾而使布鲁氏菌病公牛的诊断发生困难,血清学检查证明在昆士兰牛群中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率是低的,1980年在昆士兰地区检查的2.668头公牛中布鲁氏菌病的检出率是3%。本文报导了用34头公牛的生殖器作组织学、细菌学和血清学试验,其中17头依据补体结合试验(CFT) (Anon,1977)或间接血溶试验(IHLT)(Plackett等,1976)判为布鲁氏菌病阳性,其余的来自屠宰场的17头(包括对照在内)为血清学阴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定抗狂犬病抗体水平,笔者选择了在实际中最常用的四种方法:鼠体中和试验(NT)、扩散沉淀试验(ACID)、补体结合试验(CFT)和免疫酶分析(IFA)。病毒检测以红细胞疑集试验(HA)、NT和IFA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布鲁氏菌病的几种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为国家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到的669份血清样本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检测,比较四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RBT、SAT、CFT、ELISA四种牛羊布鲁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一致率较高,Kappa值均大于或等于0.75。RBT敏感性较高,CFT特异性好,而SAT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理想。[结论]用RBT初筛,用CFT和ELISA联合诊断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用单向辐射溶血试验(SRHT),微量间接溶血试验(IHL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牛副结核病的方法,并比较了这三种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CFT)对牛副结核病的诊断效力。结果表明:SRHT、IHLT和ELISA均比CFT敏感,而且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规模的群体检疫。  相似文献   

12.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移电泳和间接酶联免疫法证明,前所获得的抗羊型布鲁氏菌M_(28)菌种杂交瘤细胞株M_(28)1D_2C_1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cAb),只与羊型布鲁氏菌M_(28)、M_3和Y_(90)菌体分子量为20,000的蛋白质组分间发生反应,它是产生McAb的有效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13.
<正>若人感染羊布鲁氏菌病,由于病程较长,且极易反复发作,因此会很难痊愈,若家畜感染此病,则会出现流产以及不孕不育的情况,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1羊布鲁氏菌病检测分析1.1常用的检测方法目前我国针对羊布鲁氏病,采取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RB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SAT(试管凝集试验法)、CFT(补体结合试验法)等,其中虎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种新型、稳定、可普遍应用的布鲁氏菌检测方法,试验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方法与SYBR Green Ⅰ结合,根据布鲁氏菌bcsp31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标有biotin、dSpacer、C3 Spacer的特异性探...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羊血清布鲁氏菌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方法,以布鲁氏菌(B.suis) S2疫苗株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原核载体构建、IPTG诱导,NTA树脂层析柱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布鲁氏菌外模蛋白16(OMP16),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以纯化的OMP16作为包被抗原,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iELISA方法。结果显示,克隆了Omp16基因,表达、纯化了重组蛋白OMP16,该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i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1μg/mL,血清稀释倍数为10倍,酶标二抗的稀释度为1:1 000,TMB的反应时间为30 min。临床样本检测显示,建立的i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符合率达到了93%。本研究建立的iELISA方法能够满足生产实践中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牛群秋季例行检疫,检出来一头公牛携带布鲁氏杆菌,检验过程及讨论分析,说明在布病稳定控制区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为降低动物及人的感染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遵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方法 (GB/T 18646-2002):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补体结合试验(CFT)复合。结果:(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方法结果示(+);(2)布鲁氏菌血和淋巴液涂片检验,淋巴液片中检出布鲁氏杆菌(+),呈红色多数集结细胞内短小杆菌,只有少数在细胞外;(3)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结果显示:1:100(++);结论:该牛确诊患布鲁氏杆菌病。根据目前松原地区布病发展趋势,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予以控制。牛应该预防接种布氏杆菌19号活菌苗。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安全和人类健康,而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为布病的预防、检测和净化提供技术支持。目前针对布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全乳环状实验(MR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偏振测定法(FPA)、补体结合试验(CFT)以及琼脂扩散试验(NH-GD)等。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RBT操作简便,敏感性较高,但环境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ELISA敏感性较高,可一次性检测多个样本,但对仪器要求较高;FPA短时间内能够检测大量样品,操作简单,特异性和敏感性与ELISA相似,但需要专业的荧光偏振仪器;SAT特异性较强,但敏感性不高,操作步骤繁琐;CF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SAT,但试验较为繁琐,耗时长;MRT一般只用于牛奶样本检测,无需采血,特异性强,但对牛奶的质量有一定要求;NH-GD对疫苗免疫样本和野毒感染样本具有鉴别诊断能力,但抗原纯度要求高。因此,RBT、MRT、ELISA、FAP和NH-GD更适合用于布病初筛,而SAT和CFT更加适用于布病复核。未来应探索更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如荧光微球法、半抗原鉴别诊断方法等,以便为布病检测提供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选择科学适用的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检测方法,对1721份免疫布鲁氏菌A19号疫苗18个月后的牛血清,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荧光偏振试验(FPA)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兔抗鸡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多克隆抗体,并对多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分析,本试验利用鸡b0,+AT 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HQ3387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蛋白质理化性质、跨膜区域、二级结构及抗原表位,并设计出1段抗原多肽;构建鸡pET-32a(+)-b0,+AT质粒,原核表达融合蛋白经纯化后,注射于新西兰大白兔,经3次加强免疫后,制备兔抗鸡b0,+AT多克隆抗体,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分析其效价和特异性。结果如下:1)鸡肠道b0,+AT分子质量为53.8 ku,等电点为8.27,编码493个氨基酸,其中含33个强碱性氨基酸残基(K、R)、28个强酸性氨基酸残基(D、E)、235个疏水性氨基酸残基(A、I、L、F、W、V)、122个极性氨基酸残基(N、C、Q、S、T、Y);经推测,b0,+AT有12个跨膜螺旋结构,由32.05%α-螺旋、25.96%延伸链和41.99%无规则卷曲组成。2)成功构建了鸡pET-32a(+)-b0,+AT质粒并获得兔抗鸡b0,+AT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可达到1∶204 800,且特异性较好。3)利用制备的兔抗鸡b0,+AT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肠道组织膜蛋白为抗原,采用Western blot验证获得预期的特异性条带,一抗稀释比例为1∶4 000。结果提示,本试验成功制备了与膜蛋白b0,+AT特异性较好的多克隆抗体,同时其在鸡肠道组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把血样采集于滤纸上做补体结合试验(CFT)、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免疫印迹试验和快速卡片凝集试验以诊断牛边虫病,并通过与用常规法采血样做试验相比较,对其可行性予以肯定。将滤纸干血浸泡于含0.05%吐温-20的PBS中洗脱,达到初稀释度1∶10。将此洗脱血样用于Dot—ELISA或免疫印迹试验,其反应结果与用常规法采的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