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当量积温的概念,用实测资料说明了当量积温的求算方法,并为积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冬艳  谷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40-14941
利用大连市近6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对稳定通过≥0℃、≥10℃的积温和积温日数及其变化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大连市农耕期各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来大连市稳定通过≥0℃、≥10℃的积温和积温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稳定通过0℃积温、积温日数比稳定通过10℃的上升趋势显著。除第1个30年稳定通过0℃积温呈非常缓慢的递减趋势外,其余各时间阶段通过0和10℃的积温呈递增趋势,且前期递增趋势较弱,后期增强,第3个30年最强。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日数各阶段均呈递增趋势,后期较前期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1951~2007年营口市稳定通过0℃、10℃积温和积温日数及其变率的分析表明:(1)近57年来营口市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及积温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积温日数比通过0℃的递增趋势要强。(2)各阶段稳定通过O℃和10℃积温变化趋势不同,第1个和第2个30年呈现递增趋势较弱、第3个30年和最近30年呈强递增趋势。(3)近57年营口市稳定通过0℃和10℃积温日数递增变化中,后期递增趋势较前期更为显著:最近30年营口市稳定通过0℃和10℃积温递增趋势显著加强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进一步加强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崔继光 《农学学报》2011,1(6):12-15
为了研究水杨酸对木槿种子萌发及子叶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试验在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设置4个水杨酸浓度处理,即S1:30 mg/L,S2:60 mg/L,S3:120 mg/L,S4:240 mg/L,1个对照(CK),3次重复。结果表明:木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在0~60 mg/L范围内逐渐升高,浓度高于120 mg/L时降低;S1处理胚根加长生长量高于对照,其余处理低于对照;S1处理子叶内电导率高于对照,其余处理低于对照;所有处理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保护酶活性均低于对照;水杨酸处理可以提高子叶内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水杨酸浓度在30~120 mg/L范围内可以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浓度达到240 mg/L时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分析认为,60~120mg/L的水杨酸处理对促进种子发芽以及提高幼苗抗性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5.
运用黑龙江垦区红兴隆地区12个气象台站,纵跨三江平原6县2市42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农作物生长期间最大可利用≥10℃积温,消除了无效积温部分,提出了黑龙江垦区红兴隆地区农作物≥10℃热量资源的最大利用值域。  相似文献   

6.
<正> 掌握紫花苜蓿适宜的播期,是获取高产草量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之一。1986—1987年,我们对紫花苜蓿的播种、萌动、露土、出苗的时间以及积温进行了观测,探讨利用积温指标确定其最适播期,供牧草生产参考。一、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渑池县畜牧场。试验地为红粘土,肥力低,前茬玉米亩产100公斤,土壤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贵州省黔西南州热量的分布和变化,促进种植业合理布局及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采用5d滑动平均法研究贵州省黔西南州1981 2014年≥10℃积温和积温日数的分布规律与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4年黔西南州≥10℃积温和积温日数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性变化达显著水平;≥10℃积温和积温日数从北至南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南部增幅较北部明显,二者的空间分布较一致.≥10℃积温和积温日数变化除贞丰县呈减少趋势外,其余地区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望谟县≥10℃积温增加最明显,晴隆县≥10℃积温日数增加最明显.年平均气温升高1℃,则≥10℃积温将增加101.3~503.7℃·d,≥10℃积温日数将延长1.5~20.7 d.  相似文献   

8.
近54年临汾市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文义  缪启龙  段春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13-12615
利用临汾市1954年1月~2007年12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临汾54年来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冷积温和热积温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54年来临汾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尤其是春、冬季升温显著,且冬季升温大于春季升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冷积温显著上升,年极端最高气温和热积温略有上升;冷冬皆分布在80年代以前,而暖冬主要分布在90年代以后;凉夏主要分布在80年代,酷暑主要分布在80年代以后;90年代以来酷暑和暖冬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兴安岭地区1961—2015年气温资料和有关再分析资料,采用距平标准差比值和合成分析等方法,计算研究区逐年负积温,负积温起始日期、结束日期和持续日数,并分析负积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挑选出负积温异常年份分析环流异常。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年负积温空间分布呈南-北型分布,中部为负积温东西梯度比较大的过渡区域,由北向南负积温绝对值减小,从-3400^-1400℃,南北相差2000℃;持续日数、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也呈同样的空间分布,纬度越高,负积温出现时间越早,结束时间越晚,南部地区在当年10月末出现,次年3月末结束,而北部地区在当年10月初出现,次年4月下旬结束;纬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从南向北持续日数为145~195 d。近55 a整个研究区负积温呈上升趋势,并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一次显著的突变,负积温绝对值减小,由冷变暖,且纬度越高温度变化越大,变暖越显著。大气环流分析,异常冷的年份中高纬度低温中心加深南下,东亚大槽加深变宽南下影响研究区域,西北风加强有利于冷空气的输送;异常暖的年份则相反,不利于负积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浅谈第三四积温带玉米品种的应用和播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观察无刺卡因、皇后、西班牙以及杂交种四个类型的菠萝品种(编号),第一造自然抽蕾果历时1009.8--1209.7天,总需积温12488.4--14677.8℃;其中无刺卡因的夏威夷品种历时最长(1209.7天),需积温最多(14677.8℃);西班牙的台湾土种次之,分别为1083.2天和12963.5℃;皇后类的菲律宾品种历时最短(1009.8天),需积温最少(12488.4℃)。菲律宾种吸芽萌发早,生长快,产量高而稳定,性能最好;4312次之;夏威夷高产,但吸芽萌发迟,生长慢,不稳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线性生长假设利用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积温是评估区域热量资源和测算生长发育进程的重要指标,准确计算日积温是作物模型中有效模拟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科学调控田间水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基于生物生长发育速率对温度的线性假设和日极端温度论述了目前流行的2种日积温模型的利弊,并在正弦模拟温度日变化计算小时温度的前提下,引进以时积温改进日积温模型的方法.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日均温法可能导致真正的日积温被高估或低估和日极值法可能高估日积温,然后以实例分析和论证了3种日积温模型与真正的日积温间的差异,得出时积温方法计算日积温误差相对最小的结论.为准确估算日积温,建议基于线性假设和日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时采用这种时积温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优化生长假设利用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温是评估区域热量资源和测算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的重要指标,准确计算日积温是作物模型中有效模拟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科学调控田间水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以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反应的优化假设为前提,对比分析基于日极端温度通过日均温估算日积温的2种方法、温度日变化正弦模拟得到小时温度并以时积温改进日积温模型的方法,与温度日变化曲线和三基点温度围成的真实有效的日积温的差异.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日均温法可能导致真正的日积温被高估或低估和日极值法可能高估日积温,然后以实例分析和论证了3种日积温模型与真实有效的日积温间的差异,得出时积温方法计算日积温误差相对最小的结论.为准确估算日积温,建议基于优化假设和日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时采用时积温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为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匙吻鲟资源,对匙吻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对匙吻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产卵、取精,进行干法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在双简解剖镜下观察与研究,并用体视显微镜辅助拍摄并记录.结果表明,匙吻鲟的成熟卵为多黄卵,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匙吻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心脏搏动期、孵出期.在水温为22~25℃时,匙吻鲟胚胎发育需要90 ~96 h,总积温为2112~2250℃·h.孵化出的仔鱼全长7.05~7.32mm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我省积温异常升高,然而品种繁育速度跟不上,目前应用品种与实际应用有效积温相差150—200℃,出现热量严重浪费,高积温热量同时导致品种退化、早衰、减产,甚至淘汰。本文以二积温带有代表性的方正样本资料论证。使广大农户了解应用气象,大胆选用晚熟高产优质品种,使我省农业专家尽快的培育适应现代农业气象新品种,为我省增产增收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霜冻、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对柴达木盆地高原藜麦在播种期至幼苗期的影响,其结论可为藜麦播种期预报提供数据指导。通过人工环境模拟试验和自然环境模拟实验资料以及同期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青藜1号在播种至6叶的生长期与地温、草温以及≥0 ℃的积温、<0 ℃负积温、最低温度持续时间等低温强度关系的分析。得出此次高原藜麦试验田内幼苗期生长的下限达到-10 ℃,且低于0 ℃的持续时长在14 h左右时藜麦幼苗会进入休眠期,最低温度低至约-14.0 ℃,0 ℃以下的低温持续达15 h时会使藜麦幼苗致死枯萎。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6,(1):145-146
本文对阿荣旗近56年稳定通过各界限积温分析,得出≥0℃、≥5℃、≥8℃、≥10℃、≥12℃和≥15℃积温逐年代增高,积温初终间日数逐年代增多。积温初日提前,终日推迟。≥0℃、≥5℃、≥8℃、≥10℃、≥12℃和≥15℃积温80%保证天数为193天、163天、140天、127天、113天和85天;80%保证积温为2763.1℃、1609.0℃、2432.4℃、2286.3℃、2088.8℃和164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