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两段育苗秧苗素质好,带蘖率100%,物候期提前,提早成熟2~3d,产量平均为10509.6kg/hm^2.比对照高3729.7kg/hm^2。并简要阐述了两段育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玉米纸筒育苗移栽对玉米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纸筒育苗移栽可使株高矮化,德位降低,提高栽培密度,密度较直播4.5万株/hm2增加到6.5万株/hm2,产量可由直播对照的11946.4kg/hm2啬到15444.2kg/hm2,增加了29.3%,纸筒育苗移栽是玉米生产的一项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地膜打孔育苗技术是在隔离层育苗和软盘育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了几项育苗技术的优点,降低育苗成本,节约用水,能在地温低、湿度大、盐碱较重的地区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经过16a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节约育苗水20%左右,降低育苗成本120元/hm2,平均增产450kg/hm2。  相似文献   

4.
水稻"两段"育苗不同品种筛选试验,设置了垦稻10、松粳6号、哈99-774两段育苗试验处理,以当地品种莎莎妮常规栽培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两段育苗均表现为秧龄长,秧苗素质增强,返青、分蘖、抽穗早。其中垦稻10和松粳6号品种熟期适宜,产量分别是652.3、635.6 kg/667 m2,较海伦市常规品种增产152.9、136.5 kg/667 m2,纯增效益225.2、195.7元/667 m2,99-774品系没能安全成熟。  相似文献   

5.
水稻“两段”育苗不同品种筛选试验,设置了垦稻10、松粳6号、哈99-774两段育苗试验处理,以当地品种莎莎妮常规栽培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两段育苗均表现为秧龄长,秧苗素质增强,返青、分蘖、抽穗早。其中垦稻10和松粳6号品种熟期适宜,产量分别是652.3、635.6 kg/667 m^2,较海伦市常规品种增产152.9、136.5 kg/667 m^2,纯增效益225.2、195.7元/667 m^2,99-774品系没能安全成熟。  相似文献   

6.
玉米地膜育苗定向栽培技术能增产1 575 kg/hm2,增收2 076元/hm2,解决了玉米一播全苗的问题.通过试验和示范,形成了集成技术体系,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2014年,在常宁烟区开展了烤烟工厂化育苗大棚套小棚增温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大棚套小棚育苗的盘面和水体平均温度均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大棚套小棚烟苗生长势较强,烟苗茎叶和根系的鲜重与干重均有增加;大棚套小棚育苗的大田产量和产值分别为2308.8 kg/hm2、50 184.75元/hm2,与对照相比,增产6.03%,增值5.61%。  相似文献   

8.
李贵臣 《北方水稻》2012,42(5):29-31
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的播种时期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3月20日播种产量最高,为9 252.0kg/hm2,其次是3月15日播种,为8 899.0 kg/hm2,因此在这个积温带的播种时期应控制在3月15~20日之间,以3月20日播种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玉米施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和2018年对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农户进行施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017年和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6 415 kg/hm2和6 216 kg/hm2。两年农户平均施氮量分别为208 kg/hm2和197 kg/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30.8 kg/kg和31.6 kg/kg,两年农户施氮量偏高和过高比例总和分别为57.1%和45.4%,黑龙江地区玉米施氮过量。2017年和2018年磷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78 kg/hm2和81 kg/hm2,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82.3 kg/kg和76.7 kg/kg,施磷量适宜农户比例分别为61.3%和65.8%,农户在施磷量方面表现较好。2017年和2018年钾肥平均用量为52 kg/hm2和55 kg/hm2,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23.4 kg/kg和113.1 kg/kg,两年钾肥施用过低的农户比例分别为58.1%和50.7%,黑龙江对于钾肥施用量需要提高。通过优化施肥估算,黑龙江省每年可减少氮肥施用量80万~100万t,每年可减少磷肥施用量27万~40万t。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两段育苗试验研究表明,提前育秧争取有效积温,延长苗期生长期,可实现水稻高产。该项技术可以减少支出80~100元/hm2,增产40%左右,是一项有效的节支增收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少耕直播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光江 《作物研究》2003,17(2):96-96,98
再生稻栽培技术,是一种轻型栽培技术,因其省工省种高效,而深受农民的青睐。1998年道县富塘乡曹家村少耕直播中稻-再生稻0.38hm2,两季产量12130kg/hm2,其中再生稻产量达4500kg/hm2。2002年,全村少耕直播中稻-再生稻面积23.1hm2,占全村稻田面积的92.7%,两季产量12000kg/hm2。2002年,全县此项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000hm2,两季产量11500kg/hm2,其中再生产量3000kg/hm2。1 少耕直播栽培的好处1.1 再生穗多少耕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不仅节省秧田,而且节约了种子。每公顷用杂交种量18.7~22.5kg,而常规栽培法两季用杂交种量每公…  相似文献   

12.
紫苏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紫苏规模化栽培,寻找经济效益高且合理可行的栽培方法,比较5种不同种植方式(育苗移栽、点播、条播、机耕撒播、机耕机播等不同栽培方式)的效益。结果表明:育苗移栽方式的产量最高(1 675.5kg/hm~2),但成本也最高(15 924元/hm2),经济效益(10 884.0元/hm~2)最低。机耕机播和机耕撒播产量分别为1 372.4/hm2及1 317.3kg kg/hm~2,单位成本为5 202元/hm~2及5 952元/hm~2,经济效益可达16 756.4元/hm~2及15 124.8元/hm2,显著优于育苗移栽、点播、条播3种栽培方式。机耕机播适宜于大面积的生产区域,而机耕撒播适宜于山区坡地及土地面积较小区域,两者都是较理想的栽培方法。此外,不同种植方式对紫苏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穗数、主穗粒数影响较显著,但对株高、千粒重、籽粒含油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机条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机条播油菜播期、密度、薹肥施用水平及不同播栽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机条播油菜可以获得与常规育苗移栽相近的产量,适宜种植密度为30.0×104~37.5×104株/hm2,播种期以9月20日至10月10日为宜,抽薹期适宜施N量为70.5~105.7kg/hm2.(2)与育苗移栽相比,机条播油菜生育期缩短,个体生长量较小,单株角果数较少,但单位面积总结角数相近,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大.(3)机条播油菜降本增效作用明显,成本降低592.5元/hm2,经济效益增加973.5元/hm2.  相似文献   

14.
对豫南稻区不同施钾处理在水稻、小麦和油菜三种作物上的产量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处理增加效果明显,其中稻田和麦田施钾124.5kg/hm2处理,油菜田施钾186.75kg/hm2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最明显。水稻、小麦、油菜分别在施钾146.6kg/hm2、145.6kg/hm2、183.6kg/hm2时的产量最高,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6869.3kg/hm2、3517.1kg/hm2、2424.2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江苏省沛县小麦主体推广品种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从而制定科学的肥料运筹方案。[方法]通过历时3年的"3414"试验,科学分析试验数据。[结果]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资料,得到江苏省沛县淤土种植小麦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为:氮225.0kg/hm2、磷75.0 kg/hm2、钾60.0 kg/hm2;两合土种植小麦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氮232.5 kg/hm2、磷67.5 kg/hm2、钾90.0 kg/hm2。[结论]研究结果为江苏沛县大面积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谢树鹏 《中国稻米》2015,(2):40-43,47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黑龙江绥化对垦稻12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垦稻12在种植密度为27.7万丛/hm2,氮、磷、钾施肥量为92.36 kg/hm2、37.5 kg/hm2、75.8 kg/hm2时产量最高,达9 266.8 kg/hm2;在种植密度30.5万丛/hm2,氮、磷、钾施肥量为70.0 kg/hm2、50.3 kg/hm2、90.9 kg/hm2时的食味品质分最高,为84.8分。  相似文献   

17.
棉花板地精量播种省工管理种植技术2015年在江西省九江县江洲镇示范应用80 hm2,与当地常规种植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一是成苗率相当,均在98%以上;二是可节约人工成本52.5个/hm2;三是籽棉增产492 kg/hm2,增产幅度9.7%;四是节本增效7231.8元/hm2以上。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新技术,适合在江西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祝旭东 《北方水稻》2006,(Z1):95-97
经2004、2005两年试验示范表明,在保水保肥地块上施用长效肥,其中纯养分N142~234kg/hm2,P2O547 kg/hm2、K2O47kg/hm2完全能够满足水稻8439~9690kg/hm2产量的养分需要,且能平稳供肥,比常规施肥节省纯氮40~161kg/hm2,“宜农”牌长效肥节肥多。漏水地块,在基施长效肥基础上,仍以补追一次氮肥为宜,追施纯氮45.0~67.5kg/hm2就能满足水稻产量需要。此项技术可以减少劳动成本,提高效益,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在生产上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19.
桂糖42号是我国甘蔗推广面积最大的自育品种,探讨该品种的氮肥需求特性,可以为指导该品种在蔗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在分蘖前施用不同水平的氮肥(CK:尿素0 kg/hm 2;低水平:尿素150、300 kg/hm 2;中水平:尿素450 kg/hm 2;高水平:尿素600、750 kg/hm 2),研究不同氮肥水平甘蔗内源激素含量(GA、CTK、BR和ABA)、产量和糖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下甘蔗产量顺序为150 kg/hm 2>300 kg/hm 2> 0 kg/hm 2>450 kg/hm 2>600 kg/hm 2>750 kg/hm 2,其中150 kg/hm 2和300 kg/hm 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40%和2.54%(P<0.01),超过300 kg/hm 2施肥量后甘蔗产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量下的每公顷含糖量从大到小顺序与产量顺序相同,但施氮肥多少不同不会对糖分产生影响;经济效益顺序为150 kg/hm 2>0 kg/hm 2>300 kg/hm 2>450 kg/hm 2> 600 kg/hm 2>750 kg/hm 2;不同施氮肥水平下GA含量和BR含量的表现一致,在150 kg/hm 2施肥条件下达到最高值,随后随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ABA则呈相反趋势,即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CTK则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油菜生产上施肥过量与不足并存,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运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一年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密度(375 000株/hm2)直播油菜氮磷钾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通过建立施肥与产量间的效应函数方程,得出供试条件下油菜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桂林试验点油菜产量2 416.3kg/hm2,施用量为N 118.5 kg/hm2、P2O5 36.5kg/hm2、K2O 60.6 kg/hm2;枝江试验点油菜产量3 095.1kg/hm2,施用量为N 176.3 kg/hm2、P2O5 73.0kg/hm2、K2O 100.6 kg/hm2;玉龙试验点油菜产量4 474.3kg/hm2,施用量为N 256.7 kg/hm2、P2O5 88.1kg/hm2、K2O 137.7 kg/hm2。结论认为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油菜品种在该区域生长发育的生态学特征,以及肥料的边际利润率、肥料和产品价格是油菜推荐施肥的重要依据,不能简单依据供试土壤基础肥力进行油菜推荐施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