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南省几种主要禾谷类作物丝核菌的鉴定及交互侵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细胞核快速染色鉴定及与日本生越明博士的标准丝核菌株配合测定,分离自河南省小麦,玉米,水稻,谷子和高染等作物纹枯病斑上的丝核菌株分属于双核丝核菌和多核丝核菌2大类,以多核丝核菌为主。其中小麦丝核菌株为双核丝核菌的AG-B(0)融合群,玉米和水稻丝核菌株均为多核丝核菌的AG-1-IA融合群,谷子和高梁丝核菌株分别为多核丝核菌的AG-1-IC融合群和AG-5融合群。大田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川、滇、黔、藏的代表地区,采集植物及土壤样品812份,分离出具丝核菌特征的菌株361株。根据菌丝细胞宽度,细胞核数目等,鉴定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229株,双核丝核菌132株。将立枯丝核菌分离菌与已知融合群菌株分别配对进行菌丝融合试验,结果有207株分属于AG-1,AG-2,AG-3,AG-4,AG-5,AG-6,AG-77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频率最高(67.7),AG-1次之(22.7)。AG-6,AG-7为我国首次记录。还有22株不与现有已和融合群发生融合。立枯丝核菌在西南地区地理分布很广,寄主或基物种类多。在海拔300-3760m的高度范围及pH5-8的土壤中都有发现,但在300-1000m的高度,pH6-7.5及0-10cm的土壤中分布更丰富。季节变化对土壤中主要融合群的分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河南丝核菌分组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小麦、玉米,水稻和土壤中共分离出39个丝核菌株,其中有双核菌株22个,多核菌株16个,经与标准菌株配合测定,可划分为9个融合组,有2个菌株待定,这9个融合组是AG-D组11个,AG-1-1A组6个,AG-Ba组5个,AG-E组5个,AG-4组3个,AG-5组2个;AG-6组2个,AG-A组1个,AG-7C组1个,小麦上的多为AG-D组,玉米,水稻上的为AG-1-1A组,土壤中的较复杂,小麦上的分  相似文献   

4.
从江苏省玉米主产区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盐城、南通和扬州市的19个县(市)的春、夏玉米上,共分离出7株纹枯病菌株。经菌丝融合群测定,它们属立枯丝核菌AG1菌丝融合群中的两个亚群:AG1-IA和AG1-IC。  相似文献   

5.
1996~1997年从新疆各植棉区采集表现烂种、烂芽和烂根的病样1548份,共分离出1187个菌株,其中以丝核菌和镰孢菌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菌株总数的42.0%和42.9%;其次是链格孢菌和根霉;黑色根腐病菌、腐霉和毛霉等出现频率较低;丝核菌中立枯丝核菌占绝对优势,立枯丝核菌中AG4为优势菌群,已鉴定出5种镰孢菌: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茄病镰孢菌(Fusariumsolani)、半裸镰孢菌(Fusariumsemitectum)、锐顶镰孢菌(Fusariumacuminatum)和串株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前两者较常见。致病性测定证明,立枯丝核菌的AG4致病力最强,黑色根腐病菌次之,镰孢菌的致病力较低,链格孢菌、根霉和毛霉的致病力弱。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小麦及玉米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5年采自河北省10个县(市)的130株小麦丝核菌及采自6个县(市)的21株玉米丝核菌进行了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对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菌株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为:PDA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水琼脂培养基。在pH值为4~9时丝核菌均能良好生长,pH值为6时生长速度最快;通过番红0.KOH染色观察发现1330株小麦分离菌株中有双核丝核菌122株,占93.85%,多核丝核菌8株。占6.15%;21株玉米分离菌株中双核丝核菌2株,占9.52%,多核丝核菌19株,占90.48%;选取典型的丝核菌菌株进行了盆栽小麦、玉米相互接种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菌株间致病力强弱存在明显差异,且丝核菌对原寄主的致病力强。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1995年,对四川和贵州两省的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四川,贵州两省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以1号小种为主,占鉴定总数的74.1%,2号小种占11.8%,3号小种占4.3%,还有4号小种存在,占3.5%,未定的新生理型占6.2%。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1995年从云南省不同地区采集烟草黑胫病标本,经分离鉴定共获得烟草黑胫病菌104个菌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烟草疫霉菌的A2交配型在云南省占绝对优势,分离到的104个菌株中,89株为A2交配型,占总数的85.6%;14株A6交配型,占13.5%;1株为A1A2交配型,中0.9%。对同宗配合烟草疫霉菌株的同宗配合性状在无性有有性后代的遗传测定结果表明,该性状可在游动孢子后代和卵孢子后代稳定  相似文献   

9.
从吐鲁番盆地土样中分离到的稀有放线菌,经鉴定分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小双孢菌属(Microbispora)、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双孢放线菌属(Actinobispora)、诺卡氏菌属(Nocardia)及未鉴定的诺卡氏菌形放线菌(Nocardioformactinomystes),其中小单孢菌为优势菌。稀有放线菌细胞壁组成Ⅱ型和Ⅳ型的菌株分别占47.4%和39.5%,Ⅲ型较少。在分离到的菌株中,能水解淀粉的占60.5%,能分解纤维素的占63.2%,抗G+菌的占23.7%,而对G-菌和真菌均无抗性。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小麦纹枯病菌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四川41个县(市)的小麦纹枯病标样中获得112个丝核菌株。其中,双核丝核菌130个,占98.48%,均属 Rhizoctonia cerealis,即 AG-D 群;多核丝核菌2个,占1.52%,分属 Rhizoctonia solani AG-1群和 AG-2-1群。除双核与多核间有显著差别外,双核丝核菌 AG-D 群的7个菌株间的培养性状在一些方面亦有较大差异。这说明群内尚有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丝核菌细胞核染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比较了5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丝核菌(Rhizoctonia)菌株细胞核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番红O-KOH的染色效果最好,Giemsa、苯胺蓝-甘油次之,染色效果最差的是苯胺蓝-乳酚油及曲利苯蓝-乳酚油。用番红O-KOH染色方法对分离自13种作物的57个丝核菌菌株进行细胞核染色,其中3个菌株为双核丝核菌,其余54个菌株为多核丝核菌。  相似文献   

12.
Frankia共生固氮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NA-DNA杂交方法,分离细枝木麻黄的Frankia菌株Cc01的nif克隆pCc1GX,赤杨内生菌株At4的nif克隆pAt1GX及沙棘的FrankiaHr18的nif克隆pHr18GX、pHR11-③GX。用基因功能互补法,从Frankia菌株At4的基因文库中分离到二个可能可互补豌豆根瘤菌nod基因功能的克隆pAt2GX、pAt3GX,并制作了pAt2GX、pAt3GX的亚克隆,予进一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从内蒙古半荒漠草原带达茂联合旗和苏尼特右旗的牧民家庭中采集乳样,进行乳酸菌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乳样中共分出44株乳酸菌,其中乳链球菌2株,占分离总数的4.4%,乳脂链球菌1株,占分离总数的2.3%。所测试的菌株符合相应菌属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反应标准,同一种的不同菌株间的糖发酵试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项研究从辽宁省5个市县收集到93个菌株,经菌丝融合测定均为立枯丝核菌的AG1-IA群,没有发现其它菌群的菌株,说明引起辽宁省玉米纹枯病的病原菌为R.solani的AG1-IA菌。对5个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进行苗期和成株期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玉米苗期比较抗纹枯病的侵染,病指数大都小于1;(2)不同玉米品种(或品系)对玉米纹枯病存在抗性差异,以沈试28抗性最强,沈试18次之,而以沈试29最感病  相似文献   

15.
草莓根病病原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草莓死秧在草莓种植区逐年加重,据1992和1993年2年调查统计,促成栽培草莓轻病区死秧20%~30%,重病区死秧50%以上,有些棚几乎绝收。经对病株采样、分离、鉴定目前已知有5种主要致病菌,它们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三毛孢属(Robillarde)、镰孢霉属(Fusarium)、枝顶霉属(Acremonium),经统计丝核菌属出现频率最高,为50.4%,其次为拟盘多毛孢属,出现频率为21.9%.  相似文献   

16.
地被菊挥发油化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GC,GC/MS联用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四种地被菊花的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共分离出54个组成,鉴定了39个组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7.59%-96.77%。樟脑,桉叶油素是四种地被菊共有的主要组成成分,樟脑含量在16.12%-58.06%,胺叶油含量在8.81%-29.56%,此外含量比较高的成分有,2,6,6=三甲基,2,4-环二烯-1-的酮含量为18.07%,龙脑含量为12.7%、异龙脑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提取鸡血清IgG及纯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Na_2SO_4和(NH_4)_2SO_4两种盐沉淀鸡血清r-球蛋白,再经SephadexG200柱和DEAE-32柱进一步纯化,将获得的IgG利用免疫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盐析方法获得的r-球蛋白经SephadexG200柱分离获得高纯度的鸡IgG,DEAE-32柱经0.1MPBS(PH7.4)洗脱,2MNaCl解离获得的IgG纯度较差。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蓝型油菜试管苗下胚轴和幼叶分离的原生质体,在含2.4-D0.8mg/1,NAA0.5mg/1,6-BA0.5mg/1的改良BG培养基中浅层液体和固体平板培养6天,分裂细胞为8%-20%,至15天形成32细胞的细胞团。愈伤组织在含NAA0.2mg/1,IBA0.1mg/1,6-BA1.0mg/1的MS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基上培养3-4周,产生不定芽,并在附加IBA0.5mg/1,6-BA0.2m...  相似文献   

19.
1991年我国小麦秆锈除四川、河南省局部流行外,其它地区发生较轻,本年度标样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41个县,涉及到94个小麦品种。经分离,鉴定了菌株197份,其中小种21C3出现频事为85.3%,34为8.7%,34C2为4.5%,34C1为1.5%;致病类型21C3-CKH出现频率为57.4%居首位,其次为21C3—CKR,为23.4%。在利用197个菌株对41个Sr单基因系的毒力频率测定中,没有发现对Sr9c,11和21有毒力对菌株;对Sr25,26,30,31,35和38的毒力频率均在2%-6%之间,结果与1990年相似。  相似文献   

20.
闽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闽北地区几个大型养鸡场的发病鸡群的病、死鸡的内脏和死胚中分离到118株大肠杆菌,对其进行了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其中有76株具有致病性,占分离菌的64.4%;除了14株未能定型外,共鉴定出62株分离菌的O血清型,这些定型菌株共11血清型,以O78、O2、和O1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鉴定菌株的38.7%、19.4%和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