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装备技术》2005,31(6):F0004-F0004
“神露”牌龙潭青锋茶是龙潭林场于1994年创制的扇形茶之一。外形扁平挺秀显锋,匀整光滑绿润,犹如青锋利剑;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香气爽,滋味醇鲜,耐冲泡。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漫反射式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模式识别的碧螺春茶真伪鉴别方法。试验以漫反射式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碧螺春茶样图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优选特征图像,并利用灰度共生矩阵从中各提取4个纹理特征参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模式识别方法构建茶叶真伪鉴别模型。训练和预测集的判别率分别达到100%和96.25%。研究表明,利用漫反射式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方法鉴别碧螺春茶品质真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黄亚芳  董苾莉 《南方农机》2023,(13):81-82+86
白化茶氨基酸含量较高,茶多酚、酚氨、叶绿素含量低,鲜爽甘甜,不苦不涩,风味独特,口感完美,且安吉白茶茶树种质资源类群分类丰富,在饮用、食用、药用、榨油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空间。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白化茶系列中安吉白茶的品种产品开发及其关键技术,介绍了低温敏感型白化茶、光照敏感型白化茶、生态不敏感型白化茶3种白化茶系列品种,阐述了白化茶中生化成分的总体特征,剖析了白化茶系列品种产品的摊青、杀青、揉捻、烘焙等方面的制作加工工艺,并对白化茶的未来开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白化茶系列品种产品都具有极高的饮用、食用、药用价值,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发与应用前景广阔,对白化茶系列品种产品进行详细分类,有利于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德红茶     
红茶曾经是珠三角地区最传统的茶种,具有其他品种茶叶所没有的“随和”脾性,能与糖、奶和果汁等交融,因此又是全世界最普及的茶种之一。风光如画的英德市,是广东最大的红茶产区,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英德红茶”是与“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三大红茶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耐密抗倒性不同的品种(稀植大穗品种JK 518和JK 519、耐密抗倒品种XY335和CS 1;中等耐密品种ND 108)为材料,设5个密度处理,研究玉米茎秆的穿刺强度(RPS)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群体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随生育期递进而增强,不同耐密性品种间随种植密度变化有较大差异。茎秆基部节间的穿刺强度随群体密度增加呈线性递减。茎秆节间RPS随着节位的上升而呈二次函数递减;不同耐密性品种间RPS以抽雄-吐丝期差异明显,以穗位以下节间,尤其第3~6节间表现差异较大。玉米抽雄前茎壁增厚早、  相似文献   

6.
<正>1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现状丽水市莲都区具有适合不同茶叶品种栽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所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全区现有茶园面积1 867 hm2,2012年产量392 t,产值近3 50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达276 t,占全年总产量的70.4%,产值3 100多万元,占全年茶叶总产值的88.57%。茶叶加工以春季名茶为主,加工类型有扁茶、碧螺春、香茶等。近几年莲都区开始逐渐推广名优茶机械加工,  相似文献   

7.
1.品种选择 接穗选用优质、高产、耐低温弱光、抗病及适宜嫁接的黄瓜品种博耐33C。砧木品种为云南黑籽南瓜。一般每0.067hm。需砧木种子1.5kg,黄瓜种子0.2kg。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病毒病的一种,近年在我省发生比较普遍,且逐年加重,对水稻增产增收造成很大威胁,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防治。前期发病先在心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后向上扩展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或斑纹,糯、粳稻和高秆籼稻品种心叶变黄绿色、柔软、卷曲、下垂。分蘖期发病,一般先在心叶下1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色条斑,老叶仍保持正常绿色,至抽穗时常常形成枯孕穗或小穗头,枝梗及颖壳扭曲畸形。拔节后发病,仅在剑叶下部,发现黄绿色条点或条纹。穗部显畸形,很少结实。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地区地形特点、玉米种植模式及玉米品种,根据现有玉米收获技术设计了小型玉米收获机,阐述了整机、传动系统、摘穗装置、剥皮装置、切碎还田装置的设计及特点。对整机部件进行合理配置,使整机的设计结构紧凑;摘穗辊采用金属与橡胶两种材料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摘穗过程中玉米果穗的损伤率;对剥皮装置进行设计及优化改进,有效提高了玉米苞叶剥净率,降低了玉米果穗的损伤率及玉米籽粒破碎率。田间试验表明:机具作业状态符合玉米收获机行业标准,平均损失率为3.5%,苞叶剥净率为88.6%,籽粒破碎率≤1%,回转式切碎装置对玉米秸秆的切碎效果较好,可为云南地区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提高黄瓜抗逆性 (1)选择适宜品种嫁接换根应采用耐寒、抗旱、早熟、耐弱光的品种做接穗。用云南黑籽南瓜做砧木进行嫁接,可提高黄瓜植株的抗逆性并增加抗病能力,使生育期延长,不易衰老。  相似文献   

11.
茶余饭后     
西湖龙井 产于杭州西湖的龙井村。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著称。 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其特点是:白毫显露,银绿隐翠,叶茅幼嫩,卷曲似螺,清香袭人。 武夷岩 产于福建武夷山。具有“活、甘、清、香”四大特色。 屯溪绿茶 产于安徽屯溪。该茶条索壮实,色泽绿润光洁,香气清柔,汤色碧秀。  相似文献   

12.
茶叶茶梗的计算机在线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茶叶茶梗在颜色、形状和重量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一种茶叶茶梗计算机在线识别新技术。该技术采用颜色、形状和重量三要素,光学、机械分选相结合,实现对茶叶茶梗多维模式识别。分类阈值可根据茶叶品种和分级要求在线调整。利用茶叶自除尘机理解决了茶尘对光路的阻塞问题。分类效果不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该技术可用来替人工进行梗、叶分拣,分拣效率可达到人工的20 ̄30倍。本文介绍了茶叶茶梗计算机在线识别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杨希  陈杰  张春枝  张德俊 《农业机械》2012,(12):118-120
以云南普洱茶为原料,采用接入优势菌种:黑曲霉、米曲霉以及红曲霉分别进行发酵,初步研究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和茶色素的变化情况,最终以茶多酚含量、茶色素含量的变化和感官评价来判断普洱茶发酵的效果。结果表明:接入黑曲霉的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含量和茶色素含量的变化最显著,茶汤色也由发酵前的黄绿色变为发酵后的红棕色,香气独特陈香,相比之下更能体现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特征尺寸及局部极值点的茶鲜叶方向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粗大茶鲜叶实行梗叶分离,有利于提高成品茶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梗叶分离的关键在于茶梗与叶柄的识别。通过倾斜滑槽限定茶鲜叶的方位,将其转换为两方向判别问题。首先将茶鲜叶划分为长梗和短梗,对长梗茶鲜叶,提出基于特征尺寸的识别方法,特征尺寸大的一方判为叶尖;对短梗茶鲜叶,提出基于轮廓线局部极值点的识别方法,局部极值点多的一方判为叶尖。通过对168幅随机获取的图像及1幅背景图像的处理表明,茶鲜叶的方向识别率达93.3%。每根茶鲜叶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7.8 ms,能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烤烟的散叶烘烤具有操作便捷、劳动强底低等优点,但存在不能充分发挥密集烤房作用的缺点,为此,设计了一种烟叶堆放式散叶烘烤用集装箱装烟装置。该装置装烟量大、操作方便,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发挥出了密集烤房的最大作用。介绍了装置的结构特点、制作工艺,讨论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主要是研究在制茶过程中茶叶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也就是研究茶叶从鲜叶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各道工序的摩擦系数的变化,但因杀青与揉捻工序两者含水率虽相近,揉捻叶茶汁外露其摩擦系数和杀青叶相差甚大,本文仅研究从揉捻叶开始各道工序的摩擦系数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属菊科。我国目前南部沿海地区栽培面积较大,通过几年的引种和试验、示范、推广,由于其味清香爽口,并有健胃之功效,深受群众喜爱,目前大有发展之势。生菜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散叶生菜和结球生菜两种,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如下:一、适时播种生菜的品种较多,特征各异,生产上应选择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用保护地栽培时,应选择耐抽苔品种为主,搭配其他品种以实现生菜的周年供应、分期上市。依栽培季节可分为以下四种:1-秋季露地栽培:8月中旬~9月中旬播种,9~10月定植,当年11~12月可采…  相似文献   

1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病毒病的一种,近年在一些地方发生比较普遍,且逐年加重,对水稻增产增收造成很大威胁,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防治。前期发病先在心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后向上扩展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或斑纹,糯、粳  相似文献   

19.
漫话饮茶     
余盈 《河北农机》2000,(3):31-31
茶叶的故乡是我们中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饮茶的地域不断扩大,茶叶的采制、烹饮方法等也不断创新和提高,逐渐形成了我国不同的茶系和一大批名茶,前者如绿茶、红茶、花茶,后者有龙井、碧螺春、铁观音、黄山毛峰等,发展了我国的茶文化。作为世界范围的主要饮品茶叶,在其发展和普及过程中,也逐渐和当地民族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茶饮,如蒙古族在茶中放入奶和少量食盐制成奶茶;藏族在茶中放入酥油、盐巴制成酥油茶;苗、瑶族用茶叶、米花,配上花生、芝麻、黄豆、葱姜等做成打油茶。另外,欧洲人喜在茶中加糖,俄罗斯人爱加柠…  相似文献   

20.
甬优8号是宁波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宁波市种子公司、苏州市种子管理站以甬粳3号A×K6876杂交选育的杂交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浓穗型株型,产量潜力大,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坚韧,耐肥抗倒,抗条纹叶枯病,熟相清秀,米质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