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锡山区生态条件、生产实践和"武运粳23号"的品种特征特性,制订了"武运粳23号"的工厂秧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其实现高产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近年来在江苏地区推广的部分水稻新品种为材料,比较研究其抗病性和产量特性。结果表明,"苏稻5号"和"武运粳23"两个品种抗病性表现较好,稻瘟病发病率很低;"宁94140"、"镇稻18"、"武运粳23"和"苏稻5号"四个品种单产表现较好,亩产700kg以上;综合该两因素,"苏稻5号"和"武运粳23"两个品种表现较好,适合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武运粳23号”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运粳23"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早熟晚粳新品种,上海跃进农场于2007年开始引种,经试种和推广应用,认为该品种适合农场种植。笔者介绍了"武运粳23"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武运粳23"是武进农科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晚粳品种,丹阳市皇塘镇于2009年进行引种、示范。通过总结分析,介绍了"武运粳23"的生育期、品种特性和产量表现,以及该品种的生育点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供相似生态区推广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苏南及沿江地区种植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生育期均较适中,在156~160d之间,产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镇糯19号"3个品种的产量居前,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区域。"武运粳23号"生产应用实践证明其高产稳产性好。以上4个早熟晚粳品种可在苏南及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密度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以水稻品种"武运粳23号"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武运粳23号"在6月10日播种、播种密度在12万苗/667m2时,群体质量最优,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崇明区大规模种植的优良晚播水稻品种(系),从而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对"8004"、"武运粳23"、"南粳9108"、"2703"、"光明粳2号"5个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个早熟晚粳品种("武运粳23"和"光明粳2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株高在95cm左右,不易出现倒伏现象,在崇明区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给不同的水稻品种配套相适应的播栽方式,实行良种良法,对4个粳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栽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适宜手栽,"武运粳24号"适宜机插,"武育粳20号"适宜直播,"南粳44"进行机插、直播的倒伏风险均大;在秧苗超秧龄机插条件下,"武育粳20号"和"武运粳24号"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水稻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寻找更适合如皋市江安镇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通过品比试验,得出"南粳44"、"淮稻13"、"武运粳23",综合性状优良且高产稳产,适合在江安镇推广种植,是目前较好的可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下"武运粳23号"生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手栽、机插、直播3种不同栽培方式对"武运粳23号"生长的影响差异明显,但在高产栽培条件下,3种栽培方式都能获得高产。从延长营养生长期、获得更多颖花量、株型配置更加合理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手栽和机插的栽培方式能促进水稻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为给"武运粳23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进行了其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和水浆管理等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3号"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20万、1.83万穴/667 m2,栽插基本苗6万~7万苗/667 m2;施N总量以18~20 kg/667 m2、前后期之比为5∶5或6∶4、N∶P2O5∶K2O为1∶0.3∶0.5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武运粳31"在江阴地区的推广种植,特进行了在机插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武运粳31"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作机插栽培时,以每667m~2用纯氮22kg、基蘖肥与穗肥用氮比例6∶4最为适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武运粳30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江苏省宜兴市于2013年引进"武运粳30号"并进行试种、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出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综合性状突出。为促进"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的进一步种植推广,介绍了"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从培育适龄壮秧、大田移栽、科学肥水运筹、提高水浆管理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在机插种植方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泰兴市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 0 1 5年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 3号"、"南粳5 2"、"武运粳2 4号"、"扬育粳2号"、"武运粳3 0号"可作为泰兴市水稻生产上的适用品种,其它品种表现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5.
推广优质高产良种是实现粮食作物高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溧阳市为稳定发展水稻生产,2 0 1 3年引进8个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了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 9"、"扬育粳2号"、"武运粳2 4"、"宁94140"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武2 9 1 5 4"可作为优质稻米生产的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武运粳29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粳稻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以2013年丰产方资料为依据,研究、探明了"武运粳29号"目标产量70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武运粳23号"是武进农科所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笔者通过氮肥不同用量和前后不同比例的试验,初步摸清了该品种在江阴市栽培的氮肥施用规律及运筹方法,对今后大面积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运粳30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及苏南地区种植。溧阳市自2013年起引进试种该品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和抗倒性强。为进一步加强"武运粳30号"的推广应用,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运粳31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通过2013、2014年的多点种植试验,总结分析了该品种在苏州地区的机插种植表现,并依此总结了其在苏州地区适宜的机插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武运粳31号"在苏州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武运粳3 0号"在溧阳市种植的适宜机插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机插密度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溧阳市种植"武运粳30号"以株距12.0~14.0 cm、行距30 cm进行机插较为合理,能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且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