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5个授粉品种的花粉直感效应对富士苹果烟富3套袋果实糖酸组分和味感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有利于提升套袋富士风味品质的授粉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授粉品种对套袋富士果实糖、酸组分含量存在显著的花粉直感效应;果实糖组分中,葡萄糖含量以金冠和锦绣海棠授粉时较高,蔗糖含量以嘎啦授粉时含量较高;苹果酸含量以嘎啦、金冠和红宝石授粉时较高,草酸和琥珀酸含量以锦绣海棠和红宝石授粉时较高;采用嘎啦授粉的果实总糖含量较高,总酸含量以锦绣海棠和红宝石授粉时较高。嘎啦和金冠授粉时果实糖酸比较高,红宝石授粉时最低,果实的味感评价结果表明,红宝石授粉果实呈现出"甜酸"味感,而其它4个品种授粉果实表现为"酸甜适度"。  相似文献   

2.
用6个苹果品种的花粉给绿宝苹果授粉,研究授粉品种对其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摩力士授粉后,绿宝苹果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其他授粉品种,且果实出汁率最高;大红荣授粉后的果实横径最大,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首红授粉后的果实纵径最大;嘎啦授粉后的单果质量最大;红富士授粉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授粉品种,且果实硬度最大。综合各测试指标及其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各品种对绿宝苹果的授粉效果优劣依次为:摩力士、首红、大红荣、红富士、嘎啦、格力佛。说明在天津及立地条件相似地区种植绿宝苹果时,以摩力士、首红、大红荣为适宜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红富士苹果园坐果率低的问题,研究人工授粉对阿克苏红富士苹果坐果率及品质的影响,为稳步提升红富士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授以青香蕉、红元帅、黄元帅、嘎啦和商品的“保丰”牌花粉,并采用不同的授粉方法,分析人工授粉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授粉品种和授粉方法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的影响明显,表现为嘎啦>青香蕉>黄元帅>红元帅>“保丰”牌,点授>喷雾>喷粉;同时授粉品种对红富士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歪斜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种子数量影响比较明显,花粉直感对红富士外观品质影响较为显著.[结论]人工授粉能有效抵御恶劣气候给红富士坐果带来的影响,是保证红富土产量稳定的有效手段,嘎啦、青香蕉、“保丰”是比较理想的父本,而喷雾是最理想的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4.
花量大、亲和性好的授粉品种对于苹果的连年丰产和果实品质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4个观赏性好的杂交后代品系为试材,观察其开花、授粉习性,并通过花粉管原位萌发及坐果率调查,评价其与‘嘎啦’、‘富士’苹果的亲和性,以期筛选高效的授粉品种。结果如下:4个品系花量大、颜色鲜艳,始花期均比‘富士’、‘嘎啦’等栽培品种早4~6 d,开花持续时间15~20 d。4种花粉给‘嘎啦’和‘富士’授粉后,花粉在富士苹果柱头上的萌发率及在花柱中的生长速度优于‘嘎啦’苹果,表现出更好的亲和性。授粉24 h后,4种花粉在柱头上均有大量花粉萌发,萌发率均在72%以上,萌发量由大到小为S14S69R15S44。授粉72 h后花粉的萌发率均达到最大值,S44和R15花粉管生长到花柱长度的1/2处,S14和S69花粉管生长至花柱3/4处。授粉120 h后,S44和R15花粉的花粉管长至花柱3/4处,而S14和S69花粉几乎到达了花柱的基部。168 h后,4种花粉均生长至柱头最基部胚囊内。4个品系与‘嘎啦’、‘富士’授粉的坐果率均在62.4%以上,S14和S69花粉授粉后坐果率较高,其次为S44,R15坐果率最低。‘富士’苹果坐果率优于对应的‘嘎啦’苹果。以上结果初步表明4个品系可以作为观赏苹果以及授粉品种,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烟台地区主栽的嘎啦品种的果实品质、物候期、果实的着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认为烟台地区早熟品种应重点推广着色快、成熟期早的太平洋嘎啦,适当发展帝国嘎啦。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了解葡萄胚与果实发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大粒六月紫、早玛瑙等6个早、中、晚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观察果实干鲜重、果型指数以及胚畸形率等性状对果实与胚发育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果实鲜重、干重变化总体呈"快-慢-快"的"双S"型曲线。浆果先纵向生长,后横向生长,果型指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胚珠畸形率早熟品种大粒六月紫最高达88.6%;中熟品种最高达50.9%;晚熟品种最高仅12.5%。胚发育变化时间上早于果实发育变化,葡萄胚(种子)败育变化分为不完全败育和完全败育两种。  相似文献   

7.
陕西渭北地区苹果主栽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陕西渭北地区栽培环境条件下‘嘎啦’‘秦冠’‘富士’3个主栽苹果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及其变异特征,于果实采收期在洛川、白水县2个主产地多点采集3个品种的苹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苹果的单果质量、体积、体积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固酸比、钙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运用综合指标法对不同品种的苹果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渭北地区‘富士’综合品质最好,‘嘎啦’次之,‘秦冠’较差。3个品种苹果品质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而3个品种内的个体品质变异性主要取决于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8.
几种果型剂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元帅系品种阿斯和富士系品种秋富1号为试材,试验研究了宝丰灵,普洛马林,苹果果型剂对苹果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果型剂均可提高花序座果率,果形指数,高桩果率和单果重,从而提高了苹果的外观质量,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硬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6,(2):114-117
以喀什疏附县两个主栽核桃品种温185和新新2号为研究对象,观测其物候期,调查不同果枝类型坐果情况,研究新梢和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主栽核桃品种的年生长周期在180 d左右,硬核期集中在6月下旬,主要结实的果枝类型依次为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新梢生长呈现出典型的"S"形变化曲线,两个主栽核桃品种的果实迅速膨大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之间,果实三径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明显的"快-慢"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苹果不同品种对苹果霉心病的抗性差异以及不同防御酶在苹果防御霉心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不同苹果品种的霉心病发病率,同时室内创伤接种的测定了不同苹果品种接种霉心病两种致病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后的发病面积以及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田间自然条件下不同苹果品种霉心病发病率不同,顺序为嘎啦、不套袋的金冠<套袋金冠<套袋富士<不套袋红星。套袋后金冠苹果的萼筒开张率升高,霉心病的发病率与苹果萼筒开张率呈显著正相关。室内接种链格孢菌后嘎啦的发病面积最小,红星次之,金冠再次,而红富士最为感病,发病面积最大;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后金冠最为抗病,发病面积最小,嘎啦和红星次之,而红富士发病面积最大。接种链格孢菌后不同品种的罹病组织中,嘎啦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最高,其次为金冠,然后为红星,最低的是红富士。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后,不同品种的病健交界部的POD活性嘎啦>金冠>红富士和红星。不同苹果品种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和链格孢菌后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 PPO)活性相对于各自对照均明显升高,但是不同品种增加幅度的顺序为嘎啦>金冠>红星>红富士。嘎啦、金冠以及红星苹果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和链格孢菌后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AT)活性相对与对照显著降低,而红富士果实接种两种致病菌后CAT活性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苹果霉心病的发病率与萼筒开张率呈显著正相关,套袋会导致果实萼筒开张率增大。嘎啦苹果对链格孢菌抗性最强,金冠对粉红单端孢均抗性最强,红富士苹果对两种病原菌的均表现为最感病。POD、 PPO以及CAT在苹果防御霉心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