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耳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兔耳兰的茎尖和芽为外植体,研究兔耳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芽的诱导、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和生根诱导技术,运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快速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3.0 mg/L NAA1.0 mg/L 琼脂7 g/L 蔗糖30 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NAA2.0 mg/L。芽长1.5 cm、叶长1.5 cm,2~3片叶的兔耳兰苗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2.
袋栽黑木耳严把四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菌种选择关选用优良菌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增产措施。应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发菌快,成熟期早,不易流耳、烂耳、采摘不带培养基的优良菌株,对确保单袋产量和商品销售极为重要。适宜北方地区栽培的优良菌种主要有:冀诱1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菌种选择、适期栽培、培养基配置及处理、发菌期管理、出耳期管理和适时采收等6方面阐述了黑木耳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者获得高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林下种植黑木耳操作简单,不占用耕地,是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措施。依据黑木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北方地区林下空地大量闲置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栽培袋培养基、制袋、菌丝培养及催耳、耳场的选择和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干制等方面内容,为黑木耳在东北地区的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下种植黑木耳操作简单,不占用耕地,是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措施。依据黑木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北方地区林下空地大量闲置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栽培袋培养基、制袋、菌丝培养及催耳、耳场的选择和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干制等方面内容,为黑木耳在东北地区的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44-45,126
采用组织分离、耳木分离得到的金耳纯菌株和栽培菌株,分别在4种配方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其生长势比较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生长势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势有差异。组织菌株优于耳木分离菌株,它们两者又优于栽培菌株。表现菌丝粗壮、洁白、生长势旺盛、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孢子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出菌丝,而后再把菌丝培养成银耳子实体。把银耳菌和耳友菌分剔接种在木村培养基上,都不会生长出银耳子实体。银耳菌和耳友菌混合接种在木材培养基上,就能生长出银耳子实体。因此银耳纯种不宜作为银耳生产中用的菌种,栽培上一定要用银耳混种。试验结果还表明银耳不是木腐菌。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黑木耳组织分离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不同方法对耳片进行消毒。Ⅰ、用无菌水漂洗耳片。Ⅱ,3%漂白粉液浸泡耳片。Ⅲ、用75%酒精浸泡耳片。用乳酸抑制细菌生长。结果表明。经Ⅲ处理的耳片,在加乳酸的培养基上培养,组织分离成功率可达56.7%.而处理Ⅰ因不能有效消除杂菌,处理Ⅱ又消毒过重,菌丝不能萌发,造成分离失败。  相似文献   

9.
从黑木耳最佳生长环境、培养基的配制及装袋、接种与发菌管理以及出耳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袋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段木栽培毛木耳是目前山区耳农的主要栽培方式,但有较多的耳农只考虑选种和点种,对耳场的选择和处理不够重视,一但进入夏季的三伏高温天气,往往造成大量的流耳现象,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现针对耳场的选择及科学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 耳场的选择 选择耳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1 光线 木耳是喜光性真菌,耳场应选择在坐北向南的空旷地、稀疏的林地或树底,密林不宜做耳场。  相似文献   

11.
暗孢耳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兰州市刘家堡乡菜豆蚜尸上分离获得的暗孢耳霉(Conidiobolusobscurus)菌株,利用PDA和SEMA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对暗孢耳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暗孢耳霉菌菌落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0~30,暗孢耳霉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湿度为95%~100%、最适pH值范围为9~10。紫外线对暗孢耳霉分生孢子有强烈杀伤作用,照射5min后萌发率降到63%,照射时间越长,萌发率越低。  相似文献   

12.
用基因枪将hpt 基因分别导入到不同水稻品种的愈伤组织中,为提高选择培养基的选择效果,进行了培养基和培养基中潮霉素选择浓度的筛选,结果表明KSP 培养基的选择效果优于LS培养基,且KSP培养基中潮霉素的选择浓度以50 mg/L以上为宜,同时表明水稻不同品种对选择培养( 即对潮霉素的抗性) 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袋料黑木耳培养基制作、菌丝体培养、出耳管理等栽培技术以及各阶段操作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为袋料黑木耳栽培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科技动态     
探索防治球虫病的新途径 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的大永博资和石井俊雄,发现雏鸡艾美耳球虫免疫血清,能增强雏鸡腹腔巨噬细胞,对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和裂殖子的吞噬功能。 给两周龄的雏鸡接种鸡艾美耳球虫卵囊,制备免疫血清。在含有20%热灭活免疫血清的119号培养基中,子孢子接种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生产原料采购、菌种采购、培养基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晾晒、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桓仁县林下黑木耳有机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黑木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黑木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实践 ,从培养基配方、拌料及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耳期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黑木耳的袋料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姜涛  张忠伟 《新农业》2008,(3):56-57
1.耳场选择 选择有水、电、交通便利,坡度在30度的缓坡地带或平坦草地、小型水库、鱼塘的下方作耳场,场地大小根据生产规模而定.  相似文献   

18.
小麦内生细菌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别利用肉汁胨琼脂、营养琼脂、胰酶大豆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脑心浸液琼脂、金氏培养基B、LB营养琼脂和酵母膏蛋白胨琼脂8种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基来分离小麦内生细菌,以选择适宜的分离培养基,结果显示,胰酶大豆琼脂和金氏培养基B的分离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脑心浸液琼脂的分离效果较差。利用选择出的金氏培养基B和胰酶大豆琼脂分别对豫东麦区的7个小麦品种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进一步确认了胰酶大豆琼脂和金氏培养基B为分离小麦内生细菌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银耳常见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河南省卫辉市农业局(453100)李光河在银耳栽培过程中,也常发生生理性病害。有的是生态条件不适造成的,也有的是由病毒性的交叉而引起的。1.烂耳银耳幼耳烂根表现为幼耳结实不展片,稍动就脱落。耳基无菌丝或很少,培养基木屑发黑潮湿...  相似文献   

20.
雪杉耳     
福建省古田县城关晗头食用菌园区珍稀食用菌研究所姚锡耀所长首创纯洁有机保健食品雪杉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现代食用菌生产与消费又一新的突破。雪杉耳是一种营养丰富、可蔬可药可食可补的食用菌。其独特之处是以OPP营养罐为载体,培养基连同看得见雪白鲜活洁净的子实体,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