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甜(辣)椒病毒病主要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培育具有复合抗性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甜(辣)椒病毒病最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是培育抗病新品种的首要任务,而快速准确的抗病性鉴定方法是筛选抗源、评价育种材料和品种抗病性乃至抗病育种的关键环节,因此,建立1个经济适用的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甜(辣)椒CMV和TMV为病毒病毒源,研究确立了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技术。结果表明:CMV适宜接种浓度为5~10倍,最佳接种苗龄为5~6叶期;TMV适宜接种浓度为20~30倍,最佳接种苗龄为3~6叶期。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方法应主要采用单一接种技术;也可采用复合接种鉴定技术,应先接种CMV再接种TMV,混合接种鉴定技术应2种病毒按1∶1混合进行;复合接种、混合接种等鉴定技术必须建立在单一接种鉴定技术的基础上。本研究为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该方法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AB91-W22-49176、AB91-W22-48123、AB91-DL-6428、HY031-2-8-1-6、BYT-4-1-3-6-8、JFG-2-1-2-6、JF8S-1-1-5-4-8和T502-1-1-3-5。  相似文献   

2.
对20份来源于AVRDC的辣(甜)椒资源进行了人工苗期接种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鉴定筛选、田间自然鉴定比较以及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Kulai,MI-2,B18和Unknown Y13等4份材料表现抗病(或耐病),且产量等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望在育种上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3.
辣(甜)椒抗TMV、CMV、疫病及炭疽病材料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由于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直是辣(甜)椒生产中最主要的三大病害。据报道世界上危害辣(甜)椒的病毒有45种,在我国有8种病毒侵染辣椒,其中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是主导毒源,常造成减产20%~70%。辣椒疫病是由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我国的吉林、辽宁、青海、河北、北京、云南、甘肃、陕西、上海、浙江、湖南、江苏、  相似文献   

4.
评价14个来自中国和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泰国区域中心(ARC/AVRDC)的辣(甜)椒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黄瓜花叶病毒(泰国分离物)的抗性,用DAC-ELISA检测病毒,苗期,VC16a表现高抗,其余13个辣(甜)椒品种病率的66.7%~100%,均归为感病品种,成株期,“VC16a”和“苏椒14号”2个辣椒品种表现抗病,病率垃为8.33%,“黄椒2号”,“Bangchang”及“苏椒5号”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 蔬菜病毒是一种种类繁多、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近几年来,科研部门研制出防治蔬菜病毒病的药剂。为便于菜农使用,现将药剂功用和使用方法简单做以介绍: 一、弱毒疫苗N_(14) 此疫苗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通过化学诱变的方法研制而成。将N_(14)接种到番茄、甜(辣)椒体内,使其产生免疫作用,可防治由烟草花叶病毒侵染而引起的番茄、甜(辣)椒病毒病,能使病情指  相似文献   

6.
<正> 蔬菜病毒病是一种种类繁多、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近几年,科研部门又研制出防治蔬菜病毒病的新药剂。现将生产上应用的防效较好的制剂介绍如下: 1.弱毒疫苗N_(14)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通过化学诱变的方法,研制而成。将N_(14)接种到番茄、甜(辣)椒体内,使其产生免疫作用,可防治由烟草花叶病毒侵染而引起的番茄、甜(辣)椒病毒病,能使病情  相似文献   

7.
1 发病规律 引起甜(辣)椒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X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等。传播途径随其毒源种类不同而异,但主要可分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借蚜虫传播的病毒主要有前三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靠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传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辣(甜)椒病毒病普遍发生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对辣(甜)椒生产造成较大威胁.辣(甜)椒病毒病田间主要症状有坏死型、畸型、花叶型.  相似文献   

9.
结合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实际,针对设施农业甜(辣)椒生产缺乏标准化嫁接技术瓶颈问题,对日光温室工厂化培育甜(辣)椒嫁接苗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朝阳市日光温室工厂化培育甜(辣)椒嫁接苗标准化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速甜(辣)椒世代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甜(辣)椒不同成熟度的幼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将授粉后生长30~35 d的幼胚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代可缩短种子成熟期20~30 d,2年可繁殖5~6代。  相似文献   

11.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危害大豆的世界性病害之一,不同的大豆花叶病毒株系致病力不同,不同大豆品种对不同株系的抗病性反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试验对237份大豆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接种大豆花叶病毒东北3号株系和黄淮7号株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份材料对东北3号株系表现出高抗,5份材料对黄淮7号株系表现出高抗。高抗材料主要来自于河北、山东、北京。野生大豆品种中,4份材料对东北3号株系表现出高抗,2份材料对黄淮7号株系表现出高抗。高抗材料主要来自于山西、甘肃、河南。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抗性的辣椒品系接种CMV后,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定其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系的POD相对活性升幅及出现的时间不同,且各品系之间差异显著,即有抗性越好酶活性高峰出现越早的趋势,各品系在接种后5d酶活性普遍上升;PAL的相对活性都是先降低,再升高,在接种后15d共同达到酶活性高峰,且各品系之间差异显著;PPO的相对活性都呈升高、降低的趋势,并在接种后10d达到酶活性高峰,且各品系间差异显著;SOD的相对活性除品系301和302外基本上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并在接种后10d酶活性降到最低;木质素和总酚的相对含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各品系间的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POD、PAL、PPO、木质素和总酚分别在品系接种后5、15、10、20d的相对活性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SOD相对活性的变化与抗病性无显著相关性。因此,辣椒感染CMV后,不同时间内的POD、PAL、PPO、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可以反应出抗病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抗南方根结线虫和抗黄瓜花叶病毒南瓜材料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田间自然感病与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试验的方法,对10个南瓜材料进行了抗南方根结线虫病和抗黄瓜花叶病毒病初步筛选。结果表明,1~8号材料对黄瓜花叶病毒病均高度敏感,田间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黄化、主根短小、侧根少;9号材料常青藤和10号材料黑籽南瓜对黄瓜花叶病毒均具有抗性,且黑籽南瓜对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对于抗南方根结线虫病材料的筛选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均高度敏感,病级指数均达到5。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法在微机上研究了苜蓿花叶病毒毒株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H-10分离物与苜蓿花叶典型株系完全相同,属同一株系。Wc分离物自成一株系且与黄化斑块株系最接近。这些结果得到血清方法的证实,并部分得到病毒外壳蛋白AA分析的证实。  相似文献   

15.
南瓜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南瓜病毒病的主要毒原 ,黄瓜花叶病毒 (CMV)、西瓜花叶病毒 2号 (WMV- 2 )、番木瓜环斑病毒 (Pa RSV)、南瓜花叶病毒 (Sp MV)、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 (ZYMV)、中国南瓜曲叶病毒 (SLCV)的生物学特性、抗源、检测技术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寄主范围相当广泛,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该病毒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如直接观测法、电子显微镜检测法、生物学测定法、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的研究进展。随着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对检测TMV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3种消毒剂对烟草漂浮育苗中TMV的钝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漂浮育苗中剪叶工具和旧苗盘消毒剂的使用,采用半叶法测定了3种消毒剂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病叶汁液和病苗干根、干叶中TMV的钝化效果,同时运用叶面喷雾法测定了消毒剂常用浓度下烟苗的药害发生率和症状.结果表明,兆冠50倍稀释液处理20 min可完全钝化病叶汁液中的病毒、50倍稀释液可完全钝化病苗风干的细侧根和叶片细条中的病毒;锦钰50倍稀释液处理5 min可完全钝化病叶汁液中的病毒、50倍稀释液可完全钝化病苗风干的细侧根和叶片细条中的病毒;金百万20倍稀释液处理20 min可完全钝化病叶汁液中的病毒、20倍稀释液可完全钝化病苗风干的细侧根和叶片细条中的病毒.常用浓度下金百万基本不产生药害;锦钰和兆冠易产生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退绿斑点、坏死和叶片畸形.  相似文献   

18.
辣椒抗疫病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苗期接种法对国内外217份辣椒材料进行辣椒疫病的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辣椒种质材料之间的抗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幼苗发病率为0%~99%,病情指数为1.48~88.52,其中高抗材料有84份,占试材总数38.71%;抗病材料有57份,占总试材数的26.27%;感病材料有34份,其中8份来自国外2,6份来自国内。  相似文献   

19.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在我国茄科作物上的发生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新种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当前在我国茄科作物上的发生危害情况、主要分布地区和自然寄主,明确其主要寄主范围、传播途径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对2013—2017年采自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海南、湖南、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浙江、辽宁、西藏和内蒙古13个省(自治区),表现为花叶、皱缩、畸形、黄化、坏死等疑似病毒病症状的茄科作物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和烟草等样品进行ToMMV的检测。分别将ToMMV进行摩擦接种和注射接种,对感染ToMMV的珊西烟获得的种子及由种子萌发的幼苗进行ToMMV检测,对由健康种子萌发且在含有ToMMV毒源土壤中生长的6—8叶龄辣椒和番茄幼苗进行ToMMV检测,以此开展ToMMV传播方式的测试。在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等6科30种植株上开展ToMMV的寄主范围鉴定和不同辣椒、番茄材料对ToMMV的抗性鉴定。【结果】我国13个省(区)共采集茄科作物疑似病毒病样品1 622份,ToMMV的平均检出率为2.59%,目前ToMMV已在我国云南、湖南、海南、辽宁、陕西、西藏和内蒙古7个省(区)发生。其中云南、湖南、海南、陕西和西藏的辣椒上有ToMMV的发生,而云南、海南、辽宁及内蒙古的番茄上有ToMMV的发生,平均检出率分别为2.51%和3.46%,尚未在茄子、马铃薯和烟草样品中检测到ToMMV的侵染。ToMMV可通过摩擦、注射、种子带毒及土壤带毒进行传播,且种子带毒率越高,对种苗生长的影响越大;寄主范围测试发现,ToMMV可侵染几乎所有供试的茄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及部分豆科和葫芦科植物。筛选出对ToMMV免疫的辣椒材料1份、高抗的辣椒材料2份以及对ToMMV高抗的番茄材料2份。【结论】ToMMV目前已在我国辣椒、番茄上发生,人工条件下ToMMV的寄主范围较广,致病力强,在我国有逐渐扩散和流行的趋势,很可能会成为未来蔬菜作物尤其是茄科作物上危害严重的主要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