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的羽化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羽化都有显著的影响,高温低湿及高温高湿对成虫羽化均不利。15、20、25和30℃恒温条件下,相对湿度与羽化率关系式分别为y=8.5017+1.7569x-0.0123x^2、y=-3.5494+2.2391x=0.0147x^2、y=-7.3213+2.3888-0.0157x^2和y=-20.0583+2.516x-0.0177x^2。土壤含水量太高时对成虫羽  相似文献   

2.
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羽化都有显著的影响,高温低湿及高温高湿对成虫羽化均不利.15、20、25和30℃恒温条件下,相对湿度与羽化率关系式分别为y=8.5017+1.7569x-0.0123x2、y=-3.5494+2.2391x-0.0147x2、y=-7.3213+2.3888x-0.0157x2和y=-20.0583+2.516x-0.0177x2.土壤含水量太高时对成虫羽化不利.25℃时,土壤含水量与羽化率关系式为y=54.897+3.9403x-0.1093x2.  相似文献   

3.
武育粳3号单穗重和穗粒与产量均呈抛物线型相关,其回归方程,单穗重与产量为y=-678.6+1307.5x-359.3x^2,r=0.7476^**。穗数与产量为y=-1955.5+170.8x-2.94x^2,r=0.7094。因此高产群体的单穗重和穗数都要控制适宜量,武育粳3号以单穗重1.189g,亩穗数29.04万相组合为桂。促进低位分蘖成穗,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率是建立高效个体、高产群体的基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棉花开花时间与杂交成铃呈直线负相关,r=-0.981^*^*,回归方程y=173.72-3.95x,开花时间对杂交成铃的递减率为3.95%;密度与杂交成铃的转化值亦呈高度负相关,r=-0.958^*^*,密度每增加1000,转化值的递减率为9.03%(杂交成铃的递减率则为17.76%)。此外,内围铃的杂交成铃率是外围铃的2倍,摘取幼蕾可使杂义成铃率提高22.5%。  相似文献   

5.
用20℃、22℃、24℃、26℃对早采茧进行恒温保护,探讨了温度对蛹期发育及发蛾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供试蚕品种青松、皓月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0.1℃;有效发育积温分别为160日度、178日度。(2)不同温度蛹期保护、发蛾特性不同,低温使发蛾日数增加、发蛾分散;高温使发蛾日数缩短、发蛾集中。(3)发育积温与发蛾概率机值呈直线关系;青松y=-9.1605+0.07919x,相关系数r=D.9971;皓月y=-5.830+0.0535x,相关系数r=09906。为家蚕良种繁育、发蛾调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延边黄牛幼牛正常生长发育的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应用复合函数回归式y↑^=a+b(x-x0)/k+kb(x-x0),对延边黄牛0 ̄24个月龄体重、体尺的66项实测资料计算平均值和上下限,求出其曲线回归式和各月龄理论值。其结果:公母牛体重平均值曲线与实测值之间的Σ(y-y↑^)^2分别为286.56、176.24,拐点偏差为0.7、0.3个月龄,比应用y↑^=k/1+ae^bx计算的Σ(y-y↑^)^2低5214.23、4007.05。计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密度与发病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年重茬油菜田内调查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发病率与子囊田间密度有极的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yβ=100/(1+e^2。.8159-0.3417x)和yα=100/(1+e62.8648-0.2744x)可预测菌核病的病株率yp和病戏率yβ,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密度3个/m^2以下时,为中等偏轻发生;4-5个/m^2时,为中等偏重发生;6个/m^2以上时为大发生。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沼泽土种稻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获得描述不同氮肥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曲线方程:y=35.52+24.8123x-0.9012x^2;通过对该方程的求导,得到出沼泽土种稻的最佳氮肥用量和最佳水稻产量。通过田间取样分析和计算得到沼泽土种稻不同氮肥肥用量情况下的水稻螺计吸氮量和土壤累计供氮量曲一方程及其能数,从而为沼泽土种稻经济,合理,高效的使用化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施氮对生菜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与生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在每667m^2面积施纯氮5-15公斤范围内,生菜产量随氮增加而增加,增产率11.16%-23.21%,生菜硝酸盐的积累也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并呈正相关,回归方程y=262.55+23.25x施氮肥后间隔两周采收,可以大量减少硝酸盐在生菜上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杨树蛀干害虫(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在林间水平格局为聚集型分布;垂直方向用Weibull分布拟合。平均虫口密度与杨树树干的高度与直径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与树干高度的关系可用y=3.4815+0.5305x-0.0854x^2表示,危害最严重部位在3.1067m高处;其与树干直径的关系可用y=-4.7896+1.0537x-0.0369x^2表示。  相似文献   

11.
水稻卷叶性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水稻卷叶性状与株型的关系及对经济性状的影响;概述了卷叶的机制和物理学、生理生态学效应;综述了卷叶的经典遗传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展望了卷叶资源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探讨了水稻卷叶性状在遗传学和生理生态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水稻卷叶性状QTL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稻平展叶品种Ketan Nangka和剑叶中度卷曲的广超丝苗杂交F1衍生的185个F2单株为定位群体,利用110个微卫星标记(SSR)对卷叶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全基因组内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并进行QTL检测,在第4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1个卷叶QTL(qRL-4-1).它来自广超丝苗,与标记RM5473紧密连锁,加性效应为1.005,显性效应为-0.220,对表型的贡献率为7.27%,可能是一个新发现的QTL.同时在第5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2个卷叶QTLs(qRL-5-9和qRL-5-10),两侧的标记分别为RM291-RM161和RM161-RM294,加性效应分别为1.812和1.347,显性效应分别为0.119 6和0.141 7,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是16.08%和27.98%,其卷叶效应也来自广超丝苗,这2个位点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广超丝苗生育前期叶片并不表现卷曲,至生育后期才表现卷曲,其叶片卷曲基因在水稻株型育种上可能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尹国辉 《油气储运》1996,15(8):19-22
美国NUCOR钢厂热轧板卷首次在国内卷管中应用,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对其首批进口的板卷抽样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和卷管后的爆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厂生产的X65热轧板卷(首批进口)的各项性能均符合API标准规定和意大利斯南普吉提公司的设计要求。卷管将使用于库鄯输油管道。  相似文献   

14.
徐伟  梁学文  张玉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58-3759,376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北方碾压混凝土坝设计、施工的关键问题,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优良的叶片形态有利于塑造理想的株型,提高光合效率。为了研究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自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1个叶片半卷曲的卷叶突变体(roll leaf mutant,命名为rlm1),突变体rlm1主要特征为成熟叶片沿中脉向内卷,叶片最终卷成直立半圆筒状,叶片卷曲度达0.64,叶片直立参数达95,且光合效率显著优于野生型。通过图位克隆技术,确定突变体rlm1突变位点位于LOC_Os03g06654基因的第1个内含子,LOC_Os03g06654基因编码黄素单氧化酶(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RT-PCR表达分析表明LOC_Os03g06654基因因T-DNA插入而导致完全失活。该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卷叶基因Os COW1(Constitutively Wilted 1)为等位基因,而且突变体rlm1所表现的农艺性状均佳,可期待利用该突变体进行高光合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利用喷射共沉积工艺制备了7090/SiCP复合材料坯,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形貌分析、TEM分析等手段对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轧制板材的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轧制薄板中SiC颗粒沿轧制方向均匀分布.轧制变形量的增加导致颗粒破碎的程度加剧,且形状更为规整.对复合材料轧制态薄板进行470 ℃/1 h 490 ℃/1 h双级固溶 120 ℃/28 h时效后强度可达到675 MPa.实验结果表明,轧制板中SiC颗粒的断裂和界面脱粘为复合材料薄板的主要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烟草薄片辅料配比的多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薄片辅料与薄片各项质量指标的关系,以期找出适合的配比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CMC及薄片胶的掺配比例是影响薄片物理指标的主要因素,薄片辅料的最佳掺配比例分别为CMC:3%;薄片胶:10%;木浆:1.5%。在此配方下,薄片的物理指标较好,生产成本较低。薄片物理指标并非越高越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指标,满足工艺指标要求下的最小成本。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DJS造林法与普通浇水造林法对比,山杏、刺槐、大枣和大扁杏4个树种的造林成的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25—28个百分点,造林保存率平均提高3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