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并以淋巴细胞性肿瘤为特征的病毒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70年代初应用火鸡癌疹病毒(HVT)疫苗成功防制MD,但8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屡屡发生HVT免疫失败,致使由MD引起的经济损失大幅度上升。1996年收检鸡病例348例,鸡马立克氏病78例,占22.41%,为鸡各类疫病之首。1病原及临诊特征MD的病原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为鸡疮疹病毒科、鸡瘤疾病毒1型,HVT为鸡疤疹病毒D型。MDV及其相关的病毒分为3个血清型,即:I型包括MDV强毒(VMDV)、超强毒(VVMDV)及由它们致弱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鸡马立克氏病(MD)疫苗是养鸡场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但MD仍然时有发生,并出现一些新特点,有的鸡群免疫后发病率仍高达10%一40%,严重地影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一起蛋鸡马立克的诊断与治疗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1免疫失败原因鸡马立克氏病(MD) ,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世界各养鸡国家和我国各省都有本病流行 ,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以来 ,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已大大降低 ,但近年来 ,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复杂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早期野毒感染雏鸡1日龄接种鸡马立克氏病疫苗2~3周后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如果孵化室、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室、育雏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不好 ,被鸡马立克氏病毒污染 ,雏鸡早期感染鸡马立克氏病毒 ,免疫效果就不理想 ,甚至发生免疫失败。1.…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本病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潜伏期长(1~6个月不等)。患急性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的鸡群淘汰及死亡率高达8%~30%,严重发病的鸡群可造成全群覆灭,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5.
前  言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周围神经、性腺、各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马立克氏病病毒最早由英国学者于1967年分离获得。本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养鸡场,特别是肉仔鸡发生该病后损失严重。马立克氏病病毒还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增强毒力。不同品种的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不同,采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感染,但其免疫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必须加…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以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马立克氏病是目前惟一可以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疾病,也常被用来作为肿瘤性疾病的治疗模型。  相似文献   

7.
浅谈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刘光清(安徽省砀山县畜牧兽医站,235300)自广泛应用马立克氏病疫苗以来,该病的发病率大大下降。然而,仍有一些养鸡场在给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以后,频频爆发本病,造成免疫失败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数年的调查和阅读...  相似文献   

8.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常见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主要危害3~5月龄的鸡,死亡率可高达80%,尤其是未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群更易暴发此本病.  相似文献   

9.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对养鸡业的危害极大。我地区早在七十年代就有个别县发生疑似鸡马立克氏病。几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各养鸡场从外地区、外省引种不断增加和频繁,MD在我地区流行的县和场在不断增加。为了弄清楚MD在我地区流行情况,为防制鸡MD提供依据,我们1987年在全地区范围内对13个鸡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其特点是在鸡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出现淋巴样细胞、单核细胞的浸润和增生及肿瘤的形成。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归属于疱疹病毒科。MDV在流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变异毒株,其共同特点是毒力比一般毒株强,有极强的肿瘤性,用HVT免疫的鸡不能阻止其致瘤性。MDV分3个型,Ⅰ型为致病性强毒株及其致弱毒株,Ⅱ型为无致病性的自然弱毒株,Ⅲ型为火鸡疱疹病毒(HVT),此型病毒本非MDV,但因与鸡马立克氏病关系密切,故将其划分在马立克氏病毒型内。  相似文献   

11.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所有器官、组织生成淋巴肿瘤的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播速度决、传播面广、潜伏期长等特点。患急性内脏型鸡马立克病的鸡群淘汰及死亡率高达10~80%不等。本病70年代在上海郊区流行。80年代初开绐,自推广应用上海松江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后,对郊区防止马立克氏病的发生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虽然对种蛋鸡进行了马立克疫苗接种,但此病在上海郊县部分养鸡场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养鸡生产,少数场经济损失惨重。导致发生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性肿瘤病,病鸡的外周神经、内脏器管、性腺、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近几年来,免疫鸡群仍有马立克氏病的发生,有的鸡群免疫后发病率仍高达10%-40%.不仅给养鸡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该病还造成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如新城疫,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在本刊第七期的苏威技术专栏中我们讨论了马立克氏病(MD)疫苗的特点,如何选用马立克氏病疫苗以及马立克氏病免疫促进剂(ACMI)等问题。这一期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以提高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效果。同时对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等也进行了分析。 选用高质量的马立克氏病疫苗(每羽份疫苗含有的蚀斑数多,种毒的传代次数低,用SPF鸡胚或无其它病毒污染的细胞生产)是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的关键。但除疫苗的质量外,还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鸡马立克氏病的危害有上升的趋势,不仅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又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在生产实践中,对于马立克氏病,常用如下防制方法:(1)1日龄时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2)增加免疫剂量;(3)在疫苗中添加免疫促进素;(4)正确使用疫苗,预防早期感染等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马立克氏病,应用上述常规方法常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在进一步完善常规防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已报道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我们对雏鸡进行了二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疾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造成淋巴组织增生,产生肿瘤,以使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以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由于疫苗免疫不是100%有效,因此,免疫鸡群仍有MD病发生.至目前为止,此病仍对养禽业构成严重的危害.为此我们提出了控制鸡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疾病,本病的发生不均衡,一定地区可反复急性暴发。集约化养鸡(肉用仔鸡)地区该病的暴发率特别高,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用马立克疫苗免疫鸡是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主要方法。我国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是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目前影响养鸡业最重要的病毒病之一,引起淋巴组织均生致肿瘤病变,传染性很强.70年代初,本病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开始发生时,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控制效果很好,但在几年后即出现HVT保护率降低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如疫苗质量问题,疫苗使用不当,鸡对MD的易感程度不同,HVT同源母淅抗体的存在,育雏早期感染,毒力增强的马立克氏病毒(MTV)的出现等,其中毒力增强的MDV变异毒株的出现与免疫失败极其相关.80年代末,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均从HVT免疫失对的对群中分离到毒力表现…  相似文献   

18.
某大型鸡场1993年用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免疫鸡群后.其鸡马立克氏病(MI))发病率为7.2%。1994年改用美国苏威公司的免疫促进素ACM—1+HVT冻干疫苗免疫鸣41.6万只,结果鸡群发病率为0.06%,很快控制了马立克氏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乌骨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治李广兴杨贵君杨洪江(东北农业大学·150030)(哈市动力区农林局兽检站哈尔滨市区某养殖户饲养乌骨鸡500只,采取室内笼养方式,育雏成活率97%,未进行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从65日龄起陆续发病,发病率17%,死亡率8%,经诊断...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的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麻痹、虹膜褪色变性、皮肤、性腺、脏器等组织发生淋巴细胞增生、浸润,形成肿瘤为特征,最后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是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本病是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