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久庆 《新农村》2001,(3):19-19
山东省滕州市某养鸡户饲养的15日龄500羽海兰褐蛋鸡,于1999年4月夜间突然死亡300余羽,经调查、剖检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病史该批雏鸡,15日龄前生长良好,曾先后用过雏鸡旺、恩诺沙星治疗量饮水。发病前采食、饮水正常,发病当晚10时左右关门窗、封煤炉后休息。次日一早开门,发现死亡300余羽,呈均匀散布状,其余鸡只也呆立嗜眠、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
我饲养的雏鸡发生白痢后,试用成人吃的泻痢停,每40只雏鸡用泻痢停半片(0.25克)溶解于0.5升温水中,让雏鸡自饮。每日1次,2天后患白痢雏鸡基本痊愈。在以后的几批雏鸡中应用泻痢停为首选预防白痢药物,均没有发现雏鸡白痢和球虫病。  相似文献   

3.
甘芳 《新农村》2001,(4):19-19
雏鸡在育雏阶段易发生白痢病、球虫病和曲霉病,必须注意防治。1.白痢病多发于30日龄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饲养场地潮湿,管理不善最易引发该病。防治方法:保持育雏室清洁干燥,做好保暖工作;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全面。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1)在饲料中加0.2%的土霉素喂服,连喂5~7天;(2)在饮水中加0.01%~0.02%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2~4周龄的雏鸡或5~9周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一、发病情况2014年5月,江苏省滨海县某草鸡养殖户饲养的4000只35日龄雏鸡发病。据主诉,该鸡群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平地饲养,5天前有个别雏鸡发病,随后发病的雏鸡数目不断增加,截止就诊前。累计发病200多只,死亡62只。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市湖滨区种鸡场于1991年5月13日爆发粪链球菌病。现将发病情况简要报告如下:l 发病情况 该养鸡场饲养罗斯雏鸡3670只,1991年5月13日从5日龄雏鸡开始发病。病雏出现精神萎靡,两翅下垂,眼半闭,似昏睡状,呼吸困难,食欲减少,或绝  相似文献   

6.
小鹅瘟诊治     
1发病情况我站于2003年4月13日开始为我县养鹅户分批次接雏。从5月20日开始,养鹅户饲养的12日龄、20日龄、26日龄三批鹅分别发病,每天死亡50多只,并且呈上升的趋势,经有关单位剖检,初步诊断为鹅大肠杆菌病,用氯霉素纯粉拌料、诺氟沙星饮水,同时加强环境和用具的消毒,病情不见好  相似文献   

7.
<正> 新城疫、白痢、球虫是刚出壳后的雏鸡三大病害,如果不加以认真地防治,常会造成雏鸡大量死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1 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一般在春、夏两季发病。该病主要通过病鸡与健康鸡的接触而传染,流行快,死亡率高,往往在数天内就会使鸡群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发病死亡。病鸡严重下痢,呼吸困难,并伴有神经症状,潜伏期为3~5天。 1.1 预防措施。一般专业养鸡户或小型养鸡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免疫接种措施。 1.1.1 在安全期。一般1~3周龄的雏鸡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对雏鸡的危害十分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最易感染,而且患病严重,死亡率高。2006年4月我市一养鸡户饲养的480只26日龄雏鸡发生了以消瘦、贫血和血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一天之内死亡22只。笔者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球虫病感染,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  相似文献   

9.
巴氏杆菌病在和田地区呈散发。和田市某牛羊养殖场自 1 997年建场以来 ,临床上未发现过巴氏杆菌病发生。 1 999年 4月— 5月从外地引进怀孕黑白花奶牛 ,1 2月间所产犊牛突然发病造成死亡 ,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与鉴定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奶牛巴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和田市某养殖场 ,于 1 999年 4月— 5月从新疆昌吉分两批购进 2 1头黑白花奶牛 ,至 1 1月底共产犊牛 1 6头。 1 2月 1 0日— 1 7日 ,先后有 3头犊牛发病死亡 ,其中 6日龄 1头 ,42日龄 1头 ,74日龄 1头。2 临床症状体温 39.5℃以上 ,心率 1 2 0次以上 mi…  相似文献   

10.
龙井县烟集种畜场,于1983年4月未至5月初,在4日龄~24日龄雏鸡群中发生了大肠杆菌病。据文献记载,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型比较多,有败血症、气囊炎、脐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心包炎以及肉芽肿等病型。我们在实践中,经细菌学检查,对雏鸡的致病试验和临床、病理剖检所见,把本病诊断为心包—腹膜炎型大肠杆菌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该病主要是经由污染种蛋垂直传播的内源性传染所引起的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4、5月间 ,宜春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了一种仔猪致死率很高的疫病 ,经流行病学、临诊、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 ,确定为猪瘟。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猪场有母猪 31 1头 ,5憧母猪栏舍 ,1憧产仔房。自繁自养。 2 0 0 1年 4月 3日 ,产仔房的一窝 2 1日龄的哺乳仔猪突然发病 ,到 5月 7日止 ,产仔房共有 43窝仔猪发病 ,死亡 42 1头 ,死亡率为 97.2 %。发病仔猪大多集中在 1 5~ 2 1日龄。起初几头高烧 ( 4 1~ 42 .5℃ ) ,然后拉黄绿色稀粪 ,聚集成堆 ,昏睡 ,2~ 3d后便全窝发病 ,最后转成水样粪便 ,腥臭难闻。用多种抗生素、解热镇痛…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黔东南州草莓灰霉病发生的规律,2014年4月3日至5月15日,采用五点取样法对麻江县下司镇草莓灰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月3日至4月24日发病逐渐加重,4月24日达到发病高峰,病株率为40%,病指为20.6。5月份以后发病程度逐渐降低。7次调查的平均病株率为31.71%,病指为12.94。  相似文献   

13.
鸡白痢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排出灰白色粥样或液状粪便,成年鸡多局限于生殖系统的慢性或隐性传染。 1 发病情况 2007年4月初,我县某养殖户饲养的日龄10多天的3000羽肉鸡开始发病,到4月中旬,每天死亡20多只,死亡率为5%左右,通过对病死雏鸡的排粪观查及剖检,后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白痢。经过采取综合措施及有效的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4.
鸡球虫病是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原虫病,凡是有养鸡的地方,就有球虫病的存在.本病主要威胁3月龄以内的小鸡,以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80%以上.11日龄前的雏鸡很少发病,因其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成年鸡感染球虫后常不表现症状,很少死亡,但多为带虫者,成为球虫病的传染来源,但增重和产蛋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6月 ,开封市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 2 0 0 0只雏鸡 ,突然发病死亡 ,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经诊断 ,确诊为曲霉菌病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及治疗情况2 0 0 0年 6月 5日 ,该养鸡户从河南某种鸡厂购进雏鸡 2 0 0 0只 ,分成两栋舍饲养 ,每栋舍饲养 10 0 0只。其中一栋舍雏鸡在 4日龄突然发病 ,陆续死亡 ,至 12日龄时 ,已死亡雏鸡 80 0多只 ,死亡率达 80 %以上 ;而另外一栋雏鸡则生长良好。鸡群发病后 ,拉黄色稀粪 ,随即用氟哌酸进行治疗 ,不见好转 ;后又出现呼吸困难 ,则加用强力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治疗 ,效果仍不佳。2 临诊症状病…  相似文献   

16.
在渭南市临渭区进行小麦吸浆虫羽化率调查,结果表明:未施药前其上升活动情况差异不大,4月22日至5月5日为成虫羽化期,4月27日至5月1日为发生盛期,幼虫入土后虫量以防治2次为最少,与防治1次差异显著,建议在成虫期防治2次。  相似文献   

17.
1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内的雏鸡,15~45日龄内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盲肠球虫一般1~2周龄小鸡发生较多,病鸡经7天后才逐渐好转.2~5周龄的幼鸡发病多呈急性过程,6周龄以上的鸡一般呈慢性过程.成年鸡多为隐性带虫者,临床症状虽不明显,但体重和产蛋均受影响.该病通常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3℃的春夏季多发.阴雨潮湿,鸡群过分拥挤,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K,日粮配合不当,肉鸡从网养转为走地鸡等都利于球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8.
1997年4月,邯郸某鸡场一批5800多只20日龄蛋雏鸡,出现以严重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剖检、实验室诊断和药物诊疗,最后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现将发病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4月3日鸡群中部分鸡只出现精神状态不佳,流泪,结膜发炎,一侧眼睑肿胀,闭眼,投放抗菌素无效。第三天出现呼吸困难,咳策等症状,死亡10只。第四天病情进一步加重,伸颈呼吸,甩头,甩出的痰中含有血液,死亡21只,上午来门诊就诊,从发病到鸡群恢复健康共死亡125只,死亡率为2.13%。2刻检病变共剖检20天病死鸡,主要症状为:眼…  相似文献   

19.
一、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1—3周内保持35—32℃,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低2—3℃。二、饮水要及时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一定要及时饮水,否则会造成脱水。采取自由饮水法,第1次饮水给予5%的糖水。三、湿度要适当出壳后10日龄内保持较高的湿度利于雏鸡羽毛生长及防止脱水,10日龄后湿度要较低一些,以免诱发球虫病,一般10日龄内  相似文献   

20.
2013年8月20日,张北县郝家营乡刘某从某县养鸡场引进1批雏鸡1000只,地面平养,保温效果良好,但通风条件较差。3d后部分雏鸡表现不食,羽毛蓬乱,挤在一起,下痢,5-7d后病鸡日渐增多,共有300多只发病,3d后.先后有70只病鸡死产,遂带病死鸡到张北县兽医化验室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