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绿巨人,又名一帆风顺、巨叶大白掌,属天南星科苞叶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最适温度20℃~25℃,光照过强,叶片变黄。  相似文献   

2.
荷苞牡丹为罂粟科、荷苞牡丹属别名铃儿草、兔儿草,叶似牡丹,花像荷苞,故名荷苞牡丹,其栽培品种有红花荷苞牡丹、大花荷苞牡丹、白花荷苞牡丹,黄花荷苞牡丹与美丽荷苞牡丹,本文所述为常见红花荷苞牡丹,原产我国河北及东北诸省。  相似文献   

3.
在核桃生产中,有部分果实没有种仁,这种现象称为“空苞”现象,“空苞”现象的发生,严重的影响核桃产量的提高,是造成核桃低产的原因之。 1引起核桃“空苞”的原因 1.1环境不适 核桃栽植在温暖地带或气候反常.极端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种仁的发育.特别是当气温超过40℃时.果实易受日灼伤害.形成“空苞”的机率大大增强。核桃对水分敏感.如果降雨少.旱象严重.又没有浇水条件补充水分时.常导致核桃水分供给不足.果实发育受阻.易造成“空苞”。  相似文献   

4.
<正>杨梅卷叶蛾包括褐带长卷蛾、小黄卷叶蛾与拟黄卷叶蛾等,属鳞翅目卷叶蛾科。食性杂,也可为害柑桔、茶叶、黄豆等作物。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苞,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当虫苞叶片严重受害后,幼虫因食料不足,再向新梢嫩叶转移,重新卷叶结苞为害。杨  相似文献   

5.
《果农之友》2013,(12):47-47
1林业措施蛾类害虫的幼虫常隐藏在果树翘皮等处越冬。入冬后.要及时刮除果树主侧枝的老翘皮和剪锯口周缘的老树皮.摘除树干上的干叶集中灭杀处理.可灭杀棉褐带卷蛾越冬幼虫。芽白小卷蛾的越冬虫苞冬季不落.应结合果树冬剪将虫苞剪掉。集中烧毁或深埋。早春时,果树生长期若发现棉褐带卷蛾及芽白小卷蛾的虫苞要及时清除灭杀。冬春时节.要彻底清扫果园落叶.刮除枝干上潜叶蛾的越冬蛹和冬型成虫:同时.结合翻土.挖出在树干基部周围表土内结茧越冬的青刺蛾、扁刺蛾.剪除果树上刺蛾越冬茧集中灭杀。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省东莞林科园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通过生物学特征、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果实性状、品质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其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干苞型约占30%,湿苞型占70%,其中干苞型包括1个橙苞、2个金黄苞和57个淡黄苞单株;均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生长良好;金黄苞型综合品质最好,橙苞次之,淡黄苞相对最差。  相似文献   

7.
一品红     
《花木盆景》2013,(2):50
[1月]苞叶展红期,摆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窗台或阳台,室温保持15℃以上,低于10℃,基部叶片变黄脱落。每周浇水1次,晴天上午浇水,勿让水残留到夜间,忌浇水过多,导致苞片失色,诱发灰霉病。[2月]苞叶继续展红,盆栽植株的摆放位置、室温和日常管理同上月。注意通风,防止白粉病、介壳虫、粉虱的危害。[3月]苞叶展红期结束,进行换盆,剪除整个植株的地上部,留下2个~3个枝节(约20cm~25cm高),剪口用草木灰蘸涂,防止感染腐烂。然后将植株托出,去除1/3宿土,换上培养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盆栽后浇水放温暖处恢复,待茎干萌发新芽后再恢复正常管理。  相似文献   

8.
板栗抗寒新品种抚栗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栗1号是我们在辽宁省抚顺县石文镇毛公村板栗园选出的板栗新品种。总苞椭圆形至尖顶椭圆形,苞壳厚0.4 cm,苞刺长1.5 cm;坚果椭圆形,平均单粒重10.0 g,果面具油脂光泽;果肉淡黄色,质地粳性,风味香甜,品质中等。出实率42.00%,可溶性糖、粗脂肪、粗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为9.21%、0.92%、3.07%、25.05%;抗寒性强,可耐-35℃低温;在辽宁省抚顺市,果实9月中旬成熟;适宜在辽宁省抚顺市及以南地区栽培。2008年5月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9.
连续3年以北方板栗品种"燕山红栗"和"燕龙"为父本,以南方板栗品种"云富"、"云良"、"云早"、"永丰1号"为母本进行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组合板栗的结苞率、空苞率、出籽率、球苞直径和坚果重量等指标,以期为改善板栗坚果品质和提高产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授粉组合对板栗结苞率、空苞率的影响较小;球苞的大小与母本的自身特性以及球苞内坚果个数相关;利用坚果大的品种花粉授粉比利用坚果小的品种花粉授粉所结的坚果要大,且坚果的大小也与球苞内坚果的个数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我国主要干果果树之一,适应性广;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但板栗果怕热、怕干、怕潮怕冷、怕虫,贮藏十分困难。贮藏中腐烂率十分高。为了搞好板栗贮藏保鲜,现介绍一种板栗带苞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熟水蜜桃新品种-霞晖6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明亮  马瑞娟  杜平  宋宏峰  沈志军  张勇  许建兰 《果树学报》2005,22(3):298-299,F002
霞晖6号是以朝晖为母本,雨花露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中熟水蜜桃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外观美丽;南京地区7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08d左右;平均果重211g,最大251g;果肉乳白色,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15.2%,粘核。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12.
袋鼠爪不同品种组培苗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S+ NAA 0.1 mg/L+蔗糖3%+琼脂0.65%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A(0.1、0.5、1.0、2.0、5.0 mg/L)和KT(0.1、0.5、1.0、2.0、5.0 mg/L),比较不同浓度BA和KT对‘Garnet’,‘Sunset,2个袋鼠爪品种组培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Garnet’组培苗增殖的BA最佳使用浓度为0.5 mg/L,增殖倍数为4.32;KT最佳使用浓度为0.5 mg/L,增殖倍数为3.85.‘Sunset’组培苗增殖的BA最佳使用浓度为1.0 mg/L,增殖倍数为6.16,;KT最佳使用浓度为0.5 mg/L,增殖倍数为6.86.  相似文献   

13.
徐永阳  徐志红  刘君璞 《果树学报》2005,22(3):300-301,F002
中甜1号为优质、高产、耐湿、早熟厚皮甜瓜品种,果实发育期25-28d,果实椭圆形,果皮黄色,上有10条银白色纵沟,果肉白色,单瓜重1.0-1.5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5.5%。适应性广,在保护地、露地条件下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4.
新茄6号是由从新疆长茄中单株套袋自交选育出的自交系4号长茄和从前苏联长茄品种中单株套袋自交选育出的自交系26号长 茄配组,然后在后代分离群体中通过系统选择育成的长茄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第1花生长在第5~6片叶腋,果实细长,浅紫红色, 光泽度好,平均单果质量140 g,抗黄萎病能力优于新疆长茄,一般每667 m2产量4 500~5 500 kg,适于新疆早春大棚和露地覆膜早 熟栽培。  相似文献   

15.
以"冬红果"、"舞美"(芭蕾苹果)苹果为试材,进行人工棚内低温处理模拟试验,以期摸清需冷量和开花期最低有效积温。结果表明:盆栽"冬红果"和"舞美""犹它模型"统计的需冷量分别为429 C.U和645 C.U;露红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坐果期的活动积温分别为400、6007、201、0001、140℃和3805、807、001、1201、240℃。  相似文献   

16.
通过集团选择法,在平潭水仙群体中,经5年的反复选择、选出一批生长健壮、花葶数多的水仙鳞茎。利用该鳞茎后代的2年生鳞茎,在水仙花主产地漳州与当地水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的平潭水仙具有鳞茎商品率高,每个鳞茎的花葶数比普通水仙多1~2葶,适应性强,性状稳定等特点。是一个种性优良的水仙新品种,已被命名为‘平潭水仙8189’。  相似文献   

17.
菜豆新品种连农无筋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农无筋2号利用杂交育种,后代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它涉及4个亲本:82-3长菜豆、85-1、Cornell49-242、87B。植株蔓生 ,商品荚绿色,扁形,荚长22 cm,荚宽1.5~2.0 cm,荚厚1.2~1.7 cm,荚形指数1.36,单荚质量23.0 g左右。抗锈病,中抗炭疽病 。春、秋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 076、2 243 kg,春季大棚栽培平均每667 m2产量2 500 kg左右,冬季温室栽培平均产量3 200 kg,适合北方地区春秋大棚、春秋露地及冬季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18.
哈研油叶是从美国油叶香菜品种美国大油叶中分离而来,利用系统育种的方法2001~2005年共经历5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香菜新品种。早熟,高产,耐热、耐寒性好,株高25~30 cm,开展度20 cm,叶色青绿,叶片肥大,叶面平滑油亮,叶柄青绿色有光泽,梗粗,根壮,纤维少,香味浓,适应性好,正常条件下出苗后35 d(天)左右即可采收,耐运输,商品性好,适宜我国北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橙兰是以SW039为母本,以SW04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小果型西瓜一代杂种。早熟,果实发育期28~32 d(天)。果实短椭圆形,果皮绿色,覆深绿色齿状条带,单瓜质量1.8~2.5 kg,皮厚约0.5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 %~12.4 %,瓜瓤橙黄色,质地脆酥,口感好,风味佳。坐果性强。每667 m2产量1 800~2 300 kg,适宜早春和夏秋季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20.
莫大旺 《北方园艺》2011,(12):36-38
研究了采前使用不同套袋(白袋、黑袋、绿袋、黄袋、红袋)处理对"石硖"龙眼果实色泽、大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对"石硖"龙眼果实果皮色泽无明显影响;对果实大小和品质影响差异性显著,尤以套黄色和绿色的网袋种子小,可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