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我国茶叶网络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浩 《茶叶通讯》2010,37(2):36-38
我国茶叶流通以批发市场为主,近10多年来从无到有.发展到了100多个,茶叶批发市场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我国茶叶产销矛盾,通过市场交易直接为茶叶生产者和贸易者提供信息服务,指导茶叶生产和贸易。但是,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网络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茶叶流通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当传统的茶业行业面对新兴的互联网络,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茶叶产销形势一直严竣,面临种种生产不利因素,淳安茶叶能适应市场变化,注重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成效,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注入茶叶生产新的内容,保持茶叶生产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绍兴县是我省重点产茶区之一,现有茶园7333多公顷,年产茶8000吨以上。近年来,由于茶叶产销体制发生了变革,我县成立了绍兴县茶叶生产者协会,把茶农、茶厂和茶叶科技工作者联为一体,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茶叶产销体制,使全县茶叶生产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受到农业部、省、市、县各级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的双边协议,指日可待。然而,面对“入世”,我国茶叶在现行市场发展和经营体系不很健全,也将和电信、汽车、金融等行业一样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知已知彼,正确对待本行业劣,优势加以改正与光大,才能顺应市场变化而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本文参阅近年世界茶叶产销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并对我省茶叶“入世”略谈个人浅见,仅供同仁参考。1、茶叶产销概况1.l茶园面积与产量:据国际茶委会资料统计,至20世纪末的1998年全世界产茶国有30个国家和地区,有119个国家需进口茶叶,其两者比例1:呕.世界现…  相似文献   

5.
1992—1994年出现卖茶难的现象,而1995年春茶市场突现好转,茶叶畅销,菜价上升,但好景不长,入夏以后,市场仍复疲软。同时,茶叶出口数量仍在萎缩,出口价格继续下跌,茶叶加工企业经营艰难,效益下降,有不少茶厂倒闭或转产。茶叶产销形势仍是严峻,令人忧心什仲,也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茶界同仁正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共商茶业如何走出低谷,再创辉煌。一、茶叶产销滑坡的原因1.受出口减少影响。茶叶出口的增减对茶叶产销的影响颇大,尤其出口量较大的产区影响更大。由于世界饮料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茶叶消费受软饮料冲…  相似文献   

6.
1992年以来,我国国内茶叶产销连年疲软,其主要外部原因是世界饮料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茶叶销价下降,国内茶叶集体消费减少;茶叶税收政策落实不好;国家银根叶紧等。为此国内茶人纷纷探讨克服疲软良策,笔者认为,国内茶市卤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1.茶叶的饮艇消费地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茶叶消费还需要宣传;3.应大力发展“有机茶”;4.加快开发茶叶“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7.
茶叶产销滑坡的原因与振兴措施胡松柏(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5)1茶叶产销面临的严峻现实茶叶被中国人誉为“国饮”,我国茶类齐全,花色品种繁多,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享有盛名。然而,自1992年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茶叶产销处于滑坡趋势。茶...  相似文献   

8.
首先概述了近3年(199~1996)来浙江茶叶严峻的产销形势:全省茶叶产量、出口量和创汇数,1996年平均比1993年有较大把度下降;但名优茶产销发展较快。全省总体上减产不减收。其次,对1997年菜叶产销形势作了分析,认为市场将有所复苏,经营更趋艰难,但浙江茶业的前景是乐观的。最后对如何走向市场,开拓市场,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近几年来,发展的道路也是坎坷曲折的。至1994年我省茶叶产量达781万吨,比1993年增1.4%,而产值却比1993年回落了9.3%,仅有5.623亿元,是1963年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整个茶叶行业处于疲软状态,而茶叶市场已经成为制约生产兴衰的主要因素。因此,茶叶生产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做到以销定产,产销统一,以市场行情和消费趋向来决定调整布局,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我省茶叶生产的必然趋势。为此,笔者最近走访了福州市几家具有~定代表性的茶叶专营店,对福州…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经济信息网年会”于1999年11月在贵阳市召开。会议对我国1999年茶叶产销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在估测2000年茶叶产销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重点。 一、1999年我国茶叶产销情况 1999年我国茶园面积稳定,产量增加,收购价略有下降,茶农收入基本稳定;内销市场销量增加,消费档次下降,销售价格下降,茶叶质量有所提高;出口总量下降,各茶类出口均价下降;库存增加,主要是外销低档绿茶原料积压情况突出。 (一)茶叶生产情况 1999年茶叶形势总体比较好,农业部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指导方针,加…  相似文献   

11.
一、我省茶叶产销的现状与特点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省茶叶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茶叶在农产品中属于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产品,1984年起就放开了定购任务,放开了市场,放开了价格,市场机制、竞争意识、资源配置、价值规律在茶叶行业的发展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造就了茶叶产品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2.
茶叶储运是为茶叶流通服务的,是把商品茶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具体承担者。在连接茶叶产销、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商品周转、增加国家积累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储运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商业储运原则。茶叶运输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合理地组织茶叶运输,加速商品茶周转,节约运力,降低运杂费,安全、保质,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茶叶运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主要引用国际茶叶委员会(ITC伦敦)的统计数据,从世界茶叶产销中分析我国茶叶产销发展的轨迹,为做大做强我国茶产业提供依据和参考。自20世纪以来,世界茶叶市场持续10多年(1990~2005)的"供过于求"的基本局面已经逐步改变。实际上作为世界茶叶的指示性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综合价格2006年起已经连续上涨7年。2014年世界茶叶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14.
茶叶市场开放以后,茶叶市场空前活跃,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局面,调动了茶叶生产者的积极性,给茶叶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由于政策的不够完善及某些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市场的开放也曾给茶叶生产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本文就茶叶市场的开放对生产的反作用及其对策进行讨论。一、市场开放对生产反作用的表现 1.因部分茶叶抢手好销导致采摘过度.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从经营管理模式,产品销售市场和宏观调控三方面深入剖析了湖南东江库区茶叶产销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前提下,提出了促进库区茶叶产销良性互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业体制改革四年来实践表明,成效甚著,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把竞争机制引入产销体系,基本解决了产销矛盾,疏通了流通渠道,全国茶叶产量、产值及产茶者收入等均有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宏观管理失控,导致茶叶质量失管,茶叶价格亦成为脱僵之马,产、供、销利润倒挂,形成重商轻农,基础建设投入减少。从长远看,如不及时处置得宜,巳经取得的成果则难以巩固。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茶业体改后,制定措施的指导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调控规律还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尤其突出表现在国内茶叶市场的管理工作。为此,本文试图就当前我国茶叶  相似文献   

17.
临海市羊岩茶场从1974年建场以来,茶叶产销处于稳健发展态势,茶园面积逐步扩大,茶叶产量、产值和利税同步增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茶场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把施行茶叶标准化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情况有以下两方面:1施行茶叶标准化的主要工作1.1制订和完善羊岩勾青茶叶系列标准茶场在全面总结自身的茶园培育管理、茶叶加工,特别是在羊岩勾青采制技术的经验基础上,再融入现代茶叶科技,1993年,在市林业特产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参照有…  相似文献   

18.
茶叶产销开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至今已整整十一个年头,这期间,分别于1984年、1988年、1992-94年三次出现卖茶难的现象,茶叶滞销,效益下降。而每次茶叶滞销,都有人提出“供过于求”的观点,希望在生产上予以控制。今年春季以来,茶叶市场急剧好转,茶价大幅度上升,而且积压多年的陈茶也销售一空,乌龙茶区还反映爱茶价格提高幅度比春茶还大。如此反差,使许多人对茶叶市场前景及发展方向产生困惑。为此,笔者根据当前茶叶产销情况,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广大茶叶工作者参考。一、茶叶生产情况“1.全国概况。从198…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我省茶叶生产的基本情况,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外茶叶产销形势的变化,市场对茶类结构的调节作用,市场竞争京是产品质量竞争。  相似文献   

20.
茶叶市场学特性与茶叶营销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桂平雄 《茶叶》1997,23(3):54-57
建国后相当长期内,茶叶市场的供给短缺,茶叶经营管理活动很少考虑茶叶市场学特性的存在及影响。当茶叶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时,茶叶产销的顺利实现,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日益受到茶叶市场学特性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分析茶叶市场学方面的一些特性,及其对茶叶荥销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当前茶叶营销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