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Ferdi Schuth等人在Chem.Rev.综述中指出中空微纳米结构在催化方面的作用,中空微纳米催化剂中不同的形貌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控制中空纳米材料的形貌来实现特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硬模板法可用来合成无机纳米中空结构,其中Cu_2O因其具有价格便宜,储存丰富,并且在合成过程中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产物形貌等优势,常被用来作为模板。采用Cu_2O模板法来实现中空微纳米材料的合成,通过调节Cu_2O的形貌以及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条件来控制CuxSy中空微纳米材料的形貌,组成以及微观结构。并研究CuxSy中空微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降解实验和光裂解水产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与机理。深入探究催化剂形貌及微观结构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进而设计合成高催化活性的非球形中空CuxSy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制备淀粉微球,研究影响淀粉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对淀粉微球的粒径大小,微观形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In-vitro方法,对微球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联淀粉微球近似球状,球体表面粗糙,粒径分布均匀,微球结构呈多孔立体网络结构。微球具有较强的抵抗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和人工血液降解的能力,具有应用于药物缓释、靶向给药和栓塞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β-胡萝卜素作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其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极大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水相,以玉米油为油相,通过添加壳聚糖、海藻酸钠制备多层乳液,与Ca2+交联制备运载β-胡萝卜素凝胶微球。通过粒径、ζ-电位、乳化稳定性、界面蛋白吸附量、β-胡萝卜素包埋率等指标和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体外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壳聚糖、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特性及β-胡萝卜素凝胶微球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壳聚糖质量分数为2.0%时,形成的双层乳液稳定性最好,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率最高,达(64.82±0.31)%;当海藻酸钠质量分数达到2.0%时,形成的三层乳液对β-胡萝卜素包埋率最高,达到(86.75±2.0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凝胶微球中海藻酸钠与壳聚糖发生了静电相互作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干燥的凝胶微球呈球形,且随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加,凝胶微球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凝胶珠微球具有持续性释放的功能,乳液凝胶微球可作为β-胡萝卜素一种良好的缓释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液体石蜡和Span80为油相,壳聚糖醋酸溶液为水相,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壳聚糖微球进行表征。微球外观光滑圆整,粒径500μm。对亚甲基蓝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5.
TiO2具有很多优良的特点,如稳定性高、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等,所以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改性技术以及应用方向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先驱体转化法制备CaO/α-Fe中空纤维,通过XRD、SEM和VSM等技术对所得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凝胶的可纺性与Ca2+:Fe3+:CA摩尔比有关,当Ca2+:Fe3+:CA为1:2:4.5时,可以得到可纺性好、钙含量较高的凝胶纤维,经1000℃还原焙烧后,制备的CaO/α-Fe中空纤维具有较大的长径比,直径可小于1μm,长度超过10cm,中空孔径约为纤维直径的2/3,在室温下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36.564Am2/kg。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油摩尔比25:1、催化剂用量8%、反应时间为2.5h时,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在95%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生物柴油转化率仍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Ni—P酸性化学镀镀液中加入TiO2纳米颗粒,以Ni—P最佳工艺为基础,采用三因素二水平正交实验的方法获得优化的Ni—P/TiO2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a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Ni~P/TiO2复合镀层中的Ni—P镀层包裹着少量纳米颗粒,但纳米颗粒团聚现象明显,大部分沉积在镀层表面。同时,Ni—P/TiO2复合镀层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由于非晶态的Ni—P镀层中复合了高硬度TiO2纳米颗粒,从而增强了镀层的抗局部变形能力和弥散强化的效果,而且也强化了Ni—P合金基体,使得其显微硬度性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Ni—P/TiO2复合镀层由于TiO2纳米颗粒加入,使复合镀层孔隙率和界面增加,从而使其耐腐蚀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在Ni—P酸性化学镀镀液中加入TiO2纳米颗粒,以Ni—P最佳工艺为基础,采用三因素二水平正交实验的方法获得优化的Ni—P/TiO2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a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Ni~P/TiO2复合镀层中的Ni—P镀层包裹着少量纳米颗粒,但纳米颗粒团聚现象明显,大部分沉积在镀层表面。同时,Ni—P/TiO2复合镀层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由于非晶态的Ni—P镀层中复合了高硬度TiO2纳米颗粒,从而增强了镀层的抗局部变形能力和弥散强化的效果,而且也强化了Ni—P合金基体,使得其显微硬度性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Ni—P/TiO2复合镀层由于TiO2纳米颗粒加入,使复合镀层孔隙率和界面增加,从而使其耐腐蚀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
椭圆状微织构自润滑车刀切削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激光加工方法在硬质合金刀具前刀面易磨损区域加工椭圆状微织构,并在微织构中填充MoS2固体润滑剂,制备了微织构自润滑刀具。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微织构对刀具刀尖处应力分布的影响;将微织构自润滑刀具与传统刀具进行了干切削45号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织构的存在对刀尖处的应力分布无显著影响,与传统刀具相比,微织构自润滑刀具能够有效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切屑变形,增加切屑卷曲,同时减缓刀具前刀面磨损。  相似文献   

10.
草浆黑液半焦直接苛化水蒸气气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管式炉在750~900℃内进行了草浆黑液半焦水蒸气气化实验,考察了温度、苛化剂TiO2对气体产物及固体产物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仪在850℃下进行了半焦的水蒸气气化实验,探究了TiO2对半焦热失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900℃内,TiO2的添加使得气体产物中CO2增加约5%、H2减少约5%,碳转化率上升约10%,产气热值下降约7%;TiO2可避免气化过程中熔融物的生成;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产物中无机盐的种类未发生变化;TiO2与半焦中的Na2CO3反应生成Na2O·nTiO2,与Na2SiO3结合生成Na2TiSiO5,改变了元素Na与Si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传统机电一体式排污泵的结构改造,以有机玻璃材料来加工叶轮及蜗壳,利用半螺旋形吸水室改变来流方向,成功获得适合于PIV测试的试验泵段.采用轴编码器等同步装置和空心玻璃球作为示踪粒子,对3个工况下叶轮与蜗壳5个不同相对位置的叶轮中间截面流场进行拍摄,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从PIV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大流量1.4Qd和设计流量1.0Qd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场在任意时刻均能够保持较好的轴对称性分布,而极小流量0.2Qd情况下,叶轮内部流场较为紊乱,且表现出明显的非轴对称性.在所拍摄的5个时刻内,通道A由于穿过隔舌位置,其出口圆周的相对速度分布梯度和小流量下旋涡的强度、大小等均受到隔舌的强烈影响.在极小流量情况下,通道C随着叶轮的旋转,压力面附近的脱流不断加剧并形成旋涡,最终堵塞大部分流道.  相似文献   

12.
空心件楔横轧参数对轧件壁厚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空心件楔横轧变形特点的分析,建立了空心件楔横轧的上限法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空心件楔横轧工艺参数对轧件壁厚变化的影响,提出了研究空心件楔横轧壁厚变化预测的新方法,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13.
空心件楔横轧成形过程比较复杂,作者根据楔横轧变形原理和变形特点,指出楔横轧变形有明显的宏观拉观拉拔特性;进行了空心件楔横轧成形过程的应力分析;研究了空心件楔横轧成形过程壁厚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根据工艺条件预测壁厚变化值的公式。研究结果对楔横轧工艺在轧制空心阶梯轴类件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中空板水循环集放热系统设计与集热性能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现有日光温室内置式水循环集放热装置存在的集热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中空板水循环太阳能集放热系统,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预测软件,验证系统可行性。理论计算表明,在室内地面面积400 m2聚苯板墙体日光温室内,系统集热总量可达350 MJ,可供日光温室2~3 d的夜间放热加温。通过现场试验测试系统的集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集热效率最大可达0.93;晴天条件下的系统日蓄热温升约比阴天条件下高1倍;在太阳辐射较弱时,中空板与室内空气的对流换热对集热效率影响显著;在3.3~5.9 m3/h的流量范围内,系统集热量随着水流量增大而增加。中空板系统作为装配式集热系统,建造成本低、简单实用,不占用室内栽培面积,适用于旧温室改造。  相似文献   

15.
散乱点云局部型面参考数据的快速查询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散乱点云局部型面参考数据的快速查询算法.该算法改进R*-tree建立散乱点云的空间索引结构,获取采样点所在叶结点,依据该结点MBR构造空心球,深度优先遍历R*-tree获取空心球内数据点,通过动态扩展空心球内外半径实现散乱点云局部型面参考数据的快速获取.实验表明,该算法可适用于各种复杂型面散乱点云,提高了查询的准确性与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6.
推导了楔横轧工艺成形空心阶梯轴类件时压扁失稳条件 ,结合楔横轧空心件旋转条件和轧件表面缺陷形成条件制定了楔横轧空心阶梯轴类件的加工界限图 ,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拖拉机转向调节器楔横轧成形工艺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利用高分影像构建自动解译模型是快速高效获取空心村建筑物的关键,对空心村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目视解译需要专业知识,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袋特征的空心村高分影像建筑物解译模型。首先,对比了多种影像特征提取方法;然后,选取词袋特征(Bo W)和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建筑物自动解译模型;最后,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选取空心村高分影像构建了建筑物样本库,并基于该样本库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分类准确度可以达到0.86,所提方法可用于空心村内建筑物自动解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空心村高分影像建筑物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李永树  吴玺  刘刚  鲁恒  唐敏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9):160-165,11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心村高分影像的建筑物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显著性检测来获取包含建筑物信息的显著性区域,然后通过滑动窗口获取显著性区域内目标样本块,再将这些样本块输入训练好的CNN并结合SVM来实现分类。为检验方法有效性,选取高分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显著性检测能够有效地获取主要目标,减弱其他无关目标的影响,降低数据冗余;卷积神经网络能够自动学习高层次的特征,基于CNN对高分影像进行建筑物检测,分类准确度可以达到97.6%,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园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正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