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点,教师师资力量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撑,而薪酬制度又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目前面临的却是报酬微薄、条件艰苦等现状,进而导致湖北省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加大,严重地影响了教育公平。基于上述背景,以湖北省洪湖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为实证,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及建议,以期能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明年起农村学生免收杂费今后要进一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从2007年起,对所有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并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城市教师赴农村支教制  相似文献   

3.
乡村代课教师——被漠视的另类贫困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上世纪末,全国民办教师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这会给我国本世纪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还有一支庞大的代课教师队伍,也称计划外民办教师队伍。他们大都分布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待遇极低,因此造成了代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而如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SULAN 速览     
针对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老大难问题,国家将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给予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还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有效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提出并实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当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十分不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施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农民都需要加强农村教育。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关键所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一起努力来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7.
姜志维  王彦  马超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76-4678
农村教育状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目前农村子女教育环境恶劣,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保障义务教育,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农村劳动培训,落实教育资金,倡导教育创新,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中小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城乡教育的不平衡问题也更加凸显,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多挑战。本文对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建议做出基本分析和判断,为解决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政策设计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现状的分析,分别从农村教师流失的数量、流失的意愿、流失的类型等方面研究,找出导致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提出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的对策,为各个地区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为样本,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菏泽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队伍现状,并提出政策要向农村教师倾斜、要建立农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农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对于激发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和保障学生的成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低以及福利待遇差、成长空间小、工作负担过重、工作条件差及学校民主管理机制欠缺等因素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建议从以下方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优化农村教师成长空间;减轻农村教师工作压力,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环境;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组织氛围;建立持续反馈机制,促进农村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经过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发展,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目前农村教育仍然有着诸多问题。以昭通市彝良县发路村为例,其在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投入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过低、学生流失严重、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实际等一系列问题。农村教育贫困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整体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新型农村教师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基石。我国已经从教育经费投入、人事制度、缩小城乡教师差距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农村教师队伍,但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整体素质差、老龄化、专业对口率低、流动性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政策和经费上保证农村教师的待遇,努力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师工作以及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4.
周贤玲  邱庆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12-5613
农村教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程之一,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和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广大农民综合素质教育的重任,可谓“任重而道远”。基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对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了尝试性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体制环境下,代课教师为偏远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讲求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和优化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后普九时代”,身份尴尬、体制排斥和法理缺陷等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制度障碍是解决代课教师问题面临的三个困境。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体制和群体心理支撑机制,破解的对策是出台合乎人文道义要求和代课教师自身合理诉求的政策。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上,要反思农村教师储备补偿机制建设不足、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缺乏和事业单位二元用工体制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义务教育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剧变,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数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农村一些学生选择到城镇和民办学校就读。其原因主要是城乡人口迁移,以及地方政府对于中小学的撤并。乡村义务教育空间集聚引发了诸多问题,如家校距离过远、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不和谐发展等。解决乡村义务教育空间集聚的矛盾,应当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与趋势,保障农村居民的义务教育权,努力实现教育均衡,以及从根本上变革关于人才与教育方面的观念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及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村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因此,面对当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失衡之态,要采取适当的专业发展均衡的策略,促进农村教师对专业发展认识的知、情、意的和谐,以使其所参与的促进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获得最大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仍面临职业魅力不足、后补乏力、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这都制约了农村小学教师以及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为解决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发展政策,针对我国近五年农村教师发展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从各项优惠政策难以实施、农村小学学校教学环境的恶劣、城乡生源的差距过大以及城乡教师之间差距难以真正缩小几个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1.切实落实相关政策;2.国家的鼓励政策;3.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精神;4.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潜力;5.采用科学方法明确农村小学教师补偿额度。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9.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的经济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支持,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处于关键的地位,然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呈现出诸多问题。如农村教师工资的拖欠、沉重债务难以偿还、公用经费的严重缺乏、危房改造及新扩建资金缺口较大等等,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对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姬秀娟 《农业考古》2007,(3):245-248
城乡教育不公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该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为城乡教育公平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保证义务教育的实现。改革高等教育制度,保证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