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结构不合理和受教育人口的性别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安徽省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安徽省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必经之路,举措有三:一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力度;二是着力办好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三是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贯彻到农村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2.
江西老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链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既是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与区域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社会问题。江西是农业大省,老区面积大,人口多,建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容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有机农业是站在持续农业的制高点,可有效地解决以往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尖锐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川作为人口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其农村人口变化情况尤其值得关注。为此,本文对四川农村人口数量、年龄和性别、受教育水平、人口外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情况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总结了四川农村人口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山东农业、农村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这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对于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我们从山东实际出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61.2%[1],由于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农村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监管力量薄弱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村成为我省食品安全监管的真空区,因此关注我省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当前农村信访工作,河南省政府决定以省信访局为主,抽调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等部门熟悉业务的处级干部参加,成立省农村问题专访接待组,办公室设在省信访局,并于6月11日开始接待来访群众。我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7826.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农业及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又呈上升趋势。成立农村问题专访接待组,加强农村问题的接  相似文献   

7.
张国强 《河南农业》2006,(4):13-13,15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农村能源的消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为科学利用废弃物资源、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沼气建设,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无论是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剩与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共存的现象,抑或是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现实,以及农村人口文化教育水平低、环境意识差的难题,甚至复杂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都是山东省农村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非持续性因素。在对山东省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促进山东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69-170
河南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人口大省,落后的城镇化不仅制约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阻碍了中部崛起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人口、资源、环境、土地、国家政策等的约束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河南省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文章给出了提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措施和建议:一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一体化;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城镇主导产业。针对综合型城镇、旅游资源型城镇和自然资源型城镇采取不同的产业选择政策;三是合理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提高农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五是创新财税、投融资及社会保障制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是农业大省,全省人口27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4万人,占53%,农村劳动力69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8%,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愈来愈多,为了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山西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经济地位和特征决定了建设农村发展智库的历史必然和重大意义。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进程需要通过智库建设提升自身的咨政服务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农村发展智库需要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协同创新,资源整合;发布成果,扩大影响;形成团队,培养人才等方面着力强化。  相似文献   

13.
陶宜旭 《河南农业》2006,(5):37-37,3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咯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我省是全国农业大省,也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建设新农村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不快,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从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获悉,2015年河南省农村电网建设投资额将达175亿元,计划3年投资超过500亿元,以满足农村用电需求的增长。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河南省农村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61%,县域供电面积、人口均占全省的80%以上。而长期以来,河南省农村电网整体薄弱、季节性负荷  相似文献   

15.
遇铁洁 《吉林农业》2012,(11):15-16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规模较大。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省内典型地区的实地调查走访,发现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缺少政府引导支持等多种问题。依据走访调查的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人口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法强 《河南农业》2011,(20):16-17
河南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快速增长,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还在拉大.深入研究人口因素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缩小河南城乡差距,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村逐步繁荣富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人口绝对数量、相对数量、人口质量等三个方面入手,对人口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谭利斌 《甘肃农业》2006,(11):33-35
通过对人口增长、农村贫困和资源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人口增长是资源过快耗竭和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资源希缺和环境恶化又导致了农村贫困,同时农村贫困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退化。认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正确的对策,对于减缓我国农村环境资源退化、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据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京津冀的调研和督查显示,农村地区燃煤散烧、秸秆焚烧、道路扬尘,以及低速农用汽车、黄标车和农用机械的尾气超标排放等导致大气污染状况严重。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大部分区域是农村,在全省73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一半。由于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人口环保意识较差,农村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巨大,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9.
吉林是-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1455万,占全省人口的53.3%,其中农户372万户.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吉林省农业和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2008年,全省粮食产量实现57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产值达751亿元,同比增长10%;农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  相似文献   

20.
<正>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我省人口的大部分,因此,农民的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省经济的发达程度,而农业生产又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体。所以,如何发展农业经济,对改善我省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事关重大。显然,在我省广大农村,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这对孙吴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事关重大,在文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以供同行参考。一、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35年来,我省农村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