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义市艾草野生资源丰富,2016年开始进行人工种植推广,产业起步较晚。为探索兴义市艾草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兴义与河南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兴义市发展艾草产业优劣势,并借鉴河南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经验,结合兴义市艾草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兴义市发展艾草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艾草产业是一个起步较晚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虽然艾草种植、加工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产业技术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科技人员关注和攻关,为艾草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多年生长艾草的田地会出现根系老化、土壤板结及缺肥等问题,导致艾草大幅减产。针对艾草种植多年后出现根系老化导致的减产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旋耕分根种苗更新技术的操作步骤,以期为艾草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一、馆陶县艾草产业发展情况今年,馆陶县新增1000亩艾草示范方,在277个行政村进行艾草种植示范,在所有贫困户庭院种植艾草,并进一步发展艾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把艾草打造成馆陶一张新的名片,形成南有蕲艾、中有宛艾、北有馆艾的发展态势,把艾做成大健康产业、扶贫产业、文化产业。今年,该县在粮画小镇新建100亩艾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艾草主题民宿、主题餐馆、艾灸体验馆、艾产品专卖店,打造小镇新名片。在鹊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广东省梅州市食用和种植艾草历史,种植品种、效益、规模等现状。综合分析了梅州市艾草种质资源、自然条件、经济区位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种植散而乱,且技术、产业发展都不成熟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梅州市艾草产业今后在政府政策、科研攻关、科企合作、品牌建立、产业扶贫等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河南省南召县作为"宛艾"的主产地,艾草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壮大,已经成为最具特色的朝阳产业和最有活力的富民产业。近年来,南召县坚持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子,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成立协会、规范管理,全县艾草种植面积1.2万亩,规模以上艾草加工企业年生产艾产品2万吨,产值1.8亿元。  相似文献   

6.
正南阳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艾草生长,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南阳区域内的野生艾草年产量1.5亿~2亿吨,种植艾草面积超过20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叶收购集散地,南阳的艾草被外界冠名"宛艾"。南阳的艾草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其撰写的《伤寒论》中就写道:"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其《金匮要略》中,用艾的方剂有20多个。  相似文献   

7.
正明光市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十年九旱,土壤瘠薄,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通过多方研究,笔者认为艾草产业是适宜明光发展,效益很高,能致富一方的经济作物。1明光市艾草产业发展现状明光市艾草产业起步于2015年,当前在涧溪镇试种50亩,2016年发展到300亩;2017年,涧溪镇的鲁山、官山、陡山、周郢、茅山,自来桥镇的尖山等地示范种植600亩左右,在桥头镇汉塘村落实种植面积600亩,在石坝镇铁山村落实种植面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会东县艾草产业健康发展,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交流,摸清全县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征求广大艾草种植户意见,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专利的角度研究南阳艾草产业发展情况,利用智慧芽专利查询分析平台查询南阳市自有记录以来到2018年12月为止所有艾草专利,经过筛选共得到747个南阳市艾草专利申请数据。利用Excel、Arc GIS软件分析南阳市艾草专利申请的状况发现:(1)南阳艾草专利申请数量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2)南阳市艾草专利的申请人以个人为主,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医院的艾草专利申请量较少;(3)南阳艾草专利的类型以外观设计类专利为主,其次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南阳艾草专利总体呈现西北多、东南少的分布状态,大部分艾草专利分布在南阳市区内,并伴随着一定的溢出效应。得出结论:南阳艾草专利申请存在着申请人结构不合理、专利类型结构不合理、地区间分布极不均衡的问题,造成了南阳艾草专利质量低、科技含量不足。这反映出南阳艾草产业正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桐柏山区艾草资源及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艾草产业建议。主要包括:制定规划;联合开发、引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艾草集多种用途于一身,有着悠久的开发利用历史,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通过综述艾草在养生保健、食品、纺织、养殖、农业等领域的开发利用现状,讨论艾草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艾草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艾草更好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一、我国艾草产业发展现状艾草,别名:香艾、艾蒿、艾、灸草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全国都有分布。全草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一)艾草的市场需求艾草近几年在我国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艾茶、艾皂、艾食品、艾条(用于艾灸)、艾精油(用于沐浴艾灸)、艾灸贴等。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艾叶年需求量在6万t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艾草合理的种植模式,促进南阳地区艾草高质量发展,本文作者对起垄种植和平地种植2种模式下2个艾草品种的生长情况和干物质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与平地种植模式相比,起垄种植模式的艾草生长速生期起始时间提早2 d,速生期持续时间缩短1~2 d;起垄种植模式的艾草单株叶片总数、有效叶片数显著高于平地种植模式,枯叶数和干物质量显著低于平地种植模式,而艾叶干物质收获量没有差异。起垄种植模式具有稳产、高效、优质的优势,可在南阳艾草种植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艾草种植业发展前景良好,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和健康产业。本文首先简要分析河南省焦作市艾草种植业发展现状,围绕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区位优势3个方面分析艾草种植业的发展优势,然后结合生产实践深入比较种植艾草同种植传统大田作物的效益差异,最后为焦作市艾草种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艾草标准化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艾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现市场上原料多为人工种植。本文针对艾草人工种植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标准化研究,包括选地、整地、施肥、整畦、种苗繁殖、定植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为艾草人工标准化种植提供指导,以期提高人工种植艾草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及品质,对促进艾草人工标准化种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安全优质高效艾草食品的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研究 ,总结了艾草在江南丘陵地区的培育和种植技术 ,并将现代的食品加工技术引入到艾草的深加工中 ,同时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进行艾草的种植与深加工 ,获得了艾草产品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为艾草食品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在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南阳,一种常见的野草摇身一变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草"。这种极为常见、漫山遍野生长的野草名叫艾草。据统计,南阳市艾草种植面积超过24万亩,建设有4个艾草产业园,注册企业有1529家,年销售额80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制品加工基地和艾叶集散地,全国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孺子牛星创天地依托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旭升牧业有限公司的千亩艾草种植基地郁郁苍苍、沁人心脾。艾草自古就有千草之王的美誉。民间自古就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和"端午时节挂艾草避邪"等的说法。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具有独特的香味,有药食兼用功效,特别是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矿物  相似文献   

19.
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散寒、去湿、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近几年艾草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艾被、艾香包、洗发露、沐浴露等一系列产品应运而生,艾草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社旗县以艾草种植和深加工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艾草的生产技...  相似文献   

20.
介绍药用蔬菜艾草的特征特性、营养成分及药用功效,从繁殖育苗、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人工田间种植艾草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