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稻田养鱼所用肥料有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合理施肥,既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营养需要,促进稻谷增产,又有利于繁殖浮游生物,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资源。但是,如果用量不当,则会对鱼类产生毒害作用。鉴于此,本文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着日常工作实践,对稻田养鱼施肥技术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为合理施肥、推广稻田养鱼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冬闲季节是建设和改造鱼塘的最佳时候.因为冬闲季节适合新开池塘准备投入开春后的养殖生产.老池塘经过一年或多年养鱼.由于在养殖过程中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外界影响.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各种养殖环境因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如不及时改造.  相似文献   

3.
1.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需随时供应规格适宜、数量充足的饵料鱼.可就近利用网箱或池塘养殖鲢鱼、鳙鱼种或罗非鱼、鲫鱼、鲤鱼等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也可捕捞、收购野杂鱼或到专业渔场购买鲢鱼、鳙鱼种充当饵料鱼.  相似文献   

4.
王文彬 《农家顾问》2009,(10):52-53
冬闲时段是改造鱼塘的最佳时期。经过一年或多年养鱼的池塘.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外界影响.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环境因子不利于鱼类生长发育.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下年养殖。现结合生产实际.简要介绍冬闲时间鱼塘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5.
低碳·高效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模块建设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建设一套满足我国当前水产养殖业工业化、节约化需求的养殖系统。[方法]对现有养殖池塘进行改造,结合工程化施工,建造3条流水槽;利用气提式推水装置营造流水养鱼的效果;通过沉淀池及微滤器作用将养殖鱼类代谢废物收集、压缩、重新利用;在套养鱼区利用滤食性鱼类进行水质净化。[结果]每条流水槽均可单独饲养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鱼类;养殖池塘水循环利用,整个养殖周期内达到污水零排放;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水源水标准。[结论]该养殖系统具有养殖水体循环利用、可进行高密度精养、降低生态环境压力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养鱼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内源及外源因子对鱼类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鱼类年龄、性别、繁殖、食性等内源性因素和饵料、溶氧、温度、养殖方式、疾病等环境因子对鱼类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鱼类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用鱼类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鱼类健康养殖、繁殖生理、鱼病诊断、环境监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以吃食性鱼类建鲤为主养鱼,适当搭配鲢、草、鳙鱼的养殖模式,摸索出其主养鱼与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放养比例为80:20,是最佳比例,同时以15000尾/hm^2的放养密度所取得的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8.
<正>鱼塘施用沼液、沼渣,除部分直接做饵料外,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浮游生物(动、植物)的繁殖来饲养鱼类,其效果要比施用猪粪优越。沼液养鱼还可以减少疾病传染,如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等可由60%~70%下降到5%。一、施用方法养鱼用的沼液不必进行固液分离处理,通常所含的固形物比用于叶面喷洒的沼液要多。沼液和沼渣可轮换施用。用沼液、沼渣的鱼塘应采取滤食性鱼和吃食性鱼混养的方法,即放养滤食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2,(7)
池塘80:20养殖模式,最初源于美国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是指池塘养殖中,以一种吃食性鱼如鲫鱼、草鱼、鳊鱼、青鱼等为主养品种,以滤食性鱼类(花白鲢)为搭养品种,最终产出占总产量80%的主养鱼和20%的搭养鱼类的一种养殖模式。1.养殖条件 (1)池塘面积以5~10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水深1.5~2.0米;池底平坦,少淤泥;四周洁净,无杂草;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 值7.5~8.5;池埂坚实,不渗不漏。(2)设施增氧机、水泵等设施配套齐全,进排水口均设拦鱼栅,其中进水口用20~40目的筛绢过滤,以阻止野杂鱼、敌害生物及其卵的进入,并防池鱼逃  相似文献   

10.
种草养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养殖结构 种草养鱼的养殖结构应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同时考虑到水体和饲料的充分利用,合理搭配杂食和滤食性鱼类.实践证明,草食性鱼类的放养量占总放养量的60%~65%,比较合理,这样总产量中草食性鱼类产量约占5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里的各种昆虫、底栖小动物,还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等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以鱼治虫,少用农药,既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农药通过食物间接对人产生的危害,是一种立体农业养殖模式,既可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稻田养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一、网箱养鱼所需的自然条件 (一)水质条件 要求水质好、无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透明度是养殖水体水质好坏的一个常用指标,它是指光线透人水层的深度,其大小与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及藻类的多少有关.透明度大、洁净的水溶氧丰富,适合于网箱养殖吃食性鱼,如鲤鱼、草鱼、蝙鱼、团头鲂、斑点鲴、罗非鱼等.透明度在30~50cm的水是富营养化水体,适于网养滤食性鱼类,又适于网养吃食性鱼类.透明度在30cm以下,如确系是由于浮游生物所致,则可以网养滤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3.
<正>用沼肥(含有沼渣、沼液)养鱼,是将沼肥施入鱼塘,为水中的浮游动、植物提供营养,增加鱼塘中浮游动、植物产量,丰富滤食性鱼类饵料的一种饲料转化技术。沼肥养鱼有利于改善鱼塘生态环境,增产幅度可达12%,提高优质鱼比例。沼肥施入鱼塘,不再发酵,降低了泛塘死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居民健康饮食,采用湿法消解处理,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哈尔滨水产养殖基地鱼类中7种微量元素(Cr、Cu、Zn、As、Cd、Hg、Pb)的含量。结果表明:哈市水产养殖基地中养殖的鱼类品种相对单一;各微量元素总平均浓度范围为0.002 37~6.747μg·g-1,7种所研究微量元素在鱼体中浓度顺序为:ZnCrCuAsPbHgCd。在不同食性的鱼类中As元素浓度为:肉食性鱼滤食性鱼杂食性鱼草食性鱼。总体来说,样品中必须及非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均相对较低,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5.
<正>培肥水体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适度繁殖,以增加鱼类天然饵料,为养殖高产打基础。培肥水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人畜粪肥施入法将收集的人畜粪肥加入适量的清水稀释,然后绕池塘水边徐徐泼入,以增加池塘水体肥度,培育鱼类饵料生物。追施的数量视饲养鱼的种类、大小不同,并根据水质、水温灵活掌握。追施的肥料要经过发酵和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6.
苏淡 《农家致富》2011,(6):40-41
一、技术概述80∶20池塘养殖技术是江苏省渔业主推技术之一。该技术是指在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吃食性鱼类,如鲫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或几种可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鱼可充分利用大水面、深水坑洼等自然水域,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养殖成鱼或鱼种。由于网箱内外水体可以交换,可不断补充氧气与饵料,故利用网箱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鱼类摄食方便,运动耗能少,长速快,单产水平可比池塘养殖高出几十倍,甚至百倍。网箱机动灵活,可按  相似文献   

18.
<正>80:20池塘健康养鱼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让鱼类直接摄食来提高池塘的鱼产量,其中收获时产量的80%来自于摄食颗粒饵料的高价值吃食性鱼类,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服务性鱼类,如摄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组成的高效健康养殖方式。 1.池塘条件80:20高产高效养殖要求选择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溶氧量高、水深在2.0-2.5米并有增氧机配套的池塘环境。以水温20-30℃,pH值稳定在7.5-8.5之间,以中性微偏碱,水体透明度维持在 30厘米以上,水体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为宜。 2鱼种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体色鲜艳,规格整齐的优质鱼种。鱼种培育一般亩放养15 000-20 000尾,成鱼养殖一般亩放养 1000-1500尾。主养品种以鲤鱼、草鱼、鲫鱼、淡水白鲳、罗非鱼为佳,其放养比例约占总投放量的80%,20%左右的配养品种以鲢、鳙为主,可少量搭配乌鳢、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类,以清除野杂鱼。 3.饲料投喂 每天或每次提供最适的饲料量,占健康  相似文献   

19.
<正> 稻田中孳生的动植物(如水蚯蚓、底栖生物、水生昆虫、部分害虫,以及田中杂草),为鱼类(鳝、鳅、虾、蟹、鳖,等养殖对象,提供了各种饵料生物(节省了饲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鱼类排泄物作水稻肥料,鱼类吃掉田中害虫和杂草,同时鱼类对水稻生长起到松土、追肥作用,从而形成了稻鱼共生、相得益彰的生态优势,有效地提高了稻田综合经济效益。无公害稻田立体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生产出无公害水稻、绿色水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虑食性鱼类的食性,养殖虑食性鱼类的场地选择和网箱材料进行分析。文中从网箱架设、养殖密度、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虑食性鱼类网箱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