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兴平市配方施肥技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兴平市小麦施肥区划的基本情况,参照土壤样本化验结果、田间试验示范数据,提出制定施肥配方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土壤养分丰缺及推荐施肥指标体系和施肥方法,以期为该地区全面推广小麦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小麦生产节本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夷陵区橘园自建园来土壤养分变化及原因,总结了橘园施肥结构、施肥方式、施肥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了夷陵区柑橘当前施肥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橘园科学施肥配比及合适施肥时期的建议,以期为实现柑橘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探索哈尔滨烟区烤烟平衡施肥为目的,通过对哈尔滨烟区植烟土壤、气候等因素与烤烟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烟草施肥技术研究成果及经验,提出实现烤烟平衡施肥、节本增效目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油菜减量增效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菜生产中施肥差异大、化肥利用低、施用量高等问题,提出了减量增效施肥技术。首先,介绍了油菜的营养特征,然后分析了油菜土壤养分现状和施肥现状,最后对减量增效施肥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进行了研究。油菜减量增效施肥技术的集成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减量增效的目标,为油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重大的农业生产技术,对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准确的土壤测试,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合理施肥,以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目的。本文就测土配方施肥,农民增产增效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迪  秦艳丽 《吉林农业》2010,(10):89-89
科学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生产上应用可以实现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根据冬小麦生长特性及需肥规律,结合土壤测试、田间试验基础数据等,提出了冬小麦施肥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玉米科学施肥是以旱地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玉米施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科学提出有机肥料和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养分比例、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是一项玉米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措施.针对龙陵县目前玉米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小麦施肥历史悠久,施肥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目前农民使用的传统施肥方法,在施肥初期,尽管有增产的作用,但长期不合理施肥不仅造成小麦减产、品质下降,还影响了土壤的结构和性质。小麦化肥减施技术是针对现今农民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新型施肥技术,包括有机肥替代、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新型小麦化肥减施技术能减肥增效、促进小麦增产稳产、增强品质、改良土壤,极大地提高农民的效益,对于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重庆市2013—2016年油菜施肥协作研究,得出油菜减量增效集成施肥技术是调节土壤酸碱性、制定好施肥配方、确定好施肥方法、注重高含量复合肥和新型肥料的施用等。通过施肥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油菜产量,增加收入,减少污染,达到减量增效目的,从而实现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为油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冯楠 《河南农业》2017,(34):22-22
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带动下,商丘市梁园区按照“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要求,以“科学、经济、环保”用肥为原则,以充分发挥肥料增产效应、促进粮食和农业增产增效为前提,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大量田间试验示范信息,对全区不同土壤、不同地域、不同产量水平、不同作物提出了不同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紫色土长期定位施肥下不同施肥处理 0~20 cm 耕层土壤微形态特征变化的研究,探讨施肥对紫色土微形态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 8 个不同施肥处理。用单偏光显微镜对不同处理的 0~20 cm 耕层土壤微形态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长期不施肥料的 CK 处理,土壤耕层结构致密,很少有孔隙发育,土壤微结构为结构较差的碎屑聚积状-沙粒聚积状;长期单施化学肥料,土壤颗粒未形成结构体,少孔隙,土壤微结构主要为斑晶胶凝状-细沙粒聚积状结构,土壤结构比 CK 处理优;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处理,土壤粗颗粒数量显著增加,结构疏松,孔隙量大,动、植物残体丰富,有铁锰结核和腐殖质的形成和微团聚体的发育,土壤微结构类型以 MNPK 处理(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最好,为胶凝紧实状-多孔状结构。[结论]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能显著改良紫色土的结构,培肥土壤,实现土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配方、合理施肥是玉米优质、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土壤、玉米植株养分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供肥特性、玉米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确定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施用比例,并采用科学施用方法的一项施肥技术.总结麻栗坡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出以土壤养分化验结果为依据,确定经济合理的氮、磷、钾用量,并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以促进全县玉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董沸 《云南农业》2010,(3):32-32
对安宁市土壤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述,提高人们对土壤施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土壤施肥技术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在农业增效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曲靖市土壤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目的是提高人们对土壤施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土壤施肥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草酰胺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在苏州三地开展缓释肥草酰胺替代传统氮肥一次性施肥试验,分析缓释肥草酰胺一次性施肥对水稻生长性状、土壤性质、产量结构、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较常规施肥处理,缓释肥草酰胺一次性施肥对水稻有着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8%~11.2%,且其增产跟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有关。草酰胺缓释肥一次性施肥可减少36.8%的氮肥施用量,但达到常规施肥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经济效益486~3 195元/hm2,平均节本增效1 857.0元/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的肥料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农田养分平衡状况,通过连续2年(2014~2015)田间试验,研究传统施肥模式与优化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含量及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5年,优化施肥处理水稻产量较传统施肥处理分别提高7.6%和6.5%。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水稻肥料当季回收率分别提高6.8和8.4个百分点,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2.9 kg/kg和3.1 kg/kg,偏生产力分别提高5.6 kg/kg和5.4kg/kg,养分收获指数分别提高4.4和4.5个百分点。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可提高水稻氮、磷、钾最大吸收速率,并可提高水稻灌浆期至成熟期养分积累量。与试验起始时相比,传统施肥处理0~90cm土壤无机氮与0~3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0~3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而优化施肥处理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0~30 cm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试验起始时变化幅度较小。水稻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养分表观平衡估算的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土壤氮、磷素均出现盈余,钾素亏缺。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下降87.6%和93.5%,磷盈余量分别下降87.7%和77.4%,钾亏缺量分别下降23.6%和23.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优化施肥模式在提高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3414"试验结果,构建了巴州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模型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体系,通过推荐施肥使氮素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了6.8%;磷素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了5.7%;钾素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了24.1%,并较常规施肥增产448 kg/hm^2,增产率为9.5%,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林木施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林木施肥研究概况。田间试验以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设计应用较多;林木营养诊断以林地施肥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使用~(15)N 和~(32)P 同位素进行示踪标记;选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非线性回归等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合理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产量,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树干圆满度,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轻病虫害。近熟林施肥、生长高峰期施肥、在肥力差的林地上施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肥效好。  相似文献   

20.
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增产效应,以有机肥料为基础,提高氮、磷、钾肥料和中微肥料用量与比例的施肥技术。黑龙江省近二十年的推广应用,使平衡施肥技术由经验配方转变为测土配方施肥,使科学施肥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当前农民节本增效,增产创收起到了促进作用,从二十多年推广应用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