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主要研究复合肠道调节剂在仔猪断奶1周内对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肠道结构的影响。挑选20日龄仔猪105头,断奶前屠宰5头,余下100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仔猪喂教槽料,试验组猪在每次喂料后补喂复合肠道调节剂。试验从断奶当天至断奶第8天,共计7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 05),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十二指肠和结肠中乳酸菌数量分别在断奶后第8天和断奶后第2天显著增加(P 0. 05);十二指肠和空肠大肠杆菌数量分别在断奶后第2天、断奶后第8天显著降低(P 0. 05);十二指肠双歧杆菌数量在断奶后第8天、盲肠和结肠双歧杆菌数量在断奶后第2天和第8天均显著增加(P 0. 05)。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在断奶后第2天、4天和8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隐窝深度则在断奶后第4天和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由此表明,断奶1周内给仔猪补饲复合肠道调节剂,可以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结构,促进肠道健康,从而有效提高仔猪断奶1周内的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夏季养猪高产高效途径,我们于1997年5月至1998年9月进行了用遮阳网覆盖猪圈内运动场的试验。参试猪选自由37户饲养的206头大约克夏杂交一代猪,随机分为2组,第1组107头,用遮阳网覆盖运动场(简称覆盖组);第2组99头,不用遮阳网覆盖(简称对照组)。两组猪均健康无病、发育正常、日龄和体重差异不显著,预饲期为7天。预饲期内统一进行防疫、去势和驱虫工作,并用试验期的饲料配方饲喂。其配方如下:玉米47%、豆饼15%、敖皮15%、米糠16%、鱼粉2%、酵母粉2%、骨粉2%、添加剂0.5%、赖氨酸0.5%0每100kg饲料外加20g多维素…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5%或10%的发酵饲料A、B、C,饲喂21 d后每组选5头育肥猪肛门采集新鲜粪便测定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在饲喂第29天和第30天,各组每个重复连续收集粪便混合后测定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粗蛋白质、能量和干物质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相比对照组,饲喂发酵饲料组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有所提高(最高组提高2.9%);同时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属丰度有所增加,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饲料可以改善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的效果。选取体重(117.60±15.84)kg、出生日期相近、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的6月龄伊犁马公马驹10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两组马驹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马匹用碘醚柳胺混悬液驱虫剂驱虫,对照组不进行驱虫。驱虫后,进行为期18 d的饲养试验,统计各组马驹粪便中虫卵排出的种类及数量并计算驱虫效果。结果表明,6月龄马驹粪便中共鉴别出9种虫卵,包括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埃及腹盘吸虫、韦氏类圆线虫、安氏网尾线虫、马蛲虫、侏儒副裸头绦虫;碘醚柳胺驱虫后第3天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达到最高(13 500个/g);驱虫后第6天,马驹寄生虫感染率降为6.37%,虫卵减少率为90.59%,转阴率为93.63%;驱虫后第18天,感染率降为13.33%,虫卵减少率为71.91%,转阴率为86.67%。结果表明,新疆昭苏马场6月龄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较多,碘醚柳胺的驱虫效果在用药后的前6 d内最明显,用药后第18天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伊芬青消积驱虫剂对仔猪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对25日龄仔猪群,以0.5~1.0kg/t饲料连用5d,进行预防,对25~60日龄发病仔猪群,以0.5kg/t饲料连用5d,进行治疗。结果:药物预防仔猪均未感染球虫且增重效果明显;发病仔猪在用药后第3~4天腹泻停止,第4~5天粪便逐渐转为正常,卵囊转阴率均为100%,增重率提高11.90%~12.88%,ACI在1.364~1.387之间,表明对临床仔猪球虫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对赣南藏香猪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及母猪与仔猪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初产赣南藏香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10%和20%金荞麦茎叶粉。试验自妊娠第70天开始至分娩后第28天结束。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对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和繁殖性能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20%添加组可提高母猪妊娠第105天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和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10%添加组可提高母猪妊娠第105天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对母猪分娩后第15天和仔猪血清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但有提高仔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趋势(P=0.06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能提高母猪各阶段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提高香浓指数指数(P<0.01),提高辛普森指数(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20%添加组可提母猪妊娠第105天肠...  相似文献   

7.
用广谱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对肉牛进行驱虫对比试验。选择20头患寄生虫病的雄性肉牛空腹称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一组为治疗组,按1ml/50kg用伊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给予驱虫;另一组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驱虫药物。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到第61天称重,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驱虫育肥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在用药后第61天10头牛总增重700kg,每头平均增重70kg,平均日增重1.15kg;对照组10头牛总增重625kg,每头平均增重62.5kg,平均日增重1.02kg。初步说明伊维菌素用于肉牛驱虫育肥效果良好,是比较好的肉牛驱虫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宠物犬养殖数量大增,犬皮肤寄生虫的驱除多以阿维菌素为主。因此,宠物犬使用阿维菌素驱虫后中毒病例时有发生。中毒症状以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为特征。中毒后的治疗,可采取首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1—0.3mL;在隔4h后注射地塞米松0.3—1.0mg,连用3—5d,同时辅以5%的葡萄糖盐水50—100mL,乳酸林格氏液40—100mL,Vc 5—10mL,同时连用3d。到第4天停药,停药前地塞米松逐渐减少用量。可根据症状在补液过程中适量加入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安钠咖、10%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另外也可用甘露醇20—40mL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3d。也可皮下或肌肉注射强力解毒敏(复方甘草酸铵)1—2mL每天2次,连用3d。  相似文献   

9.
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28日龄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分别施以5种不同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第一组为对照组,第2、3、4、5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0.05%甘露寡糖(商品名为奥奇素,Bio-MOS)、0.2%甘露寡粮、0.1%甘露寡糖、0.05%甘露寡糖+3mg/kg黄霉素的试验组。以测定甘露寡糖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奥奇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对照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平均日采食量(ADFI)低于对照组(4组除外)和饲料转化效率(F/G)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之间的ADG、腹泻率、ADFI和F/G差异不显著,但以0.1%的甘露寡糖组相对综合效果最好。(2)各试验组肠道大肠杆菌的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组和第3组其结肠、盲肠和直肠中双歧杆菌得到增殖。第4组的结肠和直肠中双歧杆菌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盲肠中的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不明显。各组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牛羊药物驱虫的增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证实牛羊药物驱虫后的增重效果。进行了本试验,各选粪检寄生虫卵阳性的牛羊100头,试验组与对组各羊。采用广播,高效的丙硫咪唑和阿福丁为试验组牛羊驱虫,丙硫咪唑牛用剂量20mg/kg,羊15mg/kg。阿,福剂量牛羊均用5mg/kg,试验期90天,第1次驱虫,15天后重复1交,于驱虫后45天和90天各称重1次,结构果表明,驱虫后牛膘情明显上升,至试验结束,试验组牛平均增重23.73kg/头,对照组(未用药)为13.25kg/头;羊分别为7.19kg/只,3.14kg/只。结论:牛羊驱虫后体增重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Y.  B.  Shen  X.  S.  Piao  S.  W.  Kim  L.  Wang  P.  Liu  I.  Yoon  Y.  G.  Zhen  刘冰译  霍艳军校 《饲料与畜牧》2009,(8):63-63
本文研究日粮中不同粗蛋白水平对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88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效应,试验期14d。供试仔猪40只(5.32±0.24kg),2个日粮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①粗蛋白22.5%;②粗蛋白17.6%+氨基酸。基于理想蛋白比率,2组日粮含有相同的代谢能和标准回肠消化赖氯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使粗蛋白水平达到22.5%。断奶后第8d,强饲6mLETEC悬浮液(10^10cfu/mL)。第7d、9d、10d、12d测定饲料消化和体重情况,14d测定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在感染的前1d、感染后第3d和第7d每个重复屠宰1头试验猪(屠宰10头猪/d)来评定肠道形态、肠道微生物区系和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由三毛滴虫导致小猪腹泻的发病机理,对20头三毛滴虫病死猪及10头健康猪的空肠、盲肠和结肠等肠道内容物进行pH值测定。结果表明,20头三毛滴虫病组的空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pH平均值分别为6.6±0.4、6.9±0.5、7.0±0.6,而健康对照组的肠内容物pH平均值分别为5.7±0.3、6.1±0.4、6.0±0.5,三毛滴虫病猪的肠道pH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降低肠道pH值来预防猪三毛滴虫病。  相似文献   

13.
穆然  牟国森 《饲料广角》2011,(17):48-50
本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60.85±0.35kg)“杜x长×大”三元杂肉猪4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试验组。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2%抗热应激中草药清凉饮。在栏舍温度32.51±2.11℃和湿度63.54±2.68%的条件下,进行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清凉饮时,三元猪的日增重和瘦肉率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6.8%和5.71%;料重比、脂肪率、板油重和背膘厚均显著下降.分别降低8.2%、18.3%、18.5%和15.5%;屠宰率无显著差异。可见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撅的清凉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肉质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左旋咪唑既是广谱驱虫药又是免疫促进剂这一特点,就仔猪免疫前使用盐酸左旋咪唑驱虫时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猪为断乳后尚未免疫的仔猪共204头。在仔猪引进或断乳隔离后,观察四五天,用盐酸左旋咪唑驱虫,对照组(166头)用兽用敌百虫驱虫,用法、用量两组均按该两种药驱虫时的要求进行。两组猪均于投服驱虫药后第五六天进行全面免疫接种,即接种猪瘟弱毒乳兔苗、猪丹毒弱毒苗、猪肺疫弱毒苗、仔猪副伤寒弱毒苗。免疫以后在这些猪的整个生长期,均定期用敌百虫进行驱虫。结果表明,无论开始时用左旋咪唑或敌百虫,还是以后均用敌百虫,丙组猪的驱虫效果均好,没有什么差异,但免疫效果却有很大不同.试验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5%和0,明显地低于对照组的10.24%和3.01%。因而可以看出,在小猪免疫接种前,使用左旋咪唑药物,既可以达到驱虫的目的,又可以显著地促进机体对细菌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因此,在对小猪进行免疫时,可先用盐酸左旋咪唑驱虫,再接种各种菌苗。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1978、1980年,对贵州省独山农场应用尿液检查方法调查了该场139头猪,其中患肾虫病的有58头,感染率分别为53.95%和26.98%。在被检病猪中,约1/3有临床症状,2/3症状轻微或不显著。对15头自然感染肾虫病猪应用丙硫苯咪唑4、6、8毫克/公斤剂量,进行一次投服驱虫试验,受试猪体均无异常反应。药后10—20天虫卵转阴率为100%。药后10天剖检各试验剂量猪1头,见变色虫尸,驱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究哺乳期饲喂开食料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30.79±3.43 kg)]相近的健康1月龄公牦牛犊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预试期30 d,正试期165 d。第1~100天,对照组牦牛犊牛饲喂代乳粉和苜蓿干草,试验组牦牛犊牛饲喂代乳粉、苜蓿干草和开食料,2组牦牛犊牛饲喂等量的代乳粉,且2组干物质饲喂量相同;第101~165天,2组牦牛犊牛均停止饲喂代乳粉,改为饲喂等量的精粗组合饲粮。结果表明:1)在第1~100天,试验组牦牛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101~165天,试验组牦牛犊牛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牦牛犊牛的回肠淋巴集结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十二指肠和空肠胰蛋白酶、回肠糜蛋白酶和盲肠α-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十二指肠糜蛋白酶以及结肠内的α-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之...  相似文献   

17.
选择体重(33±2)kg的DLY猪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以0、3、9、27μg/kgBW的剂量每日肌肉注射GHRP-2 28d。在试验的第3周进行4d的代谢试验;在第4周末测量活体背膘和眼肌厚度。结果表明:在第1周末随着剂量的增加,猪的日增重在处理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51%、12.06%、16.21%(P〈0.05);28d的平均日增重在处理组分别提高了4.5%、1.27%、8.99%(P〈0.05)。饲料氮在第3周的消化率各组分别为82.92%、81.29%、82.3%、85.15%;代谢率52.59%、51.8%、53.20%、56.67%。GHRP-2处理组有减少背膘和增加眼肌厚度的趋势。在试验条件下,以27μg/kgBW的剂量每日肌肉注射GHRP-22周可显著提高生长猪日增重,采食量在整个试验期处理组间无差异;连续处理的第3周出现生长抑制现象,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苏淮猪最适宜的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62.90±0.78)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3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5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自由采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试期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以7%、14%、21%、28%的脱脂米糠替代等量玉米的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17.94%。正式期所有猪均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每天纪录所有试验猪的采食量和体重;分别于试验期第0、14天采集粪样,试验第28天采集直肠内容物,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计算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猪的初始体重、第14天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第0~14天平均日增重、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试验Ⅰ~Ⅳ组的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0~14天平均日增重(P<0.05)。生长拟合曲线显示,各组猪生长曲线拐点分别是第18.51天(75.87 kg)、第15.92天(73.61 kg)、第17.39天(75.91 kg)、第17.58天(75.45 kg)、第16.29天(76.15 kg)。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较早到达生长曲线拐点。但各组生长趋势差异不明显。2)饲喂不同纤维水平的日粮对各组猪胃肠道相对重量、长度及大肠的重量、长度占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期第14、28天,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各组N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P<0.01)、二次方(P<0.01)和三次方(P<0.01)降低;试验期第14天,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趋于二次方降低(P<0.10)。4)根据三次方程模型预测,分别以ADF、CP表观消化率为因变量,得到适宜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水平分别为12.77%、14.78%。在各组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均满足且一致的情况下,增加日粮纤维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N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对ADF和CP的表观消化率。本试验的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是可行的,替代比例以12.77%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对绵羊秋秀驱虫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绵羊360只,分三组。试验组投放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1枚/只,阳性药物对照组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1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不给任何驱虫剂,分别于投药前及药后7、30、100和170天进行虫卵计数,称取体重和毛量。结果表明,投药后7和30天,试验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均有良好的驱虫效果。投药后100天,试验组驱净率为85.5%,阳性药物对照组驱净率为26.4%。给药后170天,试验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与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草药对松辽黑猪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35±1)d的松辽黑猪断奶仔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5%发酵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5%不发酵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5d,正式试验期30 d.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