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茶叶》2012,(2):9-9
正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正式签约。随着ECFA的实施,2012年台湾茶输入大陆将实现零关税。台湾茶大陆销量渐增去年,ECFA正式签约后,就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台湾区茶输出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高毅芳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台湾茶叶  相似文献   

2.
严利人 《福建茶叶》2010,32(6):54-56
<正>福建、台湾,就像两片茶叶镶嵌在海峡两岸;天福、天仁,就像两位弟兄称雄于茶业市场。海西茶人,海东品茗,这是很多爱茶者的响往。初夏,笔者随天福茶学院校际合作访问团赴台,其间抽空宝岛问茶,得以一偿夙愿。天仁茗茶是台湾茶叶的第一品牌,又是大陆天福茗茶的老大哥,怎能不登门拜访?!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茶叶学会与台湾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台湾新北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加强两岸茶科技和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茶科技和茶产业的发展,中国茶叶学会计划组织大陆代表60人赴台参会。学会将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论文进行审稿,以遴选出的优秀论文作者为赴台人选。现将征文有关要求通知如下:征文范围:茶树品种资源与育种、茶树生理营养及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一叶牵两岸,茶和两岸亲。11月22日,由福建漳州天福茶博物院主办的首届国际茶会在漳浦县盘陀镇举办,海峡两岸茶人及外国友人上千人聚集漳州天福茶博物院品茗会友。随着天福集团董事局主席、台商李瑞河和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林殿阁共同擂响三通鼓,茶会正式开场。本届茶会以茶汤品鉴、茶席展为主题,在美丽如画的园林内布置起11个茶室,分别由资深泡茶师执壶冲泡台湾金萱红茶、东方美人茶、韩国绿茶、福鼎白茶、正山小种红茶、武夷四大名枞及经典欧式上午茶、下午茶,茶友们品茗谈  相似文献   

5.
自开放大陆探亲以来,海峡两岸的茶文化交流日盛。笔者寒来暑去为茶忙,忙了大半辈子,目睹盛况,不胜欣慰。身居两岸跳板之地香港,有机会能为两岸茶文化和茶事交流略尽绵力,荣幸之至,不亦乐乎。两岸之间茶作“桥”除了亲情之外,我觉得茶也带着几份情丝,连缀着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6.
《茶叶》1989,(3)
1989年5月28日晚,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浙江省茶叶学会和台湾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联合举办了一次热烈而隆重的“茶谊之夜”活动。这是海峡两岸茶人隔离四十年后的第一次相聚,意义极为深远。本刊特辟专栏予以报导,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7.
《茶叶科学》2012,(2):166
<正>中国茶叶学会与台湾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8月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会议规模150人,其中大陆代表120人,台湾代表30人。本次会议将展示和交流近年来两岸茶叶科研的前沿学术成果与创新技术,积极推进茶学与食品科学、环  相似文献   

8.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区制茶种类缘于历史渊源,先后从大陆引进及发展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份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台湾栽培之茶树品种早期皆由先民自大陆传入,福建乌龙茶的制茶技术亦先后传入。然而台湾包种茶及乌龙茶的产制技术,在台湾有关机构不断应用新科技、新技术辅导茶农改进产制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已逐渐演变而自成一格,其外观及香味与大陆乌龙茶绝然不同。各茶区亦依其产制环境之特性而发展出各种特色茶:如台北…  相似文献   

9.
论闽台茶叶交流历史及当代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为国饮,历代均受朝野重视。闽台茶叶本系一体,皆为在当地的国民经济的重要一脉,至今仍在农村稳定和农民致富中扮演重要角色。小小一片绿叶,还承载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两岸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福建省卢展工书记最近指出:“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福建种饮茶历史源远流长,台湾人工种植茶叶,无论品种技术均来源于一峡之隔的福建,而近年来,台湾茶叶业者更挟新技术、新包装、新市场观念云集福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和平之旅,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极大反响。由此人们自然会想起他那人品高尚、学识渊博的祖父连横。笔者早先在编写武夷茶书中,见到两则连横载记、评说武夷岩茶的文辞。在被后人誉为“一辈子做了一件天大的大好事”的连横所编的《台湾通史》卷二十七·农业志中载:“……台北产茶近约百年。嘉庆(1796~1820)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盖以台北之地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为盛……”由此说明台湾之茶是祖国大陆武夷山传去的,并在台湾得以传播发展,成为台…  相似文献   

11.
逾四十年以上的海峡两岸分隔,管道不通,资讯不明,要谈异同的周延与详尽,是太不自量力了些。但大胆地提出,抛砖引玉,导引两岸茶人的共思,或许己无救于过去,但多少总是会有补于未来吧!日本人奉茶为“友谊之桥”,我国亦常云,“以茶会友”。如今两岸人来人往,但“茶”却不来不往,个中无奈与人为意识,确实感到悲哀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24日至8月30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与台湾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在台中市大坑佛法山忘忧湖咖啡茶园度假村举行。虽然报到时间遇台风受阻.但天地无情人有情,会期未受到影响。研讨会以“和谐、希望、未来”为主题,200多位两岸专家学者欢聚一堂.交流观摩学术成就,共饮一壶茶,和谐希望到永久。其中来自大陆的专家学者有70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24日至8月30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与台湾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在台中市大坑佛法山忘忧湖咖啡茶园度假村举行。虽然报到时间遇台风受阻,但天地无情人有情,会期未受到影响。研讨会以"和谐、希望、未来"为主题,200多位两岸专家学者欢聚一堂,交流观摩学术成就,共饮一壶茶,和谐希望到永久。其中来自大陆的专家学者有70人。福建省茶叶学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从1986年第二期至1987年第一期,曾连载拙作《台湾茶事》,受到不少读者的嘉许,不胜荣幸。内地访港茶友说,《台湾茶事》很有意思,篇篇必读。台湾茶友也说,《台湾茶事》对中华茶艺发展的内部沟通有很大帮助,对现代茶艺文化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中国茶叶》不惜篇幅介绍台湾茶事,在一些读者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海系五缘亲,茶传两岸情"这套闽台乌龙茶主题茶艺作品将"中国古式茶礼、盖碗立舞"等动态、悠婉的表演融入传统乌龙茶茶艺中,借助茶品安溪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及音乐鼓浪屿之波讲述海峡两岸的悠悠茶史、漫漫情缘。1创作缘由《海系五缘亲,茶传两岸情》本套作品自创作后,由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茶艺队在2013年全国、福建省高职院校茶艺技能赛、福建省首届茶艺团体大赛,2012年海峡论坛之漳平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20,(8)
正与一位茶友谈艺论道,他说名茶一一品过,总觉得不含泥土气息,少了自然的韵味。我问,茶的韵味何解?他答:茶有自然的味道,才是极品好茶,好茶便带有自然的韵味。我点点头,觉得他领悟到了茶之真谛。茶友说,中国几大茶类,惟有黄茶产地与数量最少,茶的品质,亦是独一无二的。黄茶之名,我早有耳闻,唯独没有喝过。于是向茶友请教,茶友没有多言,让我等待几日。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3月25日,漳州科技学院茶艺教室内,花美茶香,音乐悦耳,一场别开生面的四序茶会正在进行。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青少年们聚集在一起,在功夫茶的故乡,共同泡茶、品茶,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茶会由漳科学生社团思齐茶艺社演示,四张茶席一字形排开,两位大陆女生、两位台湾男生担任司茶,优雅地进行茶道表演。茶文化老师陈开梅作介绍说,四序茶会是天福茶博物院的茶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7月15日,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开幕,活动主题是"缘聚西江·茶和两岸",茶叶交易会在毅德城设梧州六堡茶展区、台湾茗茶展区、广西特色名茶展区、茶艺茶文化交流区和休闲区五个展区160个展位。台湾共有29家茶企应邀参展,展出多种台湾茶叶产品和茶相关产品。民间斗茶比赛是本届茶叶交易会重要活动之一,由梧州  相似文献   

19.
张凯农  肖纯 《茶叶》1994,20(2):41-42
台湾绿茶兼有日本绿茶和大陆绿茶的花色品种,同时采用日本和大陆制法,无论制法还是品质都很有特色。一、台湾绿茶的原料台湾绿茶以春茶鲜叶为主,根据市场行情也用少量秋、冬茶鲜叶。主要红茶、青菜产区都生产绿茶。台湾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主要有台菜1~11号中除7、8号以外的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进一步推动两岸茶产业间的交流,促进茶产业和谐发展,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台湾事务办公室的支持下,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区茶输出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