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鳞鲑是重要的冷水性淡水名贵养殖经济鱼类,具有极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了解并掌握细鳞鲑的生态特性及其池塘养殖技术,将会对开展其大规模人工养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勤  马颖琪 《河北渔业》2011,(11):37-38,60
为实现秦岭细鳞鲑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阐述了张家川县秦岭细鳞鲑渔业资源现状,分析了制约养殖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保护细鳞鲑资源、促进资源恢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成熟卵受精后20min,在26℃下处理20min,获三倍体细鳞鲑幼鱼。将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饲养在210cm×50cm×45cm(水深60cm)的玻璃钢水槽内,每槽30尾,每种倍性鱼类设3个平行,水温8~10℃下常规养殖90d后,测定试验鱼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日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二倍体幼鱼(P<0.05),但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肥满度、饲料系数和存活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体长(L)与体质量(W)呈幂指数增长相关,均为异速生长。两者的特定生长率随体质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生长特性优于二倍体,可示范养殖、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早期幼鱼培育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和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探究了不同温度(9、13、17、21、25℃)、不同盐度(0、3、6、9、12)及在不同盐度下温度变化对细鳞鲑仔、稚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和盐度9、12条件下,细鳞鲑仔、稚鱼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温度17℃对细鳞鲑仔、稚鱼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水平(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细鳞鲑仔、稚鱼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盐度的水体中,水温升至19℃时,盐度6、9、12时细鳞鲑仔、稚鱼开始死亡。试验显示,在细鳞鲑仔、稚鱼培育阶段,在9~17℃范围内可适当提高水温,增加其生长速度和增重效果,缩短养殖周期;在一定的盐度水环境中,细鳞鲑仔、稚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缩小,适应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早期幼鱼培育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和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探究了不同温度(9、13、17、21、25℃)、不同盐度(0、3、6、9、12)及在不同盐度下温度变化对细鳞鲑仔、稚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和盐度9、12条件下,细鳞鲑仔、稚鱼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温度17℃对细鳞鲑仔、稚鱼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水平(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细鳞鲑仔、稚鱼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盐度的水体中,水温升至19℃时,盐度6、9、12时细鳞鲑仔、稚鱼开始死亡。试验显示,在细鳞鲑仔、稚鱼培育阶段,在9~17℃范围内可适当提高水温,增加其生长速度和增重效果,缩短养殖周期;在一定的盐度水环境中,细鳞鲑仔、稚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缩小,适应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水温对不同规格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摄食和生长的影响,采用自制饲料在不同温度(6℃、10℃、14℃、18℃和22℃)下对小(7 g)、中(68 g)、大(169 g)三种规格的细鳞鲑进行饲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细鳞鲑在18℃时获得最大摄食率,中规格细鳞鲑在14℃和18℃获得最大摄食率,而大规格细鳞鲑在14℃时获得最大摄食率(P0.05)。小、中规格细鳞鲑在14℃和18℃时的特定生长率最高,而大规格细鳞鲑特定生长率在14℃时有最大值(P0.05)。相同水温条件下,细鳞鲑的最大摄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特定生长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鱼体能值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最大摄食率(C_(max))的影响可以用下式模拟:lnC_(max)=–6.8282+1.1603ln W+0.3729T–0.0095T~2–0.0157Tln W;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湿重特定生长率(SGR_w,%/d)的影响可用下式拟合:ln SGRw=–1.9390–0.2184ln W+0.4376T–0.0147T~2,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能值E_t(k J/fish)的影响可用如下方程进行较好拟合:ln Et=1.0012+1.2070ln W–0.0002T~2–0.0021Tln W。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最大摄食率和鱼体能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而对湿重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认为细鳞鲑养殖的适宜水温范围是14~18℃。  相似文献   

7.
鲑科鱼类有两个属,即鲑属和大麻哈鱼属。鲑属只有鲑一个种,而大麻哈鱼属则有六个种,即: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细鳞大麻哈鱼、红大麻哈鱼和马苏大麻哈鱼。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当前世界各国养殖鲑科鱼类方面的现状,有助於我们对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也有助於我们开展鲑科鱼类养殖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细鳞鲑在新疆额尔齐斯河中也有发现,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部分地区已经尝试细鳞鲑的人工孵化、驯化。细鳞鲑发眼卵孵化的适宜温度为6℃~10℃,小于4℃时发育需要时间较长,在大于10℃时孵化出的细鳞鲑鱼苗畸形数量增加。需要水体中溶氧达到6.5~8.5mg/L,在孵化阶段溶氧不能过高;保持7.5 mg/L最好,由于孵化是高密度孵化溶氧过低导致发眼卵缺氧死亡,溶氧过高使孵化出的细鳞鲑出现畸形,另外溶氧过高还会导致孵化出的细鳞鲑鱼苗误吞气泡发生气泡病导致死亡。由于地域或水域的差异使得孵化出的细鳞鲑鱼苗成活率极低,只达到10%~20%。在人工孵化、驯化细鳞鲑阶段我们发现细鳞鲑鱼苗在特定的阶段出现大量的死亡。对此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养殖过程中在保证细鳞鲑鱼苗溶氧充足、投喂饲料充足的情况下还应保持光照的强度,避免阳光的直射,夏季光照过强的中午应适量的遮光处理。细鳞鲑鱼苗极贪食,光照过强会引起同类间的相互残食,小鱼攻击大鱼眼部造成大鱼眼部残食大量死亡。研究发现细鳞鲑在无阳光的阴天或光照强度0.1万~1万Lx时~([1]),残食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9.
正秦岭,中国地理学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与黄河支流渭河的分水岭。在秦岭的绵绵群山峡谷之中,发育了若干大大小小的河流,秦岭细鳞鲑便生活其中。秦岭细鳞鲑系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鱼类,是第四纪冰期从北方迁移的孑遗物种,属冷水性鱼类。受气候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现存的秦岭细鳞  相似文献   

10.
尖吻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28尾和钝吻细鳞鲑(B.tumensis)26尾,均采自乌苏里江中游。利用9对微卫星引物(10个位点)对其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从分子水平上探讨2个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水平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尖吻细鳞鲑和钝吻细鳞鲑种群的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323 0和0.339 1,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22 9和0.435 3;在检测到的10个基因位点中有9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及其在2种细鳞鲑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种细鳞鲑各自拥有大量的特有等位基因,而共有等位基因很少;2种细鳞鲑在4个微卫星位点上的遗传相似度(I)为0,在其他6个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位点上的遗传距离(D)为0.011 5~2.575 9,平均为0.939 3。研究表明,2种细鳞鲑在种群遗传多样性上差异显著,亲缘关系很远,物种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遗传分化程度远达到种以上的分类水平。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对2种细鳞鲑的形态学分类结论,并对2种细鳞鲑的起源及其演化进行了探讨。[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39-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