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建青藏铁路施工期土壤侵蚀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寒、干旱、少氧的严酷自然条件,导致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十分独特、脆弱、对人类扰动极其敏感的自然属性。青藏铁路的建设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分析结果,编制了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铁路两侧50km范围土壤侵蚀现状图。根据铁路沿线水土流失现状和工程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对施工期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的变化以及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进行了预测,并据此分析了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山丘区的特殊的地形地貌类型,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挖填方和弃渣,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周边或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存在施工扰动范围广,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强度大、难治理等问题,以重庆市水江至武隆高速公路为例,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查和研究,滇南地区山体切割侵蚀较强烈,地形起伏大,原地貌被高扰动后,将造成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在论述了滇南地区土壤侵蚀环境背景及土壤侵蚀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滇南地区开发建设造成的高扰动地表的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该地区及类似地区的水土保持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生产区域内破坏原地貌和排放尾矿,会造成严重的局部点源、面源侵蚀。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的不同工程、不同部位、不同工序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有针对性地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防治措施,必须对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实行全程监测。预测内容为: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植被面积;弃土、弃渣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监测结果表明:生产运行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因此,生产运行期的水土流失防治是方案针对的重点。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应对扰动地表面积、表土堆存区土体等重点流失部位进行定位监测,特别是在降雨条件下进行定点、定时监测。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十一五”计划兴建的火电厂多傍海而建。电厂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存在着水土流失呈点状和线状分布;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风蚀和重力侵蚀次之;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面积大,单位面积侵蚀量剧烈;弃土、石渣量大,弃灰渣量大;水土流失受滨海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大。滨海火电厂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地面积广,不仅将对周边的陆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将影响到海域的生态环境。针对滨海火电厂的水土流失特点,从监测时段的划分、监测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成果提交等方面,探讨了滨海火电厂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在建设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对项目建设区造成扰动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如何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轻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例,从主体工程设计源头和水土保持措施专项设计两方面探讨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望能为其他输变电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仿生曲面在螺旋桩螺旋叶片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合典型土壤动物表面减黏降阻特性,提出对防汛抢险螺旋桩螺旋叶片进行表面仿生处理。为了寻求仿生曲面在螺旋桩螺旋叶片上的降阻效果,该文首先以波纹型仿生曲面为研究对象进行台车牵引试验,包括正交试验以及与平板的对比试验;然后把试验结果应用于螺旋桩,进行了螺旋桩沉桩对比试验。波纹型仿生曲面台车牵引试验表明,在试验因素取值范围内,波纹型仿生曲面凸起宽度对减阻效果影响显著,而且随着波纹型仿生曲面凸起宽度的增大,减阻效果愈明显。螺旋桩沉桩对比试验表明在整个沉桩过程中仿生螺旋桩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电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的扰动地表和破坏植被,加剧工程区水土流失。多数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在主体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未能从全过程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四川省巴郎口水电站从水土保持角度优化和控制水电工程设计,实现全过程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在选址选线上应避开敏感区域,如水土保持实验示范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区、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大型滑坡体分布区、植被良好区等;以减少土石方量和工程占地为目标,对工程各项目进行优化设计;采取经济实用措施治理扰动面和弃渣堆放场,控制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特点采用时空二维法分施工期、运营初期两个时段对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扰动地表区、弃渣场、表土临时堆置区、桥涵基础弃渣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水土流失总量为46.28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42.07万t,水土流失新增指数为9.99,其中弃渣场、扰动地表区新增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54.58%、42.07%,弃渣场和扰动地表区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施工期水土流失强度为运营初期的59.2倍,是严重水土流失时段.对USLE在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中参数取值方法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云南干热河谷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电站建设能够促进当地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发展,然而在其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土地资源浪费、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对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归纳了当前国内外光伏电站建设后的主要植被恢复模式,分析了光伏电站生态恢复的难点。基于干热河谷区特殊的气候、植被特征,建议在干热河谷区建设光伏电站时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微地形改造,种植乡土草类,并结合集水保水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增加生物多样性,快速恢复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环鄱阳湖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电力事业发展中来。江西省风能资源富集于鄱阳湖区域,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扰动和破坏,人为加剧水土流失。如何解决好风电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概述了风电场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吉山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区合理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3.
煤化工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化工项目耗水巨大,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建设过程中开挖填筑将扰动原地貌,损毁地表植被,造成地表裸露,加剧水土流失,甚至导致周边生态环境恶化;在生产期间废水、废渣排放量大,又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我国煤化工项目多分布于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煤化工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国家发展纲要、国家标准,以及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技术规范、标准等相关规定,按照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围绕保护水土资源、有效防治因煤化工项目建设与生产造成水土流失,分准入、限批和缓批3方面,提出煤化工项目的水土保持准入条件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的准入条件,为国家科学决策和行政审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赣南稀土矿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赣南稀土矿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主要有①地表植被扰动大、破坏集中、治理难度大;②开采时产生大量尾砂,造成水土流失强度大;③浸矿母液收集率低,容易造成水污染。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为采矿迹地和尾砂场,防治技术以工程措施、土地整治工程和林草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5.
长距离输水工程施工对地形、地貌扰动较大,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给沿线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结合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分析此类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应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因开发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各种开发建设扰动土壤的抗蚀抗冲特点,对于预测水土流失和有效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3处在建房地产项目为例,分析研究了房地产项目建设对土壤抗蚀、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项目建设扰动土壤的抗蚀、抗冲性明显低于经果林地的土壤,其抗蚀指标值和抗冲系数平均值分别较后者小44.15%和30.28%;房地产项目区内压实土壤抗蚀抗冲性明显好于松散土壤,说明及时压实土体是防治因开发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土资源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目前福建省正在兴建各种水源工程,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水库工程的建设,势必造成大面积的地表扰动和严重的植被破坏,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负面的生态环境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轻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永安市溪源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为例,通过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按防治分区,提出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引细入汤工程及项目区概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公式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预测的结果为:项目施工期与运行初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 035.65 t(包括现状侵蚀量),新增水土流失量618.61 t,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施工期隧洞开挖时扰动地表和隧洞弃渣堆置引起的,隧洞建设区、枢纽建设区、弃渣场区及生产管理区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华能阜新风电场二期(阜北)项目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论述了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征,并对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工程建设预计扰动地貌面积206.60 hm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27 918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5 258 t。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为保证风电场安全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常用方法准确度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为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效率,探求易操作、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在监测工作中采用地形图勾绘法和GPS法测量扰动土地面积,桩钉法和径流小区法测量土壤流失量,样方法和拍照法测量植被覆盖度,对不同方法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比例尺地形图勾绘法测量扰动土地面积准确度较高,桩钉点法测量土壤流失量与径流小区法测量结果差别较大,拍照法测量植被覆盖度面积准确度较高。简易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需按照精度要求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