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安徽省金寨县每年冬末春初耕牛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当地俗称“脱靴病”。临床上以跛行、蹄腿肿胀、溃烂、蹄匣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焦枯等为主要特征的散发病。据调查,该病从1983年冬开始零星发生,1985年冬已波及邻近的河南、湖北和安徽的霍邱、霍山等部分区域。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全县有2807头耕牛发病,发病率5.7%,死残1115头,死残率2.2%,致死残率39.7%。严重影响春耕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该病病因争议尚多,我们对该病病因、流行病学作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霉稻草中毒是因采食发霉稻草,由其中所含真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症。本病的临床特征为跛行,蹄腿肿烂,甚至蹄壳脱落,伴发耳尖、尾尖干性坏死。俗称"蹄腿肿烂病"、"肿脚病"等。(一)病因稻草在收贮阶段适逢多雨低温,日照不足,有利于霉菌的繁殖,水牛吃了此类霉变稻草导致中毒。(二)发病特点本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通江县属于水稻主产区,稻草资源十分丰富,冬春季节绝大部分农户用稻  相似文献   

3.
1979-1982年用耕牛“蹄腿肿烂病”区霉稻草80%酒精抽出物和木贼镰刀菌与半裸镰刀菌玉米培养物乙醚浸提液,以腹腔、皮下注射、口服和涂擦皮肤试验等染毒途径,测试对家兔、小白鼠及山、绵羊的毒性。结果:家兔呈现白细胞浸润与水肿、出血、坏死性皮肤反应;55/66只小白鼠中毒死亡,部分出现耳、尾、爪等末稍部水肿、瘀血、出血和干性坏死变化,部分呈现出血性胃肠炎变化;引起12/22只山、绵羊中毒死亡和出现类似耕牛“蹄腿肿烂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汉中地区平川六个县,耕牛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主要危害水牛(黄牛次之),发病与死残率高。通过以往调查研究,排除了寄生虫及细菌性传染因素。为了明确发霉稻草与本病的关系以及冷  相似文献   

5.
霉稻草中毒又称蹄腿肿烂病、烂蹄坏履病、苇状羊茅草(酥油草)烂蹄病等。本病是由于牛采食或饲喂了被多种镰刀菌污染的稻草和苇状羊茅草引起的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多以耳尖、肢端和尾梢干性坏死、蹄和腿肿烂以及蹄匣和趾(指)骨腐烂脱落为主征。1病因由于稻草贮存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缺乏光照等)污染了镰刀菌(包括三线镰刀菌、木贼镰刀菌、梨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如丁烯酸内酯和T-2毒素等,一旦被牛误食便发生中毒。本病的发生有着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前者是指每年11月份至…  相似文献   

6.
耕牛长期采食发霉的稻草,或一次食入霉稻草量较多,则会发生霉稻草中毒。霉稻草中毒在临床上以患牛蹄、腿肿烂,耳尖、尾端干枯为特征。治疗该病颇为棘手,患牛常因蹄烂、蹄壳脱落而丧失役力,甚或死亡。耕牛霉稻草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从11月至翌年2月为高发期,3月...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汉中地区的耕牛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伴发耳、尾尖坏死,严重病例可使蹄子脱落。发病率高,波及面广,病程长,死残严重。通过调查与研究,排除了传染病、伊氏锥虫病、麦角中毒、农药中毒、营养性水肿以及冻伤等因素。采集发病生产队的霉稻草饲喂健牛8头,引起5头发病。从186份霉稻草中分离出真菌30个属;主要有镰刀菌属、青霉属、曲霉属、头孢霉属、芽枝霉属、交链孢霉属等。选用以上有关产毒真菌的玉米粉培养物作菌饲料饲喂健牛,结果:饲喂木贼镰刀菌菌料的3/5、饲喂半裸菌菌料的2/5出现了“蹄腿肿烂病”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 多年来,我省水稻产区耕牛常发生一种以跛行,蹄腿肿胀,溃烂,蹄匣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干性坏死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当地群众称之为“肿脚病”。此病,以水牛为主,黄牛次之,其发病率高,呈慢性经过,死亡率达38.1%,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我们调查,该病有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有些猪场散发"烂蹄病"。"烂蹄病"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该病以口腔、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烂斑  相似文献   

10.
牛肿脚烂蹄病治疗生姜、樟树叶、大蒜、石菖蒲、艾叶、鱼腥草捣烂外敷或内服,每天1—2次,连用4—6天即愈。以上6则本刊缉牛肿脚烂蹄病治疗...  相似文献   

11.
牛霉稻草中毒(moldy straw poison-ing in cattle),国内外文献上有多种同义名称、如牛烂蹄病(sore foot disease ofcattle)、牛烂蹄坏尾病(foot rot and taildecay in Cattle)、牛腿蹄肿烂病和牛真菌中毒性蹄壳脱落病,国外称为羊茅草(酥油草)烂蹄病(fescue foot)或羊茅草跛行(fescue lameness),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特  相似文献   

12.
<正> 1985年冬,1986年春,金寨县暴发了“焦耳枯尾,肿腿烂蹄病”,对其病因已作了初步调查,从病区的霉稻草中检出了木贼镰刀菌。为进一步调查霉稻草的真菌谱;以期了解真菌谱变化的规律,以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1 分得真菌的鉴定由金寨、定远两县送来的1986年3~5月霉稻草  相似文献   

13.
<正>耕牛霉稻草中毒病,俗称“烂脚病”,即耕牛采食发霉稻草后,引起牛的蹄部肿烂、蹄壳脱落为主要特征的中毒性疾病[1]。在临床上,该病与一般性外伤等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容易混淆,一旦误诊,治疗不当,会导致病情愈来愈重,后期病牛可能出现瘫痪甚至极度衰竭而死亡[1],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无法挽回。2019年1月笔者接诊过一起耕牛霉稻草中毒病例,现将诊疗报告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1 发病情况武鸣县城厢镇某村黄某饲养耕牛3头,  相似文献   

14.
2002年至2005年在湖南宜章县城南乡、沙坪乡、原泉镇、一六镇等地的许多耕牛发生蹄腿肿烂病,在品种上以水牛多发,发病时间以冬春两季多发。临床表现主要是患病家畜蹄腿肿胀、溃烂,甚至蹄匣脱落。本病对耕牛的发展危害极大。据不完全统计,上述4个乡镇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累计有病牛300头,死、残70头,死残率为发病总数的35%。这是一种对耕牛生命威胁极大的疾病,主要是由稻草发霉时由一种叫做三线镰刀菌产生的毒素丁烯酸内酯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正>家畜霉稻草中毒又俗称"蹄腿肿烂病",是家畜采食发霉稻草而发生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以跛行,蹄腿肿胀、溃烂,甚至蹄匣脱落,耳尖和尾稍坏死为主要特征。发病通常由每年10月份开始,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延续到次年4月份后病势自行停止。1病因分析本病的致病毒素是霉稻草中的丁烯酸内酯或某些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收割后的稻草未经散开晾晒,大量堆放,导致霉菌大量繁殖;有些稻谷在收割之前已经发霉。霉稻草呈  相似文献   

16.
牛霉稻草中毒又称牛烂脚病、牛烂蹄坏尾病和牛真菌中毒性蹄壳脱落病等,是由于牛采食发霉稻草而发生的一种真菌毒素中毒病。以耳尖、尾端干性坏疽,蹄腿肿胀、溃烂,以至蹄匣和趾(指)骨腐脱为主要病变和临床特征。本病可发生于奶牛、黄牛和水牛,但以水牛发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耕牛蹄肿病,是牛采食了霉稻草引起的中毒症。主要危害水牛,不分年龄、性别和壮弱都可发生。黄牛也可发生,但病情较轻。该病为冬春季常见病,主要症状为跛行,蹄腿肿胀,患部破裂,流粘稠黄水,局部皮肤变硬、化脓、坏死,甚至蹄壳脱落。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最后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18.
浅谈牛霉稻草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霉稻草中毒又称牛烂脚病、牛烂蹄坏尾病和牛真菌中毒性蹄壳脱落病等,是由于牛采食发霉稻草而发生的一种真菌毒素中毒病.以耳尖、尾端干性坏疽,蹄腿肿胀、溃烂,以至蹄匣和趾(指)骨腐脱为主要病变和临床特征.本病可发生于奶牛、黄牛和水牛,但以水牛发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我省耕牛“肿脚烂蹄病”,俗称“烂蹄病”,曾认为是坏死杆菌病、有机氯农药慢性中毒、伊氏锥虫病。据调查,此病从1971年冬开始零星发生,1973~1976年已波及到9个地区的30个县、市。1975年以来,我们对此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作了细菌学、寄生虫学、稻草农药残留量检测和真菌分离及本动物复制试验,明确了本病是由于饲喂霉稻草所引起的真菌中毒病,现将调查和诊断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0.
霉败稻草中含有大量烯酸内酯,此真菌毒素作用于患牛的外周血管,最终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牛发生“烂蹄病”,为非传染性疾病。1临床症状本病多为突然发生,病初出现步态僵硬及间歇性提举肢腿,蹄冠稍肿,微热,系四部皮肤有横行裂隙,有疼痛反应;肿胀蔓延至腕关节或附关节,呈明显跛行。随后肿胀部皮肤变凉,被毛脱落,表面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渗出。病情严重的,肿胀皮肤破溃,出血、化脓、坏死。蹄冠和系凹的创面多不愈合,有腥臭味,最后导致蹄匣或趾关节脱落。耳尖和尾梢坏死,病变处于硬呈暗褐色,最后可导致患部脱落。病牛精神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