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易多层床架式双孢菇菇房建设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华 《蔬菜》1999,(9):20-22
双孢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它洁白细腻,日味鲜美,可炒食,汤食,烤食等,在我国和其它国家都很畅销。北方一般双孢菇的栽培场所,多利用地卜防空洞、永久式蘑菇厂房、以及一面坡式简易蔬菜温室。这些栽培场所,连续栽培几茬后,往往需要借助药剂火菌灭虫,不利于...  相似文献   

2.
以‘东农716’番茄品种为试材,利用50孔穴盘育苗,采用物理性状符合NY/T 2118-2012要求的5个配方进行试验,双孢菇菌渣堆肥和蛭石的比例分别为3∶7(T1)、4∶6(T2)、5∶5(T3)、6∶4(T4)、7∶3(T5),以进口泥炭和蛭石的比例为4∶6(CK1)和100%商用基质(CK2)为对照,研究了双孢菇菌渣堆肥和蛭石不同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的番茄育苗基质,为双孢菇菌渣的合理利用和解决泥炭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处理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有显著影响,5个双孢菇菌渣堆肥基质处理番茄苗的质量均优于对照,但双孢菇菌渣堆肥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番茄幼苗的发育。番茄幼苗质量和栽培基质品质以T3处理最好(双孢菇菌渣堆肥∶蛭石=5∶5),其次是T2处理(双孢菇菌渣堆肥∶蛭石=4∶6)。壮苗指数和综合指数均可作为衡量栽培基质质量的理想指标。速效养分和容重、总孔隙度及气水比是影响栽培基质品质的重要因素。综上,双孢菇菌渣堆肥是一种理想的栽培基质,可以替代泥炭进行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3.
结合双孢菇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所需环境条件,从栽培前的堆制发酵、品种选择、消毒等工作,播种、发菌管理、覆土技术、秋冬季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喀什地区双孢菇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春晓 《蔬菜》2011,(5):26-28
土洞(防空洞)生产食用菌不占耕地,不仅具有冬暖夏凉、温度恒定、湿度适中的特点,且不易感染病害,所产双孢菇完全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同时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能充分利用资源。山东省临朐县自1998年引进双孢菇后,根据其生育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了土洞搭架分层栽培,  相似文献   

5.
秀珍菇又名鲍鱼菇、环柄斗菇、小平菇,秀珍菇形态优美纤小,质地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但由于其受栽培季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在栽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防空洞的温度常年都在20℃左右,因此利用防空洞栽培秀珍菇弥补了市场的季节差,也是栽培秀珍菇的最佳温度因素。现将防空洞栽培秀珍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韩庆国 《食用菌》2008,30(6):36-37
目前我省栽培双孢菇主要以小麦秸为原料,但随着小麦收割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麦秸的回收量越来越少,严重制约了我省双孢菇的生产与发展。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玉米秸的营养成分和物理性质结合双孢菇的栽培特点,总结出了一套玉米秸栽培双孢菇的技术,现已在我市及我省晋中市的部分地区推广,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陶凤莲 《食用菌》2006,28(2):51-51
近年来青海省日光温室双孢菇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在双孢菇栽培中,易产生薄皮菇,影响双孢菇商品品质,影响菇农效益。因此,在生产中如何防止形成薄皮菇是提高菇质。提高商品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菌糠代粪肥作为培养料 ,探求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是可行的 ,且避免了粪块发酵不彻底造成病虫害问题。利用菌糠即做到了利用食用菌生产的下脚料 ,又提高了双孢菇生物学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地区大多用稻草做主料而北方地区大多用麦秸作主料栽培双孢菇,在产棉区研究、推广利用棉籽壳做主料进行双孢菇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双孢菇土窑洞栽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双孢菇土窑洞栽培概况,分析了双孢菇土窑洞栽培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期促进双孢菇土窑洞栽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稻双孢菇轮作栽培是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稻作区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优质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先在水田里种一季水稻或双季水稻,再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搭"人"字棚栽培一茬双孢菇,翌年4月双孢菇采收结束后,再将双孢菇的废渣直接还田种植水稻。采用水稻双孢菇轮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莜麦秸和双孢菇为试材,研究莜麦秸作为双孢菇栽培主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莜麦秸秆基本成分适合双孢菇菌丝的分解利用,莜麦秸1 500kg、干牛粪1 125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石膏25kg和石灰25kg为适宜双孢菇栽培的培养料配方。与双孢菇栽培常规培养料进行对比发现,莜麦秸栽培主料发菌速度快,菌丝生长势好,其菌丝产量与稻草主料的接近,高于以麦秸主料。从农艺性状来看,莜麦秸培养料子实体菌盖较小,菌柄长度、菌盖厚度和单菇重中等。综合来看,在莜麦产区,莜麦秸可作为双孢菇栽培新原料。  相似文献   

13.
陈晖  李承芹  崔文留 《食用菌》2004,26(5):15-16
目前我国双孢菇的生产主料为棉壳、玉米芯等作物秸秆。玉米面、麸皮是种植双孢菇不可缺少的辅料,这就给菇农增加了成本,同时造成争粮的问题。据调查我区抗生素厂、味精厂、淀粉厂厂家每年有上千吨淀粉渣因得不到利用而废弃。为综合利用这一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2000~2003年笔者进行了玉米芯添加淀粉渣栽培双孢菇等其它食用菌试验,并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双孢菇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绿色双孢菇的需求,实现双孢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参照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的产业标准,广泛收集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冷凉山区双孢菇生产实际,总结出了冷凉山区绿色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张铁军 《食用菌》2009,31(4):48-49
2008年笔者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围场县,利用其海.拔高、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在盛夏高温酷暑季节(7月中下旬最高气温达38℃),栽培反季双孢菇。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获得成功,栽培规模20000m^2,产量在10kg/m^2以上,时价16元/kg。既满足了奥运会期间市场对双孢菇的需求,也填补了双孢菇在承德地区反季栽培的空白,为反季双孢菇生产技术,在承德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俊羿 《食用菌》2005,27(4):56-56
随着双孢菇在天水地区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在我市蔬菜栽培中的作用也日渐提升,将成为我市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起步较晚,加之菇农科技意识和防病意识淡薄,菌被则成为影响产量的又一大障碍,严重制约着双孢菇在我市的产业化发展。笔者通过两年多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现就天水地区双孢菇种植中菌被的形成原因、危害、预防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菇农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地主要秋作物,玉米芯原料极为丰富,菇农都用它栽培平菇。从1998年开始,我们在菏泽、鄄城、定陶等县,进行了用碎玉米芯栽培双孢菇试验,已获得成功。玉米芯与麦秸料相比,具有发酵时间短、省工、省力、高产等优点,最适合晚秋栽培,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双孢菇栽培原料广泛,栽培技术简单易掌握,通过菇房和栽培季节的合理选择,抓好堆料、播种、覆土,出菇管理等环节,在天水地区便可实现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9.
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栽培双孢菇用稻草作栽培主料,该研究以高粱壳作主料栽培双孢菇获得成功。培育的双孢菇其出菇期、采菇潮数、出菇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栽培法。前者的粗蛋白、粗纤维、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40.3%、5.9%、3.3%、31.2%,各项品质指标均优于常规栽培法,达到优质菇品质指标,现已走向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双孢菇秋季出菇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生敬 《蔬菜》2014,(5):72-74
介绍了双孢菇的特点、菇房建造技术、培养料堆制与发酵技术和秋季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双孢菇秋季栽培应重点做好菌丝生长管理和出菇管理,出菇后加强水分、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管理,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